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佐斯、馬雲、劉強東和王興等大佬當年立下的願景,你還記得嗎?

1,亞馬遜貝佐斯:一切圍繞長期價值

貝佐斯、馬雲、劉強東和王興等大佬當年立下的願景,你還記得嗎?

1997年,亞馬遜還是一家虧損連年的網上書店,貝索斯為擴大營運規模,必須募集更多資金,投入技術開發。但當時電商才剛萌芽,尚未獲利的公司上市更是少見,亞馬遜並未獲得多數投資人青睞。

不過,即便不被看好,貝佐斯仍以“一切圍繞長期價值”作為股東信標題,清楚地告訴投資人:

“今天,電子商務為顧客省下了寶貴的時間和金錢;明天,透過訂製化的服務,電子商務會加速探索的過程。亞馬遜透過網絡為顧客創造真正的價值,並且希望在已經建立且完善的市場中創造出一個歷久不衰的品牌。”

為達成上述願景,亞馬遜不計虧損金額,持續增加商品品類、擴大服務範圍,專注成為長期市場領導者,而非看重短期盈利能力或市場反應。“我不敢說這些都是正確的投資觀,但這就是我們。”貝佐斯在股東信中特別強調。

現在,亞馬遜早已從當年的網上書店,轉變成大型綜合電商平臺,甚至佈局雲端、人工智能領域;貝索斯更被《經濟學人》譽為繼蘋果創始人喬布斯(Steve Jobs)後的“科技先知”,以及“最被低估野心的創業家”。

雅虎、eBay等和亞馬遜差不多時間成立的互聯網公司,現在幾乎已退出商業中心,為何只有亞馬遜獨活而且越發強大?

這背後,不得不提的是貝佐斯固執的性格。他曾表示,“在亞馬遜,我們喜歡做五到七年的事情。我們願意播種,然後讓它們慢慢長大-非常地固執。我們的座右銘是“固執的願景,靈活的細節”。”

正因為固執,貝佐斯幾乎從未偏離亞馬遜上市時確立的原則:顧客至上。他堅信,把顧客擺在第一位才能為公司帶來價值,因此他從不吝惜長期投資,只為開創更創新的產品與服務,才造就亞馬遜今日地位。

“如果你在做的事情需要3年的時間,那你必定和一大堆人在競爭。但如果你願意投資7年的時間,那你的競爭對手只剩下一小撮,因為很少公司願意這樣做。僅僅是把你的時間拉長,你就能夠做一些別人沒辦法做到的事情。”貝佐斯說。

2,阿里巴巴馬雲: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貝佐斯、馬雲、劉強東和王興等大佬當年立下的願景,你還記得嗎?

他稱,阿里巴巴成立以來就堅守“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使命,幫助中小企業解決生存、成長和發展的問題。

“我們與成千上萬的小企業一起,靠理想,靠努力,靠市場成就了更好的自己”他說,“未來我們將一如既往與客戶共同努力,成為一家生存102年,也就是橫跨三個世紀的公司。”

在這封信中,馬雲強調了生態系統這個概念。“阿里巴巴的使命決定了公司不會成為一家商業帝國。”馬雲稱,阿里巴巴將打造一個協同、繁榮的生態系,服務小微企業與消費者,用以保障生態系的蓬勃發展,“我們取得成功的唯一方法是讓我們的客戶,我們的合作伙伴成功。”

同時,馬雲在這封信中向投資者闡明瞭阿里的價值觀——“顧客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他提醒投資者,阿里巴巴上市後將繼續堅持這樣的價值理念,因為,唯有把顧客放在第一位,才能替公司創造長遠的價值,股東也才能獲得利益,而要讓顧客滿意,還必須先讓員工滿意,“沒有滿意的員工隊伍就不可能有滿意的客戶,沒有滿意的客戶絕對不可能有滿意的股東。”

馬雲有著強烈不服輸的性格。他從50萬創業資金開始,一路帶領阿里巴巴成為今天市值逾4600億美元的巨無霸。

2016年,馬雲又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他認為,“純電商時代很快會結束。未來10年、20年,沒有電子商務一說,只有‘新零售’一說。”

