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了!廣州創新企業全省第一,爲什麼獨角獸只有3家?

INVEST101

|一站式工業選址服務|

扎心了!廣州創新企業全省第一,為什麼獨角獸只有3家?

雖然廣州獨角獸稀少,但卻有不少瞪羚型企業。

廣州可以暫時沒有多少獨角獸,但不能失去的是創新精神,以及對創新型企業的大力支持。只要找到短板,找準對策,持續發力,廣州就能迎頭趕上。


招商觀察特約撰稿 | 莫子野

近段時間,資本市場最火的概念莫過於獨角獸,而在A股擁抱獨角獸的背後,說明國家越來越重視科技創新,釋放出利好創新企業的信號。

創新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廣東省自然不甘在創新上落於人後。

3月30日,2018廣東省經濟學家企業家年會暨廣東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行。大會發布了“廣東企業創新能力500強”,其中廣州上榜企業最多,達到134家,深圳有130家,珠三角6市企業共176家,粵東西北企業60家。

從數據上來看,廣深上榜企業佔總企業數量的一半以上。

不過,廣州的創新企業雖多,作為創新企業領頭羊的獨角獸企業,拿得出手的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多。

在各種獨角獸榜單中,打上廣州標籤的寥寥無幾,格外扎眼。

1

3月23日,由科技部旗下火炬中心、長城戰略諮詢和中關村管委會聯合發佈的《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顯示:

在粵港澳大灣區中,11城共有獨角獸企業23家,共估值659.85億美元。其中,廣東19家,香港特別行政區4家。而在廣東的獨角獸,深圳獨佔14家,總估值達到了529.2億美元,廣州居然只有3家,總估值也才只有35.6億美元。

扎心了!廣州創新企業全省第一,為什麼獨角獸只有3家?

這3家來自廣州的獨角獸企業分別是小鵬汽車(估值15億美元)、要出發旅行網(估值10.6億美元)和360健康(估值10億美元)。

當人們發現“廣州只有3家獨角獸”時,可以說都驚呆了!一時間,有人懷疑榜單的客觀性、準確性,也有人認為廣州在培育創新企業方面已經落伍,類似 “廣州不行了”的言論,甚囂塵上。

其實,最近一年多來,不同機構給出過多個版本的獨角獸名單。

除了上面提到的科技部旗下火炬中心發佈的《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2017年底,胡潤研究院也發佈了自己的首份獨角獸報告——《2017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在這份指數當中,廣州的獨角獸企業同樣只有3家,分別為碳雲智能、要出發和卷皮

儘管這些報告不一定反映真實情況,但作為全國經濟體量最大省份廣東的省會,廣州的獨角獸企業如此之少,值得深思。

2

所謂獨角獸,公認定義是指成立未滿10年,估值超過(含)10億美元的未上市初創企業

在這三個條件裡面,成立未滿10年、未上市這兩個標準都容易確認,不會存在歧義,但估值卻是一個比較含糊的概念。

這一方面是因為不同機構給出的估值可能不一樣,而且在外部融資情況下,有時候為了好看,對外估值和內部估值也不一樣;另一方面,10億美元一刀切也會造成“誤殺”,比如10億美元算獨角獸,那麼9億美元算不算?當然,如果有的企業上了9億美元估值門檻,肯定會往10億美元湊,以便於躋身獨角獸行列。

估值含糊不清,也就可能造成獨角獸名單的不精準。

例如,去年11月底,廣州市科技創新委員會也公佈了一份獨角獸名單——《廣州“獨角獸”創新企業入選榜單》。榜單顯示,廣州共有27家獨角獸創新企業入選榜單,這其中包括了20家“未來獨角獸企業”,也就是估值在5000萬到10億美元之間,創新性強、增長速度快、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

和前兩份報告相比,這份榜單中有7家符合定義的獨角獸,分別為廣州匯量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找塑料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卓志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廣州酷旅旅行社有限公司(要出發)、廣州橙行智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小鵬汽車)、廣州利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名創優品。

