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伊朗,誰的軍事實力和戰鬥力更強?

歷史假專家

以色列這個國家其實真的是“彈丸小國” ,它的南北最長470公里,東西最寬135公里,最窄之處僅有15公里,人口不過600萬(跟香港差不多),常備軍不足20萬人。但它又是中東的軍事大國,擁核,軍事科技發達,部隊素質很高,作戰經驗豐富,戰爭動員能力較強。無它,二戰納粹的種族屠殺和1947年才有的“猶太復國”,讓以色列的對外戰爭指導理念簡單明瞭:非勝即亡。

伊朗則是地區軍事強國,國土面積160餘萬平方公里,人口8000餘萬,陸海空軍總兵力50餘萬,還有125000人的精銳武裝力量“伊斯蘭共和國衛隊”,具備八年的“兩伊戰爭”作戰經驗,外界普遍分析伊朗很可能也具備一定的核武研製能力,但不確切。



伊朗與以色列並無領土接壤,由於以色列國土幾乎沒有戰略縱深,一枚小型戰術核武器足可抹平這個國家,因此以色列對中東宿敵發展核武一直非常忌憚,1981年,以色列空軍為了摧毀伊拉克的核設施,展開了長途奔襲的“巴比倫行動”,將巴格達附近的目標徹底消滅。同樣,對伊朗發展核武器,以色列仍然深有戒心,背後的大哥美國一直謀求逼迫伊朗“棄核”,多半也是以色列不停地推動。

兩個國家立場分明,伊朗目前堅決反美,是俄羅斯的盟友;而以色列能在幾十年的強敵環伺下不死,與美國政府及猶太財團的大力支持有直接關係,成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馬前卒”。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初期,聯軍曾經重創以色列軍隊,千均一發之際,美國人將美軍現役的飛機坦克直送特拉維夫,同時動用偵察衛星幫助以軍尋找聯軍尤其是埃及軍隊的破綻,終於讓以色列反敗為勝。

(以色列特種部隊)

應該說,伊朗的軍隊規模、動員能力、戰略縱深和持久戰能力,要大大高於以色列;但是在裝備水平、官兵素質和作戰意志等方面,以色列又優於伊朗很多,雙方的軍事實力其實是難分伯仲的。如果是爆發小規模的戰爭,以色列依靠“質量”將佔據優勢,如果是全面戰爭,伊朗又將憑藉“數量”逐漸最終壓垮對手,可問題是,兩國並不接壤,爆發全面戰爭的形式何在?

從背後大國的支持程度看,以俄羅斯目前的軍事和經濟實力,能夠給伊朗提供的援助要小於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力度,這也是以色列近期非常活躍和猖狂的一個因素,算準了普京在力挺敘利亞的情況下,沒有太多的餘力援助伊朗。

(伊朗的“共合國衛隊”)


度度狼gg

最近,以色列強烈要求伊朗從敘利亞南部撤軍,以色列與伊朗的戰爭氣氛好像變得越來越濃烈,但就雙方的表現來看,不論是以色列還是伊朗,都不想與對方開始全面戰爭。儘管如此,雙方的衝突卻越來越多。我們來了解下以色列和伊朗雙方的軍事實力。

兵力數量

從兵力數量上來講,伊朗有著絕對的優勢。據瞭解,如今的伊朗擁有現役軍人53萬人,以及40萬預備役士兵,而以色列的現役軍人則有大約17萬人以及近45萬預備役士兵。但伊朗宣稱,假如發生戰爭,伊朗能夠提供4000萬士兵,要知道伊朗全國人口僅有8200萬人口。

軍費開支

如今伊朗擁有坦克1650輛,而以色列卻有2760輛,而且以色列的"梅卡瓦" 主戰坦克比伊朗當前使用的坦克更為先進。但是伊朗也宣佈將致力於發展"卡拉爾"主戰坦克,稱它可以與最新型的坦克媲美。

在空軍方面,以色列擁有近250架戰鬥機,其中一部分是最先進的F-35型戰機。伊朗則擁有近160架戰鬥機,但沒有任何一架能夠達到F-35的水準。此外,與伊朗飛行員相比,以色列的飛行員也被認為更加訓練有素、更富經驗。

