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男子吃飯時咬了舌頭沒在意,一月之後竟就變成了癌!

吃東西時不小心咬到舌頭,很多人都經歷過,老一輩人告訴我們,這是“想吃肉了"!

杭州65歲的張大伯吃飯時咬到了舌頭,當時沒放在心上,一個多月後卻被確診為舌癌,真是萬萬沒想到!

咬了舌頭老不好,確診之後嚇一跳!

讓他意外的是,吃了十多天消炎藥,舌頭上的潰瘍不但沒好轉,還越來越大,越來越痛了。家人有些擔心,帶他做了進一步檢查,結果提示:左舌緣高分化鱗狀細胞癌。

診斷明確後,一家人慌了神!

張大伯左側臉頰是腫的,一張嘴就能看到一個菜花樣腫物,周圍通紅,中間伴有白點,一碰就痛,這就是舌癌典型的症狀!醫生給他做了舌癌擴大切除術+頸部淋巴清掃術+胸鎖乳突肌皮瓣轉移修復舌組織缺損。手術中他失去了1/3的舌頭,為了讓他在術後不會喪失語言功能,醫生又將頸部的一塊組織接在了他的舌頭上,給舌頭打了個“補丁”。

經過分析,高啟龍博士認為,咬到舌頭只是張大伯患舌癌的起因。生活中大部分人不小心咬到舌頭,哪怕是出了點血,一般都會自愈,不會有大問題。不巧的是,張大伯有喝酒的嗜好。即使是在舌頭被咬破後,酒也沒有斷過,並且他的口腔衛生狀況不佳,這些因素影響了口腔潰瘍的癒合。

張大伯從咬到舌頭引發潰瘍,到確診為舌癌,前後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幸虧他患的是外生型舌癌,一般來說這樣的腫瘤大都分化程度較高,惡性程度較低,術後大都預後不錯。

舌癌往往由“小病”口腔潰瘍引起

舌癌是口腔癌的一種,在我國的發病率雖然位居第12位,只佔全部腫瘤的8.2%,但這些年有上升的趨勢,而且它是一種典型的“重男輕女"的腫瘤,男女發病比例為2∶1。菸酒、辛辣的、過燙的食物對口腔黏膜的刺激,會導致口腔黏膜發生變異,從而增加患癌的風險!

舌癌的發病與不良生活習慣和衛生有關,專找這些人:

1、吸菸、喝酒的人

吸菸是多個癌症發病的罪魁禍首。目前,全世界發現的三分之一以上的癌症和吸菸都有關。菸草刺激對舌癌的發生功不可沒,吸菸時間越長,數量越多,招惹上舌癌的可能性就越大。

長期飲用烈性酒的人群,比不飲酒的人發生口腔癌的機會多15倍,酒精可作為致癌物的溶劑,促使致癌物進入舌黏膜而發生癌症。

2、牙齒不好的人

很多舌癌患者都有一口“爛牙”。有些牙根壞了不及時修補,牙齒邊緣非常銳利,加上長年累月的食物腐蝕造成口腔環境衛生差,舌邊緣區域的爛牙對舌黏膜長期刺激和慢性損傷,是舌癌發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另外,裝有義齒或打舌釘的人,口腔和舌部長期處於異物刺激的環境中,也有風險。舌癌可以發生在舌的任何部位,尤其是在舌邊緣、舌尖、舌背部更常見,這些位置都是非常容易受到牙齒的摩擦。長期的創傷刺激有可能成為舌癌的誘因。

3、嚼檳榔的人

在喜食檳榔的地區患舌癌的人較多。長期嚼檳郎,牙齒磨損嚴重;檳榔汁跟石灰混在一起,容易形成牙結石;檳榔纖維粗硬,還可能會刺傷牙齦或堵塞牙縫,造成牙齦的壓迫而發炎。因此,經常嚼檳榔也是誘發舌癌的另一個原因。

4、口腔衛生狀況不佳者

口腔衛生不良、慢性炎性刺激以及機械性損傷等,大量的食物殘渣在口腔內腐敗滋生病菌也是一個原因。舌體部炎症、潰瘍或硬結、黏膜白斑等良性疾病若長期不治癒,也存在癌變風險。

5、常吃燙、辣的人

經常吃燙食的人口腔黏膜容易過度角化,引起細胞變性,埋下舌癌的隱患。火鍋、麻辣燙等是刺激性很強的東西,辣椒會對舌產生化學刺激,而溫度很高的食物對舌會有物理刺激,都容易造成口腔黏膜輕度灼傷。口味重對舌的影響很大,如果已有潰瘍,再用這類食物刺激破潰的地方,會造成反覆損傷,增加癌變的概率。

若口腔有破潰處,不宜食用菠蘿、山楂等刺激性食物,也不宜食用過於堅硬的食物,以免劃破口腔組織。

如果以上因素長期刺激,會令口腔黏膜潰爛加劇,難以癒合,最後就會引發舌癌。特別是在同一部位出現潰瘍長期不愈、伴有疼痛的症狀,以及舌部原有的白斑病損發生潰瘍的患者,都要警惕舌癌的可能。

想遠離舌癌要改掉不良生活習慣

預防舌癌除了要避免長期大量抽菸、喝酒,注意口腔衛生,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外,每年堅持做口腔檢查也很重要,這有助於早期發現。

恐怖!男子吃飯時咬了舌頭沒在意,一月之後竟就變成了癌!

出現以下三種情況,高啟龍博士建議您及時處理:

1、尖銳的牙冠、殘根牙要及時修補,以免口腔黏膜被劃傷;

2、口腔潰瘍持續兩週以上未見好轉,或疼痛加劇;

時刻預防,不遭口腔潰瘍的罪:

1、注意口腔衛生

注意口腔衛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可以大大降低患上舌癌的可能性。

2、避免口腔黏膜受損

口腔黏膜一旦受損很容易導致口腔潰瘍的發生。同時,還要避免吃過於辛辣刺激的食物。

3、良好的生活作息

戒除菸酒並加強體育鍛煉,多吃富含維生素和有防癌、抗癌作用的新鮮蔬果,對預防癌症的產生也很重要。

舌癌的發病率正在逐年上升

舌癌是最常見的口腔癌。多數為鱗狀細胞癌,特別是在舌前2/3部位,腺癌比較少見,多位於舌根部。男性多於女性,尤以40歲以上的中老年較為高發。但高啟龍博士發現,近年來有女性增多及發病年齡更年青化的趨勢。

舌癌多發生於舌緣,其次為舌尖、舌背及舌根等處。有時發生說話、進食及吞嚥困難。舌癌早期可表現為潰瘍型、外生型與浸潤型3種類型。外生型可來自乳頭狀瘤惡變,一般舌運動障礙不明顯,較少自發痛;潰瘍型及浸潤型癌較常見,惡性程度較高,生長快,浸潤性較強,常波及舌肌,伴有自發性疼痛和舌運動受限。

舌頭是口腔裡運動最頻繁,供血最豐富的器官,所以舌癌晚期不僅會浸潤口腔,固定全舌,還會轉移到淋巴結、肺、骨骼,且轉移率高達40%左右。其中,淋巴結轉移可高達60-80%。

要想遠離舌癌,就要戒除不良生活習慣,在注意預防的同時,多吃營養豐富、較為清淡的食物,保持良好心態。老高希望大家都保護好自己的口腔,遠離舌癌這種可怕的惡性腫瘤。

專家簡介:

恐怖!男子吃飯時咬了舌頭沒在意,一月之後竟就變成了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