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不要的新飛電器,康佳爲何要用4.55億買下?

周志群


“新飛廣告做得好,不如新飛冰箱好”,這句廣告曾經可謂是家喻戶曉,可惜被新加坡豐隆集團收購後,並未令新飛走向新的高度,反而步入衰落。針對新飛被併購事件,有關格力與康佳的不同選擇,我們可以一個簡單比較如下:


一、對於格力

1、業務分析:據格力官方宣傳,其是一家多元化的全球型工業集團,主營家用空調、暖通設備、智能裝備、生活電器、空氣能 熱水器、工業製品等產品。但我認為,它更是一家以空調為主業的製造型企業。據最新年報披露,2017年格力空調產品佔據其營收的83.22%,具體如下圖:

此外,格力同時也向智能裝備(如工業機器人、數控機床、視覺檢測設備、自動化流水線、伺服電機、物流倉儲等)、智能家居(如智能雲平臺等)、新能源產業逐步延伸


2、經過幾十年高速發展,冰箱產業,已經是一個十分成熟的產業,屬於紅海市場;而格力,雖然還是以空調為主業,其發展方向,確已考慮向智能、新能源等新經濟領域進行多元化,由此可見,冰箱業務並不符合格力戰略發展方向;董明珠對此回應是“曾有人提議格力以40億元收購新飛,我不同意。因為它是沒有技術的企業,理念也完全不一樣”。新飛是否有技術姑且不說,但確實不符合格力的當前的發展理念。


二、對於康佳

1、業務分析:康佳主要業務,包括多媒體業務(如彩電、互聯網等)、供應鏈管理業務、白電業務(如冰箱、洗衣機、空調、冷櫃等)、手機業務;目前康佳更是構建“硬件+軟件”“終端+用戶”“科技+投控”發展模式,致力於成為一家科技創新驅動的平臺型公司。


目前其軟件部分,主要和互聯網公司合作,逐步打造千萬級用戶平臺;硬件部分,主要以彩電為主(2017年約119億,佔當年營收38.41%),其他如冰箱、洗衣機等白電業務相對偏小(2017年實現17.37億,佔當年營收5.56%),康佳只有加強白電業務,才能實現硬件部分佈局。

2、而對於新飛,即便其已經衰落,但無論新飛品牌(客戶群:中老年消費者群體)、工廠和生產線,對康佳白電業務將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三、結語

人力資源管理中,有這麼一句話,“合適”重於“優秀”,其實也適合格力和康佳當前情境。

1、新飛電器,對於格力而言,新飛即便再有價值,因為不符合格力發展方向,也是雞肋;

2、對於康佳而言,新飛的潛在價值,遠遠不止4,55個億;

3、所謂“董明珠不要的新飛電器,康佳為何要”其實是個偽命題,因為“存在即合理,合適才是最好的”。

以上,個人一家之言,歡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討。

胡兄,一名商業、互聯網觀察者。


胡兄頻道

董明珠不要的新飛電器,康佳為何要用4.55億買下?其實這個問題從一開始就有些奇怪,好像隱含的命題是董明珠不要的就是不好的一樣。從董小姐的話裡確實可以看到其對新飛電器的不屑,但是其話語中對新飛的不認同更多體現在理念上。

來看新飛的落寞,新飛電器最大的失敗在於其並沒有利用其盈利來完善產品,而是過早的進行產業鏈的縱向延伸。新飛最昌盛的時候,可謂市場佔有,盈利極高,但由於對於自身在市場上影響力的過度自信,使其大肆引進投資,同時不關注控制權,最終因控制權和公司戰略的原因,使得一方面,主營產品冰箱長時間缺乏進步,另一方面,在其他領域的投資也收效甚微。

俗話說,一招鮮吃遍天,對於主營業務,任何公司都不能放鬆,格力靠把空調做好後才開始進軍其他領域,小米靠把手機做好後才開始慢慢著手互聯網。對支柱產品的任何放鬆都是對公司的打擊。因此對於格力來說,自身以具備新飛所有的技術以及市場知名度,加上自身產業鏈條和產品佈局的成型,確實從新飛中收益有限,而反觀康佳則不同,一家電視起家的公司,收購新飛可完善自己在其他領域的不足,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在對新飛的購買中更多的是一種技術尋求和市場尋求動機,而格力在些方面並不需要,因此康佳撿差之說並不成立,只是相較格力,康佳更需要新飛!


盤和林看經濟

董明珠也不是神,她認為的草說不定是塊寶,新飛作為老品牌還是有群眾基礎的,只是經營出現了一些問題。康佳願意買下它想必有自己的考量。倒是有點像微軟收購諾基亞。這是一場豪賭,誰的眼光更獨到,有待時間檢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