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族門閥:隴西李氏、京兆韋氏、陳郡謝氏

隴西李氏(隴西郡)

李氏生活陳國(現今周口一帶)一帶,最早李姓名人就是李耳(老子),所以李耳也是李氏公認的始祖,無論是趙郡李氏還是隴西李氏都認為自己是李耳的後裔。(天地大德,福延子孫)

士族門閥:隴西李氏、京兆韋氏、陳郡謝氏

老子之子李宗是魏國將軍,子孫也就在三晉大地繁衍。(我認為後來的李氏名人跟李宗都有點關係,不然為什麼老子之前沒有姓李的,老子之後遍地都是姓李的。還有這些李姓名人大都出自三晉。

李兌,戰國時期趙國大臣。

李曇,出自趙國,後入秦國為官。

據說李曇之子李崇是隴西李氏始祖(李信、李廣),李璣是趙郡李氏的始祖(李牧、李左車))

李信,秦國大將。李信曾隨王翦攻克燕國,取得大功。後李信提兵二十萬,攻打楚國,不敵楚將項燕,被免職。

(史記上說李信是李廣祖先。到漢代隴西李氏發展出現一個小高潮,因功封侯有好多人)

李廣,飛將軍李廣。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士族門閥:隴西李氏、京兆韋氏、陳郡謝氏

李蔡,李廣從弟(堂弟),漢武帝時期丞相。因侵佔陵寢被問罪,李蔡自殺。

李敢,李廣之子,因功封侯,後因與驃騎將軍霍去病有怨,被霍去病射殺。

(這個事情有點無厘頭。李廣重新帶兵後,找個由頭殺了跟自己有怨的霸陵尉。後來李廣因為封侯這事,想不開自殺了,李敢就懷疑大將軍衛青使壞,就把衛青打一頓。

衛青身為大將軍自然有容人之量,沒跟李敢計較。衛青外甥霍去病知道後,找個由頭將李敢殺了。

李廣以怨殺霸陵尉,霍去病又以怨殺李敢。

天理循環,報應不爽!)

李陵,李廣之孫。北伐匈奴時候,深陷重圍,最後投降。李陵有一篇《答蘇武書》,寫的情真意切十分精彩,有空的朋友可以看下。

李禹,李敢之子,在巫蠱之禍被殺。後世隴西李氏的主要成員都是出自李禹,包括李淵李世民。

李暠,李暠在兩晉時期,建立西涼,沉寂數百年的隴西李氏再次繁盛。有人說他只是個割據政權的老大,沒什麼重大事蹟吧。恰恰相反,李暠保留住華夏文明的一份骨血,西涼在李暠治理下,完好保留著漢文化。甚至當東晉使者去西涼後,都讚歎西涼文風鼎盛。

士族門閥:隴西李氏、京兆韋氏、陳郡謝氏

李淵,大唐建立者。好多人李唐是胡人建立的,因為有胡人血統,且李淵親族有胡人名諱。

首先李唐有胡人血統不假,不過華夏是父系社會,以父為主。晉文公母親是戎人,秦二世胡亥母親就是胡姬,明孝宗母親紀氏是瑤人。

其次宇文泰時期將好多漢姓改成鮮卑姓氏,比如楊堅叫普六茹堅、謝氏叫直勒氏。取個鮮卑族的姓名在當時根本代表不了什麼。

李白

士族門閥:隴西李氏、京兆韋氏、陳郡謝氏

李晟

李愬

京兆韋氏(京兆)

京兆韋氏也是從漢代就顯赫一時,與京兆杜氏,並稱‘城南韋杜、去天尺五’。漢丞相韋賢進京做官,家族就遷移到京兆。

士族門閥:隴西李氏、京兆韋氏、陳郡謝氏

韋賢,鄒人,西漢大臣。韋賢自幼聰慧,精通《詩》、《禮》,是齊魯的大儒。後韋賢入京做官,先後任大鴻臚、丞相等職位。

韋玄成,韋賢之子,西漢大臣。韋玄成是個二代,自幼就急公好義,謙遜俠士。在漢宣帝、漢元帝時期,韋玄成青雲直上,曾拜御史大夫、丞相等職。韋氏也從他開始定居在京兆,稱為京兆韋氏。

(到南北朝時候,士族都要面臨一個抉擇,是繼續呆在老家還是南渡江左呢?事實上好多人士族都是兩邊下注,一部分留在中原,一部分去江南)

韋孝寬,西魏、北周大將,曾制定了滅亡北齊的戰略,位列武廟之中。韋孝寬最有名的就是‘堅守玉璧’。東魏權臣高歡親率大軍攻打玉璧,韋孝寬以微弱兵力堅守。高歡攻城近兩月,士卒死亡有七萬餘人,高歡不得不撤退,之後就病死了。

士族門閥:隴西李氏、京兆韋氏、陳郡謝氏

韋安石,唐朝宰相

韋貫之,唐朝宰相

韋昭度,唐朝宰相

韋應物,大詩人。

士族門閥:隴西李氏、京兆韋氏、陳郡謝氏

韋景岱,宋代東蘭土司。(我也弄不明白了,後來韋氏怎麼都跑去廣西了?)

陳郡謝氏(陳郡)

陳郡就是古代陳國一帶(現今河南周口一帶)。陳郡謝氏在兩晉六朝可是頂級的豪門,侯景投降蕭衍時候,想向王謝求親,蕭衍說王謝門第太高,我把你公主嫁給你得了。

士族門閥:隴西李氏、京兆韋氏、陳郡謝氏

在我記憶裡漢代沒有姓謝的高官,也就三國時期謝瓚做過曹魏的典農中郎將。

謝衡,謝瓚之子,謝安祖父,文筆斐然,曾任國子祭酒。(就是黨校校長吧)。

謝裒,謝衡之子。謝裒曾在司馬睿手下任屬官,在司馬睿南渡中出力很大,有從龍之功。

謝安、謝萬、謝石,謝奕,陳郡謝氏真正奠基人,這幾人中謝安最有才華,與王導相若。謝家在淝水之戰中大敗苻堅,維護了東晉的穩定。

士族門閥:隴西李氏、京兆韋氏、陳郡謝氏

謝玄,謝安之侄,在淝水之戰中出力很大。

(不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陳郡謝氏被安逸自得腐蝕掉了前進的動力,到了隋唐時期也只是做些微末的小官,跟其他豪族相比不值一曬

在南朝陳時,陳叔陵把謝安的墓都扒了,謝家都沒人發聲。陳叔陵這個人不僅愛盜墓中財寶,還把墓主人的屍骨拿回去欣賞。(始作俑者,其無後也?)

不過陳叔陵後來被斬首,子孫皆被賜死,王府被改成豬圈。

天理循環,報應不爽。扒墳掘墓者,不得其死!)

謝偃,唐初文學家。當時李百藥工於詩,謝偃工於賦之稱,兩人併成為李詩、謝賦。李百藥這個人編纂過《齊史》。

下次講:趙郡李氏、蘭陵蕭氏、陳郡袁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