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0多萬億元,在阿里看來,與其盯著線上的電商部分,不如看看急需擁抱互聯網、急需數據化的線下,幫助他們發展,做更大的生意。

那之後,阿里的新零售戰車便從電商開進線下零售,展開一系列投資收購,在線上線下融合佈局中東突西進,同時在物流、金融、雲計算等維度上快馬加鞭地佈局。如今的阿里新零售已經是一個超級生態,堪稱中國互聯網的半壁江山。

3,京東劉強東:為社會創造價值

貝佐斯、馬雲、劉強東和王興等大佬當年立下的願景,你還記得嗎?

回顧過去十年創業路,劉強東當時認為,京東做對了三件事:堅守著“正品行貨,不賣假貨”的底線,重新塑造了中國電子商務的“信任”;重金打造遍佈全國的倉配體系,重新定義了中國電子商務的“體驗”;不斷投入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建設,重新詮釋了中國電子商務的“價值”。

未來京東還要做對幾件事——首先是堅定國際化戰略,把京東做成一家讓世界尊敬的流通企業;另外,要打造更加多元的電商生態,通過佈局B2C、C2C、金融等不同業務板塊,整個京東集團將完成對消費者需求的全面滿足,同時公平、公正地幫助創業者和中小企業成長。劉強東還強調了技術驅動,要成為領導型的技術驅動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提升社會商業文明。

2018年6月,劉強東正式宣佈“國際化戰略的全面啟航”,已在東南亞地區尤其是泰國通過資本和商業合作迅速開疆拓土。在國際化方面,劉強東的目標是“未來10年內一半營收來自海外”。

劉強東已經不止一次在公開演講中強調京東對技術驅動的重視,他稱,一輩子只做兩件事:一件是以物流為載體的供應鏈業務,二是技術。在劉強東看來,它們都有一個特點,就是需要10年、20年的時間,需要1000億甚至幾千億的投資才能做成;而一旦做成,他們不僅是一個企業具備核心競爭力問題,而且能夠為社會和行業創造巨大的社會價值。尤其在人工智能方面,京東自2017年便陸續引進AI高端人才,積極佈局無人機、無人倉儲等AI領域。

劉強東出身於江蘇宿遷,他自稱當年是“從農村走出來的普通大學生”創業,但他說,自己“始終有一個夢想,就是做一家對社會有貢獻,為社會創造價值的偉大企業,即便在創業最艱難的時刻,我也從未有過懷疑和動搖。”

未來十年,京東的對手不僅有亞馬遜、阿里巴巴,還可能有拼多多或者其它逆襲的巨頭。京東如何在新格局下持續佔有一席之地,持續創造社會價值,需要時間給出答案。

4,美團點評王興: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

貝佐斯、馬雲、劉強東和王興等大佬當年立下的願景,你還記得嗎?

提到電商巨頭,近期剛剛遞交招股書的中國第一大O2O平臺——美團點評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按照王興的說法,美團點評的未來是“Amazon for service”,即美團點評對標的是生活服務版的亞馬遜,要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生活服務;而美團也是阿里最為忌憚的小巨頭。

6月25日,美團點評(合併後稱新美大)正式向香港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書,計劃籌資60億美元,有望成為今年全球規模第二大的IPO案,僅次於7月9日即將上市的小米。

美團成立8年,上一輪融資估值已達300億美元,成為全球排名第四的獨角獸公司,媒體稱,美團目標估值600億美元。

雖然王興沒有發表致股東信,但他在美團招股書中表達了類似的意思,美團稱,其存在的使命就是“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我們相信科技將使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自公司成立以來,我們親歷了科技不斷改善人們的日常生活,改善商家的日常生活。一切才剛剛開始。在用科技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道路上,我們既往不戀,縱情向前。”

“既往不戀,縱情向前”八個字,反映的是王興不怯戰的企圖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