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內心寧靜的四種方法

让内心宁静的四种方法

沒有內心的寧靜不可能擁有真正的幸福。而這種寧靜是很難達至的,即使是在萬籟俱靜的深夜,或是你跋山涉水到了人跡罕至的荒野,如果你胸中還跳動著一顆躁動不安的心,那麼依舊會心神不寧、心勞神疲。如何保持內心的寧靜呢?有如下幾個簡單的方法。

让内心宁静的四种方法

立即行動

很多時候,感覺不安、焦躁,是因為心裡裝了太多的想法、計劃。但是如果你能立即行動,這種焦躁不安感就會迅速緩解,甚至消失。想給某人發個信息、打個電話,想讀一本書,看一部電影,想換個工作,想回家看看父母……其實這些都是很簡單的事情,而人們總是喜歡說:“等我有時間的時候……”或者給自己一個未來的日期:“我明天要怎樣”“我下週要怎樣”“我下個月要怎樣”“我明年要怎樣”。其實你現在就有時間,只是你寧可在心中讓這些想法發酵膨脹,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也不願去行動。心動不如行動,我們每個人都一樣,當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時,應該馬上行動起來,有了想法就要勇敢去嘗試。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趕快行動吧!

與書為友

让内心宁静的四种方法

時常靜思

“閒談莫論人非,靜坐常思己過”。要保持自己內心的寧靜,此處的“過”可以做另外一種解釋,即靜思自己的“過往”,而不是緊盯自己的“過錯”,要從自己的“過往”中找尋成就感,常常靜下心來想想自己幹了什麼,看了什麼,讀了什麼,日子是怎麼過的,這樣就不會常常發出“好像一天什麼都沒幹”之類的感慨。因為雖然很多事情很瑣碎,但是靜思會讓你明白自己並沒有渾渾噩噩、混世度日。刷牙時、洗澡時、散步時,你都可以“靜思”,靜靜地想一想自己今天做了什麼,還要做哪些事,一些事情做到什麼階段了,完成這些事情還需要做什麼後續工作,哪些事情是非常緊急的,必須搶做快做,哪些事情可以稍微緩一緩,一些難點怎麼解決和處理……這些都可以通過靜思理出個頭緒,分出個輕重緩急。當你心中對自己已做、正做、將做的事情,對過去現在未來有一個清晰準確的判斷和認識時,你的內心就寧靜了。

懂得分享

有時內心不寧靜,是感覺有太多東西沒有釋放、沒有表達、沒有顯露,所以要懂得與人分享,分享你的經驗、智慧、體會,充分展示你的才華。當人向你求助、求教的時候,不要吝惜,無論是物質財富還是精神財富,只有使用,才能實現它的價值。不要把你的書房緊鎖,還要加上一個“書不外借”的橫幅,不要把你的心門緊閉,將真誠求教的人拒之千里,不要把你的錢袋緊扣,讓急需它的朋友失望而去。學會分享、懂得分享,你會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喜悅,因為“予人玫瑰,手留餘香”。

让内心宁静的四种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