小钱的磊落

张三和李四,住同一个小区。李四每天上班,搭张三的顺风车,从来不给张三钱。张三也从来没想过要。张三觉得,一个人开车也要花那么多油,顺便帮李四忙,不也挺好吗。直到有一天,李四上班,带了很多礼物,送给不同的人,从中挑了最不值钱的给张三。打那之后,张三就再也不想让李四搭车了。

小钱的磊落

小钱的磊落

小钱的磊落

张三问我,李四现在每天还是坐他的车,虽然帮助别人不应该求回报,但他还是不想再搭李四了,该怎么办?

我说:可以直接跟李四沟通。比如问李四:一起搭车这么久,你能不能分担一些油费?提个比较小的数额,不是为了钱,是为了提醒他。

张三说,他不在乎油费,就算李四给油费,他也不想再搭他了。

这里面,很有意思的东西开始浮出水面了。讲修行,这种地方是不能放过的:你为什么会觉得尴尬?是什么让你不好意思?

我读研时,住二人间。宿舍公用的盆、拖把、扫帚大多是室友买。有次,他买了拖把,中午对我说:新买了拖把,14块5,你给我7块就行。我当时没零钱,说回头给他。回头我忘了,过了两天,他提醒我:上次买拖把的钱你还没给我呢。

一瞬间,他让我感到很敬重。

在那之前,像这样的小钱,我是不好意思开口的。如果我跟别人出去聚餐,每人几十块钱,有人忘了带,我帮他垫上,他如果回头不提,我也开不了口。虽然不开口,但下次聚餐,他再忘了带钱,找我垫的时候,我就会有点不高兴。

这种不高兴里面,难道全是别人的错吗?不一定。也许别人真的忘了。也许别人觉得,这是小钱,没必要提。很多时候,别人回头给我,我也会说:不用了,没多少钱。但这样我会很高兴,而且下次还愿意帮他垫。但如果他不提,我就会有芥蒂。

这种芥蒂里,包含着一种疑虑:别人可能是爱贪小便宜的人。无论别人事实上是不是爱贪小便宜,一旦你对别人做这种假想,你就高兴不起来了。把别人往不好的方面想,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但很多时候,由于缺乏沟通,我们喜欢基于极其有限的事实去推测,就容易把别人往不好的方面怀疑。

比起别人忘记还我钱,我更害怕忘记还别人钱。我怕别人以为我爱贪小便宜。所以,当室友直率地告诉我还没有给他拖把钱的时候,我很感激。他是那种愿意请我吃一顿几十块钱的饭,却提醒我把几块钱的公共开销给他的人。

因为这种习惯,我们觉得对方有什么不妥的时候,会直接讲出来。有时候来宿舍找他的人吵到我休息,我就告诉他。他打扫宿舍卫生特别勤,我没那么勤,有时候他就说,该轮到你打扫宿舍了,我也会立刻照办。我们相处得非常愉快。

如果我碰到一个见我不太打扫卫生,觉得自己打扫卫生多就吃亏了的人,又不好意思告诉我,那就非常糟糕。两个人只要接触,相处久了,肯定会有生活方式不一致的地方。如果怕伤感情,把芥蒂藏在心里,是很愚蠢的。芥蒂藏不住,即便你想藏,它也会以别的方式表现出来。

张三对李四的芥蒂,表面上看,是李四给了他不值钱的礼物。但张三不好意思讲,讲出来,显得自己在乎钱。实际上,这种芥蒂中,难道没有在乎钱的成分吗?一定有。只是,更多的是在乎彼此的付出是不是对等,彼此在对方心目中是怎样的位置。

但如果绕开不谈,芥蒂就没法理清。很多时候,谈钱不是为了谈钱,谈钱是为了把属于钱的问题放在一边,剥离掉,露出真正重要的地方。如果不去谈钱,覆盖在这层芥蒂上的面纱就永远没有办法揭开。

《诗经》说,“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报答不是为了报答,而是为了永远好下去,为了澄清疑窦,为了不因所见的有限事实,互起猜忌。

《红楼梦》里,贾宝玉送林黛玉帕子,林黛玉以为是新帕子,不稀罕。后来知道是旧帕子,神魂驰荡,五内沸然。“千里送鹅毛”的人,是勇士。连鹅毛也敢送,不怕别人笑话小气,是很勇敢的。

