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市6月行情疲態收尾,周期性虧損「大局」已經展開

今年第26周,上半年我國豬市跌宕起伏的大戲終於在弱勢震盪行情中落下帷幕。上半年最後一週內,國內豬市行情呈現出漲跌兩難的格局。截止至2018年第26周,毛豬出欄均價為11.45元/公斤,較第25周下跌1.3%。豬糧比為6.25:1。另根據國家生豬市場監控顯示,第25,我國生豬市場(交易)價格指數為79.06,周比下降0.25%;生豬平均成交價為11.481元/公斤。

2、上半年我國豬市開啟“冰熊之旅”,養殖效益連續虧損已3月

今年上半年至今,我國生豬養殖業經歷了超級盈利週期的末尾行情,並於一季度後期開始結束34個月的盈利期後正式進入熊市大週期。截止至6月末,我國生豬養殖業已經連續三個月出現虧損,其中4月~5月上旬時的虧損幅度高達200~300元/頭。進入5月下旬後,受標豬供應減少影響,豬價出現一輪強勢反彈,但市場供應過剩的局面還沒有根本好轉,所以豬價的反彈高度仍然較為有限。如表:

3、夏季豬價走勢仍存在分歧,虧損大週期行情軌跡不改

對於夏季豬價的走勢,目前市場存在一定分歧。券商認為,入夏之後高溫導致生豬生長速度放緩,出欄時間有所延長,因此其對夏季豬價持樂觀看法,往年夏季豬價走強仍是大概率事件。市場認為,儘管夏季豬源供應減少,但終端的肉品消費減少,肉品市場依然處於供大於求的格局中,豬價即使上漲,空間也十分有限,豬價震盪運行是大概率事件。此外,入夏之後,存欄豬隻對豬料消費仍是一大利空因素。溫度越高,豬的飼料轉化率越高,採食量越小,經濟效益越差,加之今年以來生豬養殖效益已經處於虧損階段,豬料消費我們持保守看法。

綜上所述,進入下半年後,我們認為在規模效應持續釋放、豬源供應季節性增多、肉品消費結構改變、豬肉進口數量居高不下等因素影響,我國生豬養殖業還將維持一個弱勢大基調,即使在弱勢大行情中豬價有望出現反彈,但這僅僅是反彈行情,目前豬市還不具備反轉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