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黨恩|磁縣,萬水千山不忘來時路……

忆党恩|磁县,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

忆党恩|磁县,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

萬水千山不忘來時路

鮮血澆灌出花開的國度

生死相依只為那一句承諾

無懼風雨迎來新日出

……

忆党恩|磁县,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

今天,是黨的生日,作為一方紅色熱土。黨領導英雄的磁縣兒女,在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創造了邯鄲黨建史上九個第一的英雄史話。

不忘初心才能砥礪前行,今天“磁力磁縣”特約撰稿人張清龍,用飽含深情的筆墨,講述全國首個抗日民主縣政府——磁縣抗日民主縣政府領導磁縣人民英勇鬥爭的故事。讓我們牢記黨的豐功偉績,繼承先輩的革命遺志,奮勇前行……

忆党恩|磁县,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

在賈璧寺溝青山翠柏間,有一座高聳的紀念碑,那是全國第一個磁縣抗日民主政府田裕民縣長紀念碑;在北賈璧觀音衚衕裡有一座明清建築的四合院,那是磁縣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如今已成為關心下一代愛國主義和革命老區紅色教育基地。賈璧人民不會忘記八十年前田裕民縣長領導軍民堅持抗戰勇殺敵寇的艱難歲月,難忘與縣政府朝夕相處生死與共結下的革命情誼。緬懷先烈豐功偉績,繼承先輩遺志,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

忆党恩|磁县,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

1937 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為了在全縣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同年 11月1日,在北賈璧村陰溝寺召開全縣各村村長和代表參加的萬人大會,正式宣佈成立磁縣抗日民主政府。田裕民當選縣長,他是全國第一個抗日民主縣長。會議討論制定了“抗日十大綱領”,號召全縣人民有錢出錢、有槍出槍、有人出人、團結抗日,槍口一致對外,這一行動大大鼓舞了群眾鬥志,打擊了敵人囂張氣焰。

忆党恩|磁县,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

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後,田裕民立即下令禁止亂徵亂要,維持地方秩序,安定民心,規定了統籌統辦糧款草辦法,制定了徵糧手續,憑證徵收。先規定向大戶、富戶借糧借款,後按畝數多少出負擔,抗日軍烈屬適當照顧,受到山區人民熱烈擁護,凝聚了人心,鼓舞了鬥志,壯大了抗日力量,抗日鬥爭掀起高潮。

忆党恩|磁县,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忆党恩|磁县,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

為抵抗日寇掃蕩,抗日民主政府著手組建抗日武裝。田裕民聯合國民黨保安大隊長薛夢麟改編了保安隊和民團地主武裝,組建了十四遊擊支隊駐在彭城鎮,共組編了1000多人、900餘條槍,初步建立起一支抗日武裝,抗日根據地擴大到彭城以東地區。

忆党恩|磁县,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田裕民受黨組織的密令,把設立在城裡“震亞實業社”(地下聯絡站)的槍支、石印機及時轉送到磁縣西部太行山區,並動員親戚朋友集中槍支、子彈,帶領民團、壯丁隊、地主武裝一同來到磁縣西部賈璧。

忆党恩|磁县,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

在抗戰期間,組建的磁縣抗日武裝先後有:河北民軍第十三支隊;磁縣抗敵保衛總團,田裕民任團長;磁縣抗日遊擊總隊;八路軍先遣一隊;磁縣青年抗日遊擊總團;磁武獨立營,營長劉朝望;獨立營和磁東營營部在中賈璧村。從此,磁縣軍民在縣長田裕民的領導下破路、挖溝、割電線、捉漢奸,掀起了抗日鬥爭高潮。

忆党恩|磁县,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
忆党恩|磁县,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

抗日戰爭時期,賈璧人民積極響應抗日民主縣政府的號召,踴躍參軍,奮勇殺敵。在縣政府的領導下,老區人民割電線、扒鐵路、熬火銷、制槍炮、運軍火、打游擊,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一大批熱血男兒,為抗戰拋頭顱,灑熱血,英勇悲壯,全鄉參軍參戰人達6280人,為國捐軀烈士598人。為取得抗戰勝利付出了巨大犧牲,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做出了貢獻。

1938年5月31日,日軍800多人進攻彭城,陳賡率部出擊,磁縣抗日武裝十三支隊緊急集合,在彭城黃土崗與日軍激戰數日,打死打傷日軍200多人,這就是著名的彭城大捷。

忆党恩|磁县,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忆党恩|磁县,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
忆党恩|磁县,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

1938年元旦拂曉前,日寇集中向彭城的抗日政府大舉進攻,田裕民一面派徐濟普率隊到彭北紙坊村北山阻擊敵人,一面命令政府機關及時轉移到武安口峪。次日,日寇在大炮的掩護下爬進彭城鎮,結果撲了一場空,一無所得。

