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海经》发现的河州历史(上)

距今四五千年左右,河湟地区是人类空前活跃的时期,这一点从中国最早的地理书《山海经》、马家窑、齐家文化中可见一斑。如禹所积石山(今积石山)、先槛大逢山(太子山)、黄河、济水(姬水)、资水(洮河)、甘水(大夏河)、大泽(即河州史前的大夏湖)、始州国(即大夏邦国)、毛民国(即苗民国)、拘瘿国(即今和政县)等。阅读涩齿绕牙的古书《山海经》,科学分析枯燥而极为简朴的文字,审视历史学家和考古家常常忽略的大西北,发现有华夏文明的重要史料,发现有今临夏远古时候的重要历史。千古奇书,值得一阅。

从《山海经》发现的河州历史(上)

从《山海经》发现的河州历史

文丨马志勇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宗教、古史、医药、民俗、动植物等方面的内容。《山海经》全书18卷,其中“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4卷,“海内经”1卷,共约3.1万字。反映了100多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以及邦国山水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虽然多少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山海经》一书的作者和成书时间都还未确定。过去认为为禹、伯益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时间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巴蜀、齐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汉时才合编在一起。其中许多可能来自口头传说。《山海经》现在最早的版本是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刊而成。晋朝郭璞曾为《山海经》作注,考证注释者还有清朝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等。

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少年时曾为此书魂牵梦绕,一本印刷非常粗糙的影印本《山海经》令他爱不释手,成名后仍念念不忘。他曾费了很大心力将书中的人兽图画一一画出来,并为此专门撰文以资纪念。陶渊明诗《读山海经》中也有“泛览周王专,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的赞美,《山海经》的非凡魅力可窥一斑。

《山海经》还有一定的史学价值。从司马迁起,读书人对《山海经》的疑虑皆在其所述的怪物太离奇,但是游学欧洲多年的民国新史学家傅斯年则认为这一旧籍之中有许多宝贵的材料。他有意识地强调了正统史学未必可信,而像《山海经》和《楚辞•天问》这样带有神秘色彩的古籍却因其未经史学家修饰过而含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神话逐渐与历史、传说互相渗透融合,加上在民间口耳相传时的种种增益,神话由一粒小小种子逐渐长成果实累累的参天巨树。《山海经》也成为具有时空穿透力的文化经典,极大影响了中国的古代文化。神话中的人、物、灵、兽形象丰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充满浪漫瑰丽的想象,色彩斑斓丰富,是孕育诗文典赋的精神之祖。它所反映的民族性格、原始先民的生活情状及现代人群的心理原形,熠熠生辉,色彩夺目。

河州的早期历史,也就是从河州最早的明嘉靖《河州志》上,略有记载,对汉以后事,对汉之前的历史基本没有什么内容。3000年前的谜底,2000年前的谜面,因此今天阅读《山海经》,有新的历史发现,有可能破解谜题。不揣冒昧,现披露出来,就教于方家、识者。

一、禹所积石山

(一)、《山海经》关于积石山的记载

积石山从古到今乃是神州久负盛名的一大名山。

我们看看中国最早的地理书是如何记载的。

“禹所积石之山”,在《山海经》西次三经、海外北经、大荒北经、海内西经、《尚书·禹贡》中都有记述。

《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

《山海经·海外北经》中“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

《山海经·大荒北经》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

《山海经·海内西经》说:“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那么积石山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数千年来,人们对积石山的地理位置各有其见,讫今莫衷一是。有说在昆仑之西千有余者里;有说在黄河第一曲处者;有內蒙古说、有辽宁山东说、也有分大小两积石者,不一而足。

《山海经·西山经·西次三经》:“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

意思是说:从轩辕之丘向西三百里,有个山叫积石之山,黄河水从山底石门中冒出来,又“西流”。黄河从青海发源一直向东流。到临夏境内流经积石县、临夏县、东乡县,到永靖县之后就开始向西流去。这里流传着一句民谚:“红山白土头,黄河向西流。”述说着这个情况。上古时,这里物产极为丰富,无所不有。