防空方面

在防空方面,以色列的鐵穹防禦系統被譽為世界上最強大的防禦系統之一,但是,它卻多次擊傷以色列人。而伊朗多年來仍舊依靠當年"沙阿"政權所獲得的美國老技術。目前,伊朗正致力於研發防禦系統。此外,伊朗還於2016年獲得了俄羅斯的S-300防禦系統,覆蓋範圍達160多公里。如果以色列和伊朗爆發全面戰爭,擁有核能力的以色列可能擁有75至400個核彈頭,將可以通過彈道導彈系統,或者潛艇甚至戰鬥機進行發射。

而伊朗則至今尚未擁有軍事方面的核能力,可能依舊需要多年成為擁核國家。但是,伊朗在彈道導彈方面的實力仍不容小覷,它也具有較強的打擊以色列的能力。


走進伊拉克

伊朗從表面上看,背後有俄羅斯的支持,而俄羅斯也一直為美國所忌憚,兩國不時的在中東地區進行權利爭奪,以色列國家雖然小,但是卻擁有數量眾多的核彈頭,美國都覺得以色列的核彈多的可怕,而且以色列在幾次的軍事行動中都沒有吃過虧,創造了不少以少勝多的典型案例。



第一,硬件條件。

伊朗,看起來更像是一隻體型龐大的紙老虎,比如它的國土面積比以色列要大,人口也多,而且都信奉什葉派,信仰統一,人心很齊,以色列雖然地方不大,但是比起伊朗來說,正是因為它面積小,所以對士兵要求很高,兵員素質也更強,而且它的軍工產業發展都比較高端,能把從美國購買的F- 35進行改裝,換下其中的的電子設備和武器配備,還將以色列生產的電子設備,預警機等銷售給俄羅斯,印度等國家,所以東西絕對不會差勁。

還有在國防安全來看,以色列特工把伊朗的核文件,足足有半噸多,加上一些光盤,在以色列盜走一個月後才伊朗才知道,這也心太大了。



第二,兵員素質。

以色列擁有更高的軍事力量,雖然伊朗宣稱,以色列發射的導彈,已經被俄羅斯的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攔截,但是卻被以色列公佈的視頻啪啪打臉,不僅防空系統毫無反應,士兵根本就沒在崗位上工作,襲擊成功後,才有士兵從遠處向s1跑來,所以以色列武器不是不行,是使用不當,或者士兵軍紀渙散。



不知道伊朗是否存在這些問題,現在已經不像以前,可以憑藉強大的戰略縱深和人口優勢,展開拉鋸戰,現在都是空中打擊,精準打擊,儘量不讓地面部隊投入,以減少傷亡,所以以色列還是相對較強一些。


軍事一點通

總體來看,軍事實力和戰鬥力以色列明顯佔優優勢。

第一、武器裝備方面。

以色列不僅可以買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先進武器,同時自己還具備較強的武器研發製造能力。所以,以色列的各項武器裝備基本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而伊朗由於受西方武器禁運的制裁,無法購買的西方先進武器,很多武器裝備比較老舊,比如戰機有相當一部分還是20世紀八十年代以前購買美國的,其他多是一些蘇式武器裝備。

第二、人員素質方面。

以色列擁有中東最完善的軍人訓練體系,軍人整體質量比較高,所以在數次中東戰爭中得以取勝。伊朗的軍人素質,看兩伊戰爭就知道,靠得是人海戰術,所以死傷差不多是伊拉克的兩倍。當然,在兵源上伊朗人佔有很大優勢,有8000萬人口,而以色列只有800多萬人口,不是一個數量級別的。但是,現代戰爭不是靠的人員數量,而是整體作戰水平。

第三、軍事工業方面。

以色列已經形成了完善的武器研發和製造體系,全國從事武器研發和生產的企業有250多家,如以色列軍事工業公司、以色列武器發展管理局、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拉法爾公司、以色列造船廠等比較著名的武器裝備製造公司。以色列武器裝備除滿足本國需要以外,還向60多個國家出口,成為世界武器貿易大國,2017年以色列武器出口達92億美元,居世界第五位。

伊朗整體的軍事工業研發製造能力較弱,能夠仿製一些簡單的武器,一般的防空導彈。伊朗在導彈領域已經研發出中程彈道導彈,這算是伊朗的亮點。但是,一個國家沒有完備的軍事工業,一旦發生戰爭,很多武器需要從國外購買,一旦外國對其實施武器禁運,那隻會受制於人。

