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老人是兒女養好還是進養老院好?

幽默楓葉

我是農村人,我說點現實的話。我們這裡,農村老人如果有兒或女(女指招上門女婿的),是沒有資格進養老院的。

不是說養老院少,我們這裡鎮上有一個福利院,各村也有一個養老院,按說一萬多人口,老年人養老不是問題。可問題是養老院,我們這裡叫敬老院,是專門為“五保戶”及政府救助供養的老人服務的,同時也會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者所傾斜,但前提是在沒有撫養人的情況下。福利院條件有所開放,但必須是兒子兒媳都是公職人員,或者兒(女)常年在外,無時間照顧父母,每人每月交2000元的生活費,但須通過社、村申請,鎮上還要入戶調查核準。


有兒或有女,你有贍養老人的義務,怎麼說也不會同意你的老人入院養老的。都說養兒防老,還是儘儘對父母的孝心,斷了不想贍養老人的念想。


提神只為自己

我想就這個問題還是有些話說的 我是農村人 我有87歲的患有老年痴呆的婆婆

婆婆一輩子養育了七個子女 我前夫是最小的 兩個老人從我們結婚後就沒有提出來分家 上面的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都成家的成家出嫁的出嫁了 因為老太太平時比較厲害 和家附近的兩個兒媳婦都有過爭吵甚至二兒媳還和她動過手 還有兩個哥哥因為工作關係一個住在武漢一個住在長春 村裡風言風語的傳話到我耳朵裡 說是家裡的兩個嫂子放話了 因為兩個老人沒給她們帶過孩子 將來是不會養老的 我心裡想老人辛苦了大半輩子 如果現在提出來分家 肯定是吵架的事 讓老人心寒 不如就只當只有我老公一個兒子 我也就沒提分家的事情 那個時候公公68 婆婆67

兩個老人一直都跟著我們生活 十四年前公公離世 本來我兒子上學後我就出去打工 前夫在家種地照顧老的小的 可是六年前老太太老年痴呆越來越嚴重 不能自理 而前夫在家照顧她也不方便 於是我只能回來照顧她 前夫出去打工 因為兒子還要上學

長年聚少離多的生活讓我們夫妻漸行漸遠 終於在兒子高考後結束二十年的婚姻 可是老人離不開我 如果我離開了前夫就必須在家照顧老人 可是兒子還要讀大學 我就只能離婚不離家

心想把老人送去養老院 兒子去上大學後我也可以出去打工 將來還要生活 兒子還要結婚 用錢的地方太多了 養老院一個月1700 並表示象老太太這樣的人還需試行一個星期 如果可以才收 我交了錢送了過去 因為離得近也因為不放心 我天天都去看她

養老院有個大柵門 長期是上鎖的 院裡很整潔也很寬敞 以前是學校 裡面每個護工照看五個人 送去的需要照顧的人什麼樣的都有 總之都是兒女不方便親自照顧的

把老人送走後我心裡是不安的 雖然她不知道我是她的什麼人 因為患病連自己的兒女也都不認識 但我每天去看她她都會特別高興 拉著我的手不放 問她想不想跟我回來 她就說要留我在那裡過夜 一個星期不到我把她接回來了 雖然說服侍她已經不再是我的責任 因為我和她兒子已經離婚了 但二十年的感情 她那些兒女對她的不在意 讓我不忍置她不管

其實我只是想說 請善待老人 哪怕她已經不記得你們是她的兒女 但你們應該還記得她是你們的媽 你們現在也在為了自己的子女嘔心瀝血到可以無視曾經為你們同樣辛苦的父母 不知道當你們的子女因為他們的子女而把你們送進養老院的時候 你們的心裡是漠然還是心寒

有人說你對子女好 子女才會對你好 也有說你善待老人 到時候你的兒女才會善待你 我不知道究竟哪句話可信些 所以 想要來以身一試 看究竟是那幾個為兒女的哥哥姐姐晚景好還是我現在對老人盡心盡責照顧了後兒子會孝順我

誰能看得出我照顧的老太太是87歲的老年痴呆患者






賈秀中1

農村的老人是兒女養好還是進養老院好?我想這個問題要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而定,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無論什麼樣的選擇都各有各的好處。



(1)老人老了,如果說兒女的經濟不錯,兒女對父母尊敬有加,兒女和父母的關係不錯,兒女很疼愛自己的父母,這樣的父母可以選擇由兒女養。畢竟跟兒女在一起從心裡上是非常開心的,看著自己的孫男弟女,肯定是非常開心的。跟兒女在一起兒女照顧著也方便。




(2)老人老了,如果說兒女經濟不行,兒女跟父母關係不好,性格不合,對父母不尊重,經常訓斥父母,這樣的話,老人進養老院比較好。養老院裡面有人聊天,有人給做飯,有人陪老人玩,有醫生給老人做檢查,這樣的話,在養老院心情會好很多。



(3)如果說老人自己有錢的話,兒女們無論是否跟你關係好,都應該去養老院。因為很多兒女等你病了都不願意伺候你,甚至在你病重時讓你生氣,巴不得把你氣死,好繼承你的財產。這樣的兒女不在少數,所以,不如拿錢去養老院,開開心心的和同年齡的人養老。

綜上所述,在農村老人究竟是讓兒女養老還是進養老院,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無論是兒女給你養老還是進養老院,各有各的好處。


幽默梅花

農村的老人是兒女養好呢?還是進養老院好呢?

這個問題,已經擺在桌面上的事實。任何農村的老人都無法迴避。筆者就此問題談談一下觀點!

在現實中國的農村老人,分為三個類別。一,保守,頑固,自私型。二,開放,適應潮流式,獨立型。三、無主張,麻木,湊熱鬧型。

說到底,中國的老人,城市,農村。基本上都是上述三個類型的人,因為受文化教育還未達到一個境界。加上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所以在目前的情況下,大部分老人,都希望自己兒女養老送終。這就是中國的現實國情。

筆者認為:養老是自己的事。在有生之年,長遠佈局。未雨綢繆,不必要增加下一代的麻煩。從我們這一代,乃至下一代,下一代。一定顛覆影響中國數仟年的養兒防老之觀念,迂腐的意識。使民族的發展更加健康和科學。


生生死死亦似夢

看什麼情況而定,能自己獨立生活的不進養老院,平常可以散散步,和村裡熟人一起去喝喝早茶吹吹牛,晚上逗逗孫子孫女日子過得順心一點。如果行動不便不能獨立生活的就養老院,那裡有比效專業的護理,又不影響孩子們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