分析:这里的“禹所积石之山”,也称“禹所导积石之山”,指的是《禹贡》所记载的“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入于海。”

《山海经·海外北经》中“禹所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禹所积石山在它的东面,是黄河流过的地方。

从《山海经》发现的河州历史(上)

《山海经》定位-禹所积石山(海外北经)

积石山,在今青海湖南部,黄河自这里拐向西流。这个积石山,是鲧所积石之山,也是禹所积石之山。

《汉书》《西域传》:按其所述,大禹治水的积石山只有一座,这就是今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的那座积石山,其北面与今民和县相界。有些记载颇为模糊,然而,它正是名载古籍的禹所积石之山。这是无庸置疑的。难怪1913年国民政府曾将河州(今甘肃临夏)改名为导河县,其寓意颇为清楚,不无道理。

(二)、为何起名为积石山

古代的典籍对积石山的记载很简略,没有说明它是如何得名的。现在要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积石山的各种记载便是最重要的材料。只有从材料入手,仔细考察,才能形成切合实际的认识。

明嘉靖本《河州志》上记载:“积石山,州西北百二十里。《禹贡》:‘导河自积石至龙门。’两山如削,河流经其中,西临番界,险如金城、实系要地。”为什么起名为积石山?是因为积石山有特殊的地质构造。岩石层状分布。新生代沉积岩、白垩系岩、闪长岩、花岗岩、二叠系——三叠系变质岩、元古代变质岩、泥岩、砂质泥岩等,一层一层,层层叠叠,好像是人工镶嵌堆砌上去的,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因而称之为积石山。这就是甘肃临夏西部的积石山,并非后世有人认为的北方、沿海什么地方堆成的石堆堆。或是在一小山之巅堆些石头,作为自河源而东疏导黄河的标识之类的猜测。积石山是从上古以来的著名大山,有固定的区域,豈能以人们各种需要搬来搬去?

(三)、为何叫禹所积石山

青海与甘肃境内的积石山早在《禹贡》和《山海经》中就有载述,谓之“禹贡积石”或“禹所积石之山”。禹者,就是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夏朝的建立者,或称大禹。“所”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处,地方,住所。《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公朝于王所”,意思是说,僖公朝拜于大王的处所。禹所,就是大禹的处所、住所、所在。简而言之、就是大禹的家乡。现在对大禹的家乡有种种说法,但《山海经》的说法确指为积石山。

古书上有众多的记载:《史记·六国表》云:“禹兴于西羌”。《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云:“鲧娶有莘氏之女……产高密,家于西羌”。《后汉书·戴良传》:“大禹出西羌”。《新语·术事》:“大禹出于西羌”。《帝王世纪》:“伯禹夏后氏,姒姓也。……虎鼻大口,两耳参漏,首戴绚铃,胸有玉斗,右足文履巳字,故名文命,字高密。身长九尺二寸,长于西羌,西夷人也”。这些材料都说禹生于西羌。就是说,大禹生于西羌,长于西羌。最早的西羌,是生活在赐支河和湟河、洮河、广通河(即古大夏水)、漓水(即大夏河的古名)之间的游牧民族。大夏河、洮河、湟水流域为其中心区域。大禹是西羌人。戎羌等部落形成了早期华夏文明的核心。 后来秦穆公“欲霸西羌”及历代统治者不断打压,西羌人向西南迁徙。郦道元《水经注》引《晋书·地道记》说:“大夏县有禹庙,禹所出也。”

积石山分大积石山和小积石山。大积石山也叫阿尼玛卿山,在青海东部;禹所积石山为小积石山,在河州积石关一带。这就是大禹治水的西部极地。

从众多禹所积石的说法,从禹出西羌、禹出大夏的记载,说大禹的家乡在西羌、在大夏、在积石山也是有道理的。大禹治过九条河,足迹踏遍华夏大地的山山水水,哪个地方也从未见有禹所的记载。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积石山就是大禹的出生地。

未完待续……

主办方二维码如下

临夏文联二维码

齐家文化官网二维码

从《山海经》发现的河州历史(上)

文章类别:临夏州地区文化

艺术、创业、励志人物等

报名“河州文艺”签约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