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村民院子下有古墓,政府額外補貼,守護古墓:種菜不敢多澆水

遼寧省朝陽縣的一個村裡,一村民家的住宅和菜地下,遺留著一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晉時期的一座壁畫墓。宅主人不但要日夜提防古墓被盜,還要精心呵護古墓,菜地不敢多澆水,房屋破舊不敢翻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遼寧村民院子下有古墓,政府額外補貼,守護古墓:種菜不敢多澆水

1982年10月,村民挖菜窖,挖到距地面近2米深時,突然挖到一塊石板,因為此前距村裡不遠曾發現過古墓,家人意識到可能是古墓,便向文物管理部門報告,隨後遼寧省博物館經過調查,確認是一座東晉石槨壁畫墓。  

經勘察,墓室主體呈長方形,全部以綠砂岩石板、石條構成,由墓道、墓門、耳室、壁龕組成,墓頂位於地表下1.8米。墓室前寬3米,後寬1.8米,進深4米。墓內發現人牙、肋骨多根,不見頭骨和肢骨,葬式及死者性別已無從辨別。  
遼寧村民院子下有古墓,政府額外補貼,守護古墓:種菜不敢多澆水

墓室內的石壁表面塗有一層黃草泥,泥外又抹一層白灰面,厚約2釐米,在白灰表面,以紅、黃、綠、赭、黑等顏色繪製壁畫。主要內容有門吏、主人像和出獵、宅第、庖廚、奉食、宴飲、牛耕、四神、日月星雲等圖像。除部分畫面因白灰脫落殘損或失色外,大部分畫面清晰。  

因東晉時期的墓葬壁畫過去發現極少,這些壁畫為研究東晉的社會生活、文物制度、服飾和繪畫藝術都提供了極為真實可靠的資料。
遼寧村民院子下有古墓,政府額外補貼,守護古墓:種菜不敢多澆水

因為墓葬裡面牆上的壁畫不能移動,所以專家們只能讓這些壁畫保留在墓室裡面。並且和這戶人家簽了一個協議。這個協議的大概內容就是專家們在沒有想出辦法遷移這些壁畫之前,由這戶人家代為保護這些墓室裡面的畫,並且承諾每個月給這戶人家500元人民幣的看護費。這樣看來,這戶人家因為院子下面有古墓,還額外的增加了一項家庭收入。但是這戶人家因為要承擔起保管古墓壁畫的責任,所以就在院子裡面種上了蔬菜,略顯乾枯的菜地上種著韭菜和大蔥,長勢一般,擔心澆水會滲透到地下腐蝕了墓裡面牆上的畫。地面上的菜只能少澆水。
遼寧村民院子下有古墓,政府額外補貼,守護古墓:種菜不敢多澆水

大家都知道院子下有古墓,就沒有人來惦記嗎?這個完全不用擔心,為何呢?

這座古墓如今沒有什麼貴重的東西,早期發現的珍貴文物,已經被保護起來了。裡面唯一有價值的就是土牆上的壁畫,也拿不走。因此也就不擔心有人想盜取了。不過,為了保證壁畫不被破壞,墓口也就被封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