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到底該不該跟兒女同住?

hczsh6050

對老年人到底該不該跟兒女同住這個問題,提問者有必要問嗎?

老年人到底跟兒女是什麼關係你知道嗎?

老年人到底願幫助兒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兒嗎?

老年人到底需了需要兒女照顧晚年生活嗎?

兒女到底該不該和老父母一起生活嗎?

兒女到底該不該養老直至送終老人嗎?

以上這些問題,我認為有著永遠不能分割的密切關係。但凡是想開世事的人,都認為住在一起好。父母跟兒女不是異人關係,住一起沒有難以接受的種種局面。天下父母一條心,一心用在兒女上,住在一起有什麼不合適嗎?

如老人不願與兒女一起生活,那這種老人就是對兒女有二心了。

如兒女不願與老父母一起生活,也只能說是缺少了感恩報孝之心。

所以說,不論老人,子女誰有這個目的,都是一種藉口,其真正的內心深處是把親骨肉關係往遠推。概括成一句話就是【生而棄子女,子女逆父母】。

自古至今,五代同堂世人稱奇,天下宣揚!

今天二代人有人問這種話,真是悲觀厭世,我不支持老人與兒女分住兩居而生活,你的態度是什麼,不虛實言講出來。合住有那些壞處,分住有什麼好處?


文筆緣

老年人到底該不該和兒女同住?這個問題不是一廂情願的事情,就算老年人願意和兒女同住,年輕人也會這麼想嗎?

幾年前我和兒子聊天時,談到兒子的同學要結婚,買了一個100多平米的房子,首付是父母付的。我說他買的房子挺大呀,是不是父母也要一起過來住呢?兒子的回答令我無言以對,他說,有這必要嗎?

連對象都沒有的兒子,對和父母同住的問題,態度就是這麼明確。在這種背景下,父母考慮和不和兒女同住的問題,還有什麼必要呢?

我兒子的態度,可能代表不了全部的年輕人。不過一定有很多的年輕人,應該是這樣想的。

年輕人不想和父母同住,父母若再考慮要和子女同住,豈不是自討沒趣,自尋煩惱。

認清了擺在面前的事實,做父母的還用考慮嗎?更何況和子女住在一起,父母除了要在經濟上付出,還要在體力上付出。出錢、出力不討好,最終的結局,可能是沒有人對你感恩戴德,卻有人嫌棄你這不是那不對。

況且子女有子女的生活,父母有父母的生活,兩代人在傳統認知、生活習慣等各方面,都有著巨大的差異,很難達成共識,住在一起,毫無疑問,產生矛盾是大概率事件。

朋友為了給兒子照顧孩子,暫時和兒子一家住在一起。一段時間後她對兒子兒媳不做家務,有時間只顧玩手機,不看孩子。不感恩她的付出,兒子兒媳偶爾還會他對她使臉色,頂撞她,令她非常難過。幾次想一走了之,只是由於捨不得孫子,才忍氣吞聲地呆在兒子家。

如果想晚年生活過得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不要考慮和子女住在一起。否則一旦和子女鬧矛盾了,連退路都沒有,到時候再後悔就晚了。


開心絮語

按照我國當前的社會福利體制,很多普通家庭的老年人是跟子女同住。目前全國尚未普及實行老年公寓的全面推廣。

以下多數會自居自助(不全面)。

1.享受國家津貼或企業單位退休金的。

2.接受過高等教育或思想前衛的。

3.有一定社會地位或經濟條件的。

4.不願意增加子女負擔的。

……

不過目前的貧富分化及家庭理念,是導致很多子女無法贍養老人的根本原因。但 絕對不是 “不願意”贍養,更多的應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我們國的傳統美德,國家一直都注重。一直在不間斷的通過教育、媒介等方式在全面的推廣和傳承。

相信堂堂大中國全都是百善孝為先的楷模。

同時祝願天下老人有所依,天下父母有所養。


味蕾工坊夏楠

該不該和兒女同住不能一概而論,每個家庭情況不同,有些家庭同住增加家庭成員家的感情,同住就好,如果同柱增加家庭成員間的矛盾,就不該同住。

一般三口之家,父母和兒子、父母和女兒,互相之間生活習慣,脾氣秉性,都互相瞭解,父母對子女的包容程度也較高,一般來說矛盾相對較少,通過溝通一般問題比較容易達成共識。

老年人跟兒女同住的好處,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更方便,父母幫助買菜做飯,帶孩子和接送孩子上下學,同樣,父母在身邊子女可以少了牽掛。

老年人跟兒女同住的壞處,生活習慣不同,老年人喜歡清淡,年輕人喜歡吃香的,老年人喜歡吃煮爛的食物,年輕人喜歡好的口感,如果住房面積不大,會造成家庭成員間的不方便,老年人喜歡早睡早起,年輕人喜歡晚睡晚起。

總之,老年人和子女同住,有利也有弊,如果女婿、兒媳把對方父母當成自己的父母對待,父母把女婿、兒媳作為自己的親生兒女,不論是否在一起住,家庭都會和睦幸福,當然比較理想的狀態,是父母和子女住在同一小區、同一棟樓、同一單元最好,既方便彼此照顧,有各自有獨立的空間,減少矛盾的產生,增進感情。

在此祝福所有家庭妻賢子孝,家庭和睦安康!


我在夜色闌珊處

儘量不要一起住。但也不是絕對的。我以前看到過一篇文章叫“一碗湯的距離"說的就是要住得很近,保持適度的距離。身邊就有很多例子,老年人歡歡喜喜晚年投奔兒女,或為了照顧孫輩,或想要享受天倫之樂。最後都弄得不愉快。



由於傳統文化教育的斷代,過去大家族那種相處模式沒有了。又現代人壓力大,又在育兒,生活方式等方面有不同見解。還不能互相諒解,甚至以關心和愛的名義不自覺的互相傷害。起了很多煩惱。雖然我們中國的傳統是要孝順父母,但孝不一定非要住在一起,如果有把握控制自己的情緒,能夠理解和接受對方的生活習慣,能夠體諒雙方各自為對方好的心,自信可以相處容洽,那應該沒問題,可以試一試。但如果沒有百分百的把握,還是創造一個合適的距離,留一點各自的空間,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吧。或可以學習傳統文化,修身,正心,擴大心胸。也可以學習佛法,以如佛一樣的慈悲心包容一切。真正和睦相處。


宋建華8026

個人覺得這個還是得根據老年人的喜好來,如果老年人覺得跟兒女再一起住會不自在,因為生活作息以及飲食這塊都不相同,其次年輕人的生活還是希望能多元化一些,有的時候會出去跟朋友玩的比較晚回來,這個時候父母都已經休息了,這樣會影響他們的睡眠!但是如果不跟老年人在一起的話,家裡有什麼事作為兒女不能及時知道,也就不能及時處理了,第二老年人獨居的話會顯得很孤獨,沒有人與其交流,時間長了容易得老年痴呆以及抑鬱症,所以我覺得在老年年紀大些的時候,應該兒女在身邊,自己有老伴的話可以先老人自己住


深呼吸233852602

不能一刀切,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一般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家庭和睦,子孝媳賢,老人識趣,可以居住一塊,全家團聚,其樂融融。另一種,婆媳關係緊張,常因小事爭論不休,不必住在一起,分開住,常不見面,減少矛盾,何樂不為呢?若遇身體欠佳,老人要識大體,學會寬容,可以與兒女同住,依靠兒女照顧。總之,老了之後,肯定需兒女照顧,這是誰也逃避不了的,認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