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劑大解密,用不對,也要命!

調節劑大解密,用不對,也要命!

植物生長調節劑是一類具有調節和控制植物生長髮育作用的農業投入品,歸類為四大類農藥中的一類進行管理,由人工合成或通過微生物發酵產生,也可從植物體中直接提取,俗稱植物激素。它的作用非常廣泛,以至於很多農戶甚至專家都極力推薦,促長噴點、促花噴點、促根噴點、促果噴點……任何情況都好像離不開調節劑。

調節劑大解密,用不對,也要命!

但是,用這麼多調節劑真的好嗎?

植物生長調節劑既然稱之為“植物激素”,其功能便與“動物激素”類似。合理使用確實能夠達到理想效果,但是過度使用甚至濫用,極易造成農作物藥害,影響產量和品質,增加生產成本投入。前兩年的頂花帶刺黃瓜、爆炸西瓜等就是調節劑過度使用的經典反面教材。

調節劑大解密,用不對,也要命!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誤區

由於對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誤解以及因其不合理使用帶來的畸形瓜果的例子不勝枚舉,如在花生上過量使用多效唑造成果實變小,麥冬上過量使用多效唑降低品質,獼猴桃上過量、多次噴施氯吡脲使果實口感變差等。 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為使用量過大或使用時期不合適造成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四個誤區:

調節劑大解密,用不對,也要命!

誤區一:以“劑”代“肥”,有的植物生長調節劑被廠商誇大了使用效果,被一些農戶當成肥料使用,而不在施肥、灌水、中耕、鬆土等常規技術上下功夫,最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影響到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效果。

調節劑大解密,用不對,也要命!

誤區二:隨意加大用量。有的農戶怕用量少了沒有效果,隨意加大植物生長調節劑用量或使用濃度,使其生長受到抑制,嚴重的甚至導致葉片畸形、整株死亡。

調節劑大解密,用不對,也要命!

誤區三:直接兌水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有的植物調節劑不能直接在水中溶解,藥劑很難一次混勻,會影響到使用效果。

調節劑大解密,用不對,也要命!

誤區四,不看時機,隨時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必須在植物生長的關鍵時期使用,才能發揮最大功效。生長期用促長調節劑才能起到促長的效果,有的農戶認為無論什麼時候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都能起到效果,因此隨時噴施,導致噴施效果不佳。

調節劑大解密,用不對,也要命!

植物生長調節劑到底是什麼物質?

調節劑大解密,用不對,也要命!

眾所周知,植物在生長髮育過程中,除了需要陽光和熱量,本身也會產生調節生長的微量有機物質,這些物質通常被稱作植物激素,也叫植物內源激素。植物激素能夠控制和改變植物的生長過程,例如葉子和花果的形成、頸部的伸長和果實的發育成熟等。植物本身產生的內源激素量很小,而且還會受到溫度、溼度等很多因素的影響,在大規模的農業生產中,有時不能滿足植物生長髮育的需要。

調節劑大解密,用不對,也要命!

於是,人們使用化學合成或生物發酵等方法,生產出具有類似植物激素功能的物質,這類物質就是植物生長調節劑。

植物生長調節劑有何功能

調節劑大解密,用不對,也要命!

目前植物生長調節劑已廣泛應用在全世界農業生產中。我國正在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約有40多種,如乙烯利、赤黴酸、矮壯素、氯吡脲、多效唑、蕓薹素內酯等,廣泛用於糧食、油料、果蔬、花卉、林木等的生產和儲藏,各種調節劑所調節的作物生理過程不同,對應所產生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促進種子萌發,有的延長種子休眠,有的刺激植物生長,有的抑制植物生長,有的保花保果,有的疏花疏果,有的促進果實成熟,有的起到保鮮作用,使用時一定要先明確索要達到的效果或者目的,然後選擇正確的調節劑。

調節劑大解密,用不對,也要命!

例如:需要促進作物生長、增強光合作用、提高抗逆能力,就使用蕓薹素內酯、吲哚乙酸、S-誘抗素等;需要控制或延緩作物營養生長、防止倒伏則選擇使用多效唑、矮壯素、甲哌鎓等;需要保花保果則選擇赤黴酸等;需要促進水果成熟則選擇乙烯利;需要保持果蔬、花卉新鮮則選擇1-甲基環丙烯;需要促進林木插條生根則選擇吲哚丁酸、萘乙酸等等。

科學使用要注意啥?

調節劑大解密,用不對,也要命!

植物生長調節劑種類繁多,並且因為種類、使用濃度、使用方法和使用時期以及使用時植物的生理狀態和氣候條件等不同,其發揮的生理作用和生物活性會有較大差異。所以,一定要嚴格按照具體品種推薦的方法和濃度使用,以免達不到預期的作用或發生藥害等副作用。  

調節劑大解密,用不對,也要命!

一、要把握適宜使用時期。在植物生長調節劑登記資料中,對施藥時期進行了明確規定,必須在藥劑最能發揮作用的時期施用,才能起到節約藥劑和避免藥害的理想效果。例如柑橘花芽分化期噴施赤黴素會抑制花芽形成,但在柑橘幼果期噴施赤黴素就可提高坐果率。氯吡脲在西瓜花期施用,會起到保果增產的作用,晚用藥則可能影響產量。使用噻苯隆脫葉,需在全田棉鈴自然吐絮率達50%時噴施,使用時間太早則會降低棉花產量和品質。

調節劑大解密,用不對,也要命!

二、同時要嚴格控制濃度及施藥次數。植物生長調節劑用量微小、作用顯著。使用濃度應嚴格按照標籤上的作物和調節目的準確配製,不可隨意增加藥量和水量。噴藥次數的確定依據農藥標籤說明進行,多數植物生長調節劑是在植物適宜時期一次施藥,有的藥劑則採取多次噴施。如蕓薹素內酯促進葡萄、番茄、黃瓜等果蔬生長,全生育期生長時需要多次施藥。一些農民朋友往往認為藥量越大越好,噴藥次數越多越好,結果植物生長調節劑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且增加了用藥成本,還容易造成減產,影響作物品質。

調節劑大解密,用不對,也要命!

三、要根據植物長勢及水肥狀況決定是否需要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如縮節胺適用於肥水條件好、長勢旺的棉田,天氣乾旱而不能保證灌溉作用的棉田不宜使用,長勢不好或棉花生長受到抑制時不能使用。

調節劑大解密,用不對,也要命!

四、此外,選擇適宜施藥條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應選擇無風、晴朗、溫度和溼度適合的天氣施藥,避免降雨前和極端天氣條件下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大棚施藥應避開溫度高的中午進行。

調節劑大解密,用不對,也要命!

五、留種田請勿施用。乙烯利、赤黴素等生長調節劑用於蔬菜、棉花、小麥等作物,起到早熟增產作用的同時,會引起不孕穗增多,種子發芽率嚴重降低。因此,凡要留種的作物,應謹慎施用生長調節劑。

最後,如不慎誤用了植物生長調節劑,如噴施了錯誤的藥劑、施藥時間不宜或時期不當,應迅速用清水進行沖洗,同時注意加強誤用藥劑作用的水肥管理,使其及早恢復生長。

調節劑大解密,用不對,也要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