第四、美國的支援。

以色列和美國是鐵桿盟友,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援那是義無反顧的,現在美國每年向以色列提供達30多億美元的經濟援助。一旦發生戰爭,武器彈藥等援助那更是應有盡有。而伊朗沒有這樣的靠山,除了自力更生,只能從俄羅斯等有限的渠道獲得武器。

當然,以色列不是沒有弱點,國土面積狹小、資源缺乏這都是以色列的弱點。以色列國土呈南北狹長分佈,極容易被敵國從中間截斷,導致首尾不能相顧,這也決定了以色列的基本沒有什麼戰略縱深。而伊朗擁有165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還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龐大的人口數量,不但可以提供戰略縱深,還可以提供資源支撐。

不過現代戰爭,講求的是整體戰鬥水平的發揮,論軍事實力的戰鬥力,以色列還是具有較大的優勢。


銘蘇先生

在最新出爐的2018全球軍力排行排行榜上,伊朗位居13,以色列位居16,這個排名至少說明伊朗的軍事實力不遜色於以色列。軍事實力是綜合性的,評估指標不只是武器裝備的數量及性能、軍事人員的數量,還涉及諸多領域,包括國家地理特點,經濟、資源、文化教育等。這裡為什麼要考慮文化教育呢?因為受過高等教育的軍隊人員越多軍隊的素質就越高。在當今高科技主導的軍事戰爭中人員素質尤為不可低估。人員素質的高低會影響軍隊戰鬥力的強弱。戰鬥力亦稱作戰能力。武裝力量遂行作戰任務的能力。由人員和武器裝備的數質量,編制體制的科學化程度,組織指揮和管理的水平,各種保障勤務的能力等因素綜合決定。也與地形、氣象及其他客觀條件有關。



我個人認為,首先以色列的軍事素養要比伊朗強,這在歷年來以色列的軍事突襲中可見一斑,其中固有武器裝備的優勢,但也體現了以軍的戰術策略之高。5月1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一場電視直播的演講中公佈了伊朗秘密核文件。10萬份近半噸重的核資料居然被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於去年“一夜之間”從伊朗首都德黑蘭南部的一處核設施中偷出。這說明了什麼??這不僅說明“摩薩德”的強大,也說明伊朗的國防漏洞百出。該事件雖不能直接反應在戰鬥力上,但卻能看出伊朗與以色列的差距。其次就武器裝備而言,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以軍都具有明顯的優勢。我相信大部分的網友都會認同這一觀點。因此我也無需舉例說明。所以我個人看好以色列的戰鬥力。


貝貝和豆豆的視野

這個很不好比!

如果排除他們的盟友的力量,單獨比較兩國的話,毫無疑問,伊朗會獲得最終勝利。

原因很簡單,伊朗有完整的工業體系,農業體系。雖然相對落後,不怎麼發達,但畢竟是完整的。人口與資源都有優勢!

以色列的技術雖然比較發達,但是他根本沒有完整的工業。

但是,以色列的盟友美國相當的強力。由美國支持以色列,走路都可以橫著走。

但是,以色列畢竟國小。人口少!

打仗,佔便宜可以!但是很難統治廣大的伊斯蘭教地區。

以畢竟是以宗教與民族帝國的,巴勒斯坦地區被佔領,這麼多年。都還沒有搞好!

真與伊朗全面開戰人口消耗不起!打冶安戰以不喜歡!

真的長期的,全面的開戰!以色列能夠取得百戰百勝。戰術上勝利但是戰略上會輸掉。

當然,伊朗也不喜歡戰術上的失敗!

所以現在兩國互相都有節制。


莊楚狂

陸海空三軍,論裝備及素養,以色列都全面佔優。

但是以色列國土狹小,幾乎沒有戰略縱深,這是致命缺陷。不過中東地區能利用上以色列這致命缺陷的只有兩個國家,一個是伊朗一個是沙特。

伊朗有大量自制的中短程彈道導彈,其中程彈道導彈能在伊朗國土任何一處覆蓋以色列全境。沙特先有東風-3,後又有東風-21,這比伊朗導彈還要厲害得多,以色列現有的防空體系,基本上一枚都攔截不了。中東地區另外一個國家土耳其現在也有初級的短程彈道導彈了,但是還打不到以色列。