其实,这有什么不好意思讲的呢?每一种不好意思里,都包含着自己的瑕疵。如果肯承认,以清净的心说出事实,一方面,是正视自己的瑕疵,其中就包含着忏悔的意义在;另一方面,这件事本来更多的是对方的过失,因为袒露自己的感受,抉发了自身瑕疵,就令对方的过失显得晦暗不明了,其中就包含着布施的意义在。

当自己因为别人的过失而烦恼的时候,双方都是有过失的。解决的办法就是把双方的过失都呈现出来。但如果不是以清净心,呈现的过程就是自己在指责别人,别人是小过失,自己的指责却会构成大过失,甚至远远大过别人的过失。

如果能以清净心,呈现的过程,对自己而言是忏悔,但是在别人看来,尤其是当别人以不好的发心看待你的时候,别人可能看不见你的忏悔,却误以为你在指责他,甚至因此恼羞成怒,反唇相讥。如果你由此生起烦恼,自己的忏悔就不再成立,反而成立了过失。如果你因此不起烦恼,那你是菩萨。但你不是很高级的菩萨,因为你不懂得方便善巧,你的忏悔让别人恼羞成怒了。这仍然是你的过失。

朋友之间,家庭之内,为了更好地相处,鸡毛蒜皮的小地方,也是应该谈的。但谈这些,很容易被人视为吹毛求疵。实际上,如果发心清净,吹的是自己的毛,求的是自己的疵。如果不去注意微细的烦恼,微细的烦恼就必定会积聚成巨大的烦恼,而微细的烦恼总是表现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怕别人觉得自己太在意鸡毛蒜皮,而不好意思讲,就会成问题。这就是不肯袒露真实的自己。人的一切不自由,归根结底,都是拒绝面对真实。

很多人说,谈钱伤感情。其实,感情从来不是因为谈钱而伤的,而是因为在乎而伤的。有时是在乎钱,有时是在乎别的,但不管表面上是在乎什么,隐藏在最深的地方,必定是在乎面子。

这个面子,不是脸皮,而是佛教说的“我执”。因为在乎面子,自己身上不好的地方,总是想隐藏起来,怕别人看见,以为隐藏深了别人就看不见了,就没有了,坏事接着做,谎话接着编,不仅欺骗别人,甚至欺骗自己。如果肯面对自己的一切缺点,把所有过失都承担起来,就不可能伤感情。如果不在乎钱,又不在乎面子,只问对错是非,不问是不是没面子,感情怎么可能因为谈钱而受伤呢?

一般来讲,大钱是很好谈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大钱很重要,都不忌讳谈大钱。真正麻烦的是小钱。因为小钱在可谈可不谈之间。可谈可不谈的,你谈了,就显得你过于在乎,显得你格局小了。所以,谈小钱远比谈大钱难度更高,更考验人。谈大钱的时候,谈的就是钱;谈小钱的时候,看起来谈的是钱,其实谈的不是钱,而是被钱包裹着的彼此的感情和付出。

我们是凡人,我们会在意彼此的付出是不是对等。当觉得彼此付出不对等的时候,就会起烦恼。

怎么叫对等,细究起来很复杂。智慧全体现在细节上。并不是说,两个人是朋友,买单一对一次就叫对等。如果有人比较有钱,又比较爱买单,让他多买单,那就是对等。跟一个比自己有钱很多的人吃饭,又不是有求于他,自己却抢着买单,反而是不尊重对方。如果买单的钱对双方来说都不算什么,谁爱抢买单,就让谁多买,也是对等。如果别人请你吃饭人均百十块,你回请人家,人均五六百,这也不好。看起来你更慷慨,但你会衬托得好像人家不大方,如果人家跟你比慷慨,五六百又有压力。

这些看起来好像不重要的地方,对长期的相处和理解,至关重要。如果是泛泛之交,犯不上谈这些。但如果是比较亲密的关系,需要长久相处,那么,出于清净的发心,肯把鸡毛蒜皮的事情放在台面上谈的人,是可敬的。

肯为了彼此的感情,在并不在乎小钱的情况下,愿意冒着被误会为连小钱都在乎的风险去谈小钱的人,是磊落的。而害怕这种误会,将芥蒂憋在心里,避而不谈,越憋越大,憋到最后作为旧账翻出来谈,就是愚痴者最擅长的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