按照這份榜單,廣州的獨角獸企業也就不止3家。只不過,從這依然可以看出,廣州的獨角獸確實少,尤其是和深圳相比,差距很大。

3

獨角獸一般聚焦於科技創新領域,就此可以窺探一個地區的創新經濟含量。

如果把廣東獨角獸企業的數量放在全國背景下作比較,結果更會讓人吃驚。

根據《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國獨角獸企業共164家,總估值6284億美元,平均估值38.3億美元。

從估值上看,北京獨角獸公司的總估值為2764.4億美元,上海為1026.6億美元,杭州1419.4億美元,深圳529.2億美元,而廣州僅為35.6億美元。

扎心了!廣州創新企業全省第一,為什麼獨角獸只有3家?

這意味著,以傳統的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為衡量標準,廣州的獨角獸企業數量與其城市地位完全不般配,不僅被新一線城市杭州甩在後面——獨角獸數量還沒有杭州的零頭,而且落後於武漢這樣的新崛起的中部城市

再從行業分佈來分析,在許多新興科技領域,廣州都沒有自己的獨角獸企業。換句話說,就是在該領域沒有具有全國競爭力的獨角獸。

比如物流領域,深圳有菜鳥網絡、豐巢科技,互聯網金融方面,且不說杭州有螞蟻金服這樣的超級獨角獸,深圳也有騰訊等發起的微眾銀行,在交通出行領域,北京有滴滴、深圳專車,杭州有曹操專車……而在這些領域,廣州都只有在大地上寫下一個大大的“無”。

說起來,最近火爆得不行的位於福建寧德的獨角獸企業寧德時代,《報告》給出的估值是200億美元,就已經是廣州獨角獸總估值的好幾倍了。(可點擊參看往期文章《7年估值千億,這家制造企業靠什麼讓自己飛起來》)

扎心了!廣州創新企業全省第一,為什麼獨角獸只有3家?

注:此表包含廣州科創委公佈的廣州地區獨角獸名單

4

當然,榜單上的獨角獸也不一定夠全,一方面廣州的企業本來就有點低調,統計時會漏了不少,再者有些原本是獨角獸的公司已上市或在上市的路上,自然不能算進榜單裡,比如虎牙。

反向思考的話,這或者也是廣州的機遇。

雖然廣州獨角獸稀少,但廣州卻有不少瞪羚型企業。

所謂瞪羚型企業,指的是成長性好、具有跳躍式發展態勢的高新技術企業,就像瞪羚一樣善於跳躍。在廣州科創委的名單當中,20家“未來獨角獸”也都具有瞪羚型企業的特質。

官方數據顯示,目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擁有111家瞪羚企業,連續三年入選瞪羚企業數位居全國高新區第二。這是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召開國家“千人計劃”專家、企業家、高層次人才代表座談會時透露出來的信息(見3月12日《南方都市報》報道)。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全區總孵化面積近500萬平方米,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孵化器加速器集群。

“獨角獸”的背後是創業創新的氛圍,而在這方面,廣州並不缺少。日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也積極表態,今年除引進國內外大型企業入駐外,還將加快培育創新發展的新動能,著力培育創新型企業,逐步形成“高企-瞪羚-獨角獸”科技企業培育鏈條。

新經濟對傳統行業也有改造的功能去年,廣州確立了IAB(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NEM(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戰略推動新舊動能轉化。在知識經濟時代,以移動互聯網方式改造傳統行業,助力其完成產業升級及改造,是企業成為獨角獸的重要模式。

廣州可以暫時沒有多少獨角獸,但不能失去的是創新精神,以及對創新型企業的大力支持。只要找到短板,找準對策,持續發力,廣州就能迎頭趕上,在方興未艾的創新浪潮中,破浪前行!

—— END ——

往期閱讀

  •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呼之欲出:每一個細節設計都可能蘊含新機會

  • 2035年的廣州會是什麼樣?官方藍圖已公示

  • 放著我來!廣州開發區“區塊鏈10條”送出真金白銀

  • 增城對話:穿越同質化紅海,贏得新區域競爭

本文由“招商觀察”官方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