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理论讲习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讲(下)

「金山理论讲习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讲(下)

第二讲(下):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金山理论讲习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讲(下)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积累的根本成就。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帜,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也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了。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于世界的东方。这样的发展、这样的巨变,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新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21世纪科学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这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那就是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中国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是为了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而不是数典忘祖、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中国也没有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式的态度,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在对世情国情党情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实践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找到一条好的道路不容易,走好这条道路更不容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去,我们照搬过本本,也模仿过别人,有过迷茫,也有过挫折,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觉醒,一次次实践、一次次突破,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之路。现在,有些人议论这个道路、那个道路,有的想拉回到老路上,有的想引到邪路上去;有的是思想认识误区,有的是别有用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我们看准了、认定了,必须竖定不移好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要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决反对一切削弱、出、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真正做做到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需要一代又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持续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要看到,经过几十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这一点不容置疑。同日时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还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都还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这一点也不容置疑。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对社会主义这个在中国只实践了几十年的新事物,我们的认识和把握还非常有限。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奋勇开拓中前进的,社会革命从来都是在伟大斗争中推进的。事业越发展、改革越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深化发展,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求,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水平。新时代意味着新起点新要求,新时代呼唤着新气象新作为。要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提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更好把握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更好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艰辛理论探索的成果、创新创造的智慧结晶。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联系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实际,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紧密联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使各方面工作更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不断提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能力。

全面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得到人民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必须做到实打实、不掺任何水分,必须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要按照党中央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作出的部署,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全面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要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统等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强大动力。

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始终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不断提高全面从严治党水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保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我们党自身坚强有力,什么时候党和人民事业就能无往而不胜。要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着眼于我们党更好担当使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总结运用成功经验,正视解决突出问题,拿出恒心和韧劲,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管出习惯、抓抓出成效,一刻刻不停歇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要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必须永远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解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勇于改革创新,勇于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尽责,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