忆党恩|磁县,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

1938年4月底,田裕民傷好後回磁縣,在山區及彭城一帶開展工作,處決了漢奸柴守楊、警察所長趙老蘭、日維持會長馮旺臣等,保證了民主縣政府工作的順利開展。之後,田裕民又建立起約5000餘人的抗日遊擊總隊,後編為八路軍先遣支隊第一大隊,田裕民任大隊長。這支人民武裝在太行山南麓神出鬼沒地打擊日寇,活躍在京漢線安陽、邯鄲至邢臺以西的山區抗日根據地。

1941年,田裕民受黨的指令,組織起冀豫人民抗日義勇軍,後發展到1000餘人,在冀豫邊區的白土、陶泉、兩岔口、涉縣、武安、河南的林縣一帶粉碎了日寇數次掃蕩。1945年,田裕民調到太行五專署擔任副專員,參與指揮解放峰峰、彭城鎮、馬頭鎮,10月2日,解放了磁縣縣城——“磁州”,建立了軍政委員會,公審、槍決了偽縣長李貞元、漢奸楊敬齋。

忆党恩|磁县,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

磁、武、涉、林反頑固戰:抗日戰爭相持階段以後,國民黨頑固派朱懷冰部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不斷製造摩擦,一再進攻八路軍。為了爭取國民黨一致抗日,我黨多次與國民黨軍政進行有理有節鬥爭,但國民黨製造摩擦有增無減,八路軍在忍無可忍情況下發起了反頑固戰。

1940年3月,劉伯承、鄧小平調13個團兵力,分左右和中央三隊三面圍攻朱懷冰部,共消滅朱一萬多人,取得了完全勝利,打退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生產自救,戰勝自然災害。1942年日寇加緊掃蕩和封鎖,再加上連續三年旱、蝗、蟲等自然災害,抗日根據地面臨極端困難境地。縣政府領導人民展開轟轟烈烈的抗災鬥爭。減免負擔,以工代賑,黨政軍機關部隊節衣縮食,助民勞動,開墾荒地,生產自救。經過三年連續戰鬥,戰勝了災荒,軍民同甘共苦共患難,抗日政府與老區人民也結下魚水之情。

忆党恩|磁县,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

1945年10月,田裕民又組織磁縣人民和冀豫邊區人民參加了聞名全國的平漢戰役。1946年,田裕民擔任了太行五專署專員。1947年,劉鄧大軍南下,田裕民隨軍擔任了中南區大別山豫西交通隊局長。中原解放時,他擔任平漢線鐵路軍管會代表,接管平漢線鐵路管理和復建通車支前工作。

忆党恩|磁县,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

冀豫公學:為培養抗戰軍政人員,冀豫地委於1938年9月創辦了冀豫公學。校長候富山,田裕民兼副校長。在八路軍地方工作團領導下,冀豫公學共招收三批學員。10月初開始招開第一批學員6o人,畢業生先後分配到地委機關先支一隊,磁縣黨政各部門、磁縣抗日民主政府,負責做抗戰宣傳和民運工作,三期學生培訓都在賈璧第四高小內開辦,自編自印教材,由磁縣抗日民主政府文教科負責。為抗日培養了大批軍政人才。

忆党恩|磁县,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

賈璧抗戰兵工廠:1947年,隨著抗日戰爭的勝利,根據解放戰爭形勢需要,八路軍兵工廠從山西武鄉縣遷至革命老區賈璧,分四個場區,主廠區在中賈璧河東岸十三畝地,是巨大的翻砂車間,當時都叫翻砂廠,翻紗廠鑄造彈殼、製造組裝槍炮,手榴彈。用中賈璧煤炭在東河灘邊煉焦炭,在中賈璧下河武爺廟周邊幾十間房屋是木工廠房,廟院兩廂房烤制炸藥和熬硝。河邊有十八盤石碾房碾火藥。寺溝大廟是總裝車間,寺外南崖有貯藏彈藥洞。軍民齊心協力,兵工廠熱火朝天,源源不斷的武器彈藥運往前線,為全國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貢獻。

忆党恩|磁县,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

先後在磁縣抗日民主政府工作的有:馬力,曾任磁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張學孔,峰峰人,1929年任磁縣中心縣委書記,1938年隨129師回到磁縣,從事抗日統戰、幹部培訓和政治工作;張錫珩,任河北民軍抗日遊擊十三支隊司令,參加百團大戰;江東平任磁武縣縣長,冀南行署政務處處長,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秘書主任等職;楊三朝任抗日民主政府武裝科長、三區隊隊長、磁武邯區幹隊隊長等職。趙青,邢臺人,任磁縣政府第一任婦聯主席。在1942年日寇五月大掃蕩時,掩護群眾突圍,不幸壯烈犧牲,年僅23歲,把青春熱血灑在賈璧熱土,人民無限懷念這位巾幗英雄。

忆党恩|磁县,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

巍巍太行

鐫刻著抗日民主政府領導軍民抗戰的

豐功偉績

濤濤清漳

見證著老一輩革命家與老區人民的

濃情厚意

人民不會忘記

業績永昭世人

願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奮勇前行!

初審:李偉如 ■ 終審:範雲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