所以,以色列與伊朗、沙特兩國都沒有全面戰爭的資本,雙方事實上相互構成了戰略威懾。

當然,在局部的小衝突中,比如說在敘利亞戰場,那肯定是以色列的軍事實力和戰鬥力更強,甚至可以說是基本碾壓。


建章看世界

以色列和伊朗的軍事實力對比:戰爭動員和兵力方面伊朗優於以色列。

伊朗武裝力量由兩支軍隊組成: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軍隊和伊斯蘭革命衛隊。共有52萬人,伊朗國防還有一支重要組成部分1000-1200萬名民兵;以色列國防兵總兵力17.5萬人,預備役近50萬人。

軍隊戰鬥力:以色列士兵單兵作戰能力,集團作戰力。伊朗都無法與之可比。這主要是民族精神的一種體現。以色列軍隊的訓練相當殘酷,國小人少,只能以一當十才能戰勝敵人,保存自己是以色列軍隊的訓練基礎。以色列退役士兵是世界上“僱傭兵”價值最高,也是受僱率最高的人群。同時是各國僱傭兵中當教官最多國家。可以看出以色列士兵的戰鬥力多麼強大。

兩國的空中力量對比,以色列空軍碾壓伊朗空軍。

以色列空軍在世界上都是赫赫有名,遠程奔襲,偷襲創造了多少奇蹟是有目共睹的。350多架F-15和F-16戰機是主力,9架F-35第五代戰機威懾中東地區。無人機,武裝直升機和運輸機,伊朗無法同日而語。/伊朗空軍大多是40年前的老舊美式飛機40架F-14最先進,60架F-5殲擊機,30架蘇-24轟炸機。還有上世紀八十年代前的英國,法國的老舊機型。美國製裁幾十年缺乏配件維護,幾乎無法形成戰鬥力。雖然有500多架作戰機,與以色列抗衡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不過伊朗自己研發的無人機還是不錯。但比起以色列900多架各種作戰飛機,伊朗打空戰不是以色列的對手。

以色列與伊朗的防空裝備有點可比性。

伊朗防空有6種型號:蘇聯S-75至托爾-1M,數量最多的防空導彈系統是美國MlM-23霍克,超過150套。伊核協議簽訂,伊核購置了俄羅斯的S-300防空系統,2017年3月4日完成測試,這會對以色列戰機構成威脅。伊朗的中短程導彈儲備量大,有最遠4000公里射程的遠程導彈,總共近萬枚。這是威脅以色列的殺器。/以色列擁有“毒刺”便攜式防空導彈MlM-23和MlM-104愛國者,鐵穹系列在內的防空系統。

伊朗和以色列地面作戰裝備:伊朗有1700輛各型坦克,8000門各型身管火炮;以色列共有3600輛坦克,裝甲輸送車,步兵戰車;210套火箭炮,450門各種口徑的火炮和超過1200套反坦克系統。

伊朗和以色列的軍事實力和戰鬥力對比。以色列優於伊朗。以色列經濟發達,2017年GDP是3495億美元,871萬人均40143美元的人均GDP。可伊朗8167萬人,GDP4277億美元。加上以色列的科技研發水平世界領先,軍事戰爭準備伊朗無法可比。可以色列太小,面對164.8萬平方公里的世界第18個大國,以色列的胃太小一時難以消化。


何由之

以色列與伊朗,誰的軍事實力戰鬥力更強,這個問題必須分開討論,第一方面,外來勢力的支援。第二方面才是,他們本身的戰爭潛力。

可以這麼理解,短平快的戰爭,那麼以色列的贏面很大。

而比較嚴肅的戰爭,那麼以色列必定會是失敗者


想想當年的英阿馬島戰爭。阿根廷那用來扔鐵炸彈的飛機都飛到無敵號航母上投炸彈。

擊沉了謝菲爾德號。為什麼阿根廷沒有進一步擴大戰果,原因非常簡單,法國在英國和阿根廷爆發戰爭就切斷了對阿根廷的軍售。所以,沒有得到更多的飛魚,沒有辦法進一步擴大戰果。

歐美佔據優勢的,並且猶太人對歐美的意義非常大,你四點鐘有點多走過,那麼對於伊朗發生的時候,一切自然會源源不斷的得到歐美的支持

伊朗的外貿將會被層層封鎖,所以很難打過以色列,但是以色列只是一個小國而已!

如果是爆發全面戰爭,就以色列1萬多平方公里的面積,伊朗能夠和犁地一樣,給以色列鬆鬆土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