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0萬人因它死亡!世衛:全球停用!5招讓娃遠離

每年50萬人因它死亡!世衛:全球停用!5招讓娃遠離

說起“反式脂肪”,想必寶爸媽對它也並不陌生。

就在上個月,世界衛生組織發佈了一項名為“取代”的行動指導方案,呼籲各國5年內“告別”食品中的人造反式脂肪

每年50萬人因它死亡!世衛:全球停用!5招讓娃遠離

那麼,反式脂肪究竟是什麼?反式脂肪對人體有哪些危害?如何控制反式脂肪攝入量?今天,跟著科長一起來看看吧。

被世衛組織拉黑了的反式脂肪

Trans Fat

牛羊肉、牛奶和奶製品中存在少量的天然反式脂肪,由於含量較少,不會對健康產生危害。

人造反式脂肪的主要來源是氫化處理的植物油,這種油具有耐高溫、增加酥脆口感、易於長期存放、成本較低等優點。

烘焙食品、油炸食品在加工過程中會用到氫化植物油,因此,所含的反式脂肪可能比較高

每年50萬人因它死亡!世衛:全球停用!5招讓娃遠離

反式脂肪攝入過多,危害不淺!

Trans Fat

據世衛組織估計,每年有50多萬人因攝入反式脂肪而死於心血管病

兒童對脂肪的代謝能力差,長時間吃高脂肪、高油的食物,很可能造成兒童期發生高血壓、糖尿病 、膽結石等疾病。

因此,反式脂肪是不利於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對各年齡人群毫無益處,攝入越少越好

反式脂肪口感雖好,兒童慎食!

Trans Fat

反式脂肪對健康的危害是長期積累的結果,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識別反式脂肪呢?

學會5招,遠離反式脂肪

購物前認清食品標籤,儘量選擇不含或含少量反式脂肪的食物。

① 學會看配料表

反式脂肪的代名詞有很多,在薯條、威化餅乾、奶油蛋糕、蛋黃派、餅乾等加工食品的配料表中,可能會有:

植物奶油、

植物黃油、

人造奶油、

人造黃油、

起酥油、

植脂末、

植物奶精、

代可可脂、

氫化植物油

當出現以上字樣時,要提高警惕了,因為這意味著食品在生產過程中,用到了氫化植物油,最好不要買

,比如:

某品牌餅乾含兩種氫化植物油

每年50萬人因它死亡!世衛:全球停用!5招讓娃遠離

由於各種配料是按照加入量遞減排列的,如果“反式脂肪+糖”在配料表靠前位置,說明含量較多,也不要買

那麼,那些完全看不到配料表的散裝食品呢?那就

更不能買,遠離“三無產品”。

“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購物時不僅要看配料,還要看成分。

② 看營養成分表

根據我國《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規定,食品標籤的營養成分表中,必須標示使用到的反式脂肪含量

因此,在營養成分表一列,我們會明顯地看到“反式脂肪”或“Trans Fat”這幾個字樣。

某進口品牌夾心餅乾含反式脂肪

每年50萬人因它死亡!世衛:全球停用!5招讓娃遠離

某進口品牌微波爐爆米花含反式脂肪

每年50萬人因它死亡!世衛:全球停用!5招讓娃遠離

那麼,那些宣稱“零反式脂肪”的食品呢?

某品牌薯片含“零反式脂肪”

每年50萬人因它死亡!世衛:全球停用!5招讓娃遠離

按照我國《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規定,反式脂肪含量≤0.3g/100g,可以標註為0。

這就說明了為什麼配料表上明明有反式脂肪成分,成分表卻標註了“0”,兩者並不矛盾,“零反式”不是真的為“0”,而是含量很低。

如果是在冷飲店、蛋糕房,無法確定配料使用的是

天然奶油或天然牛奶時,就不要購買。

③ 控制食用油攝入

雖然植物油裡的反式脂肪含量低,但我們的飲食習慣多食用植物油。

而過多的脂肪容易造成小寶寶消化吸收不良引起腹瀉,因此在輔食中建議控制油量。

6~12個月寶寶:每日推薦量是5~10g油;

1~2歲寶寶:每日推薦是10~15g油;

2~3歲寶寶:每日推薦是15~20g油;

4歲以上:每日推薦量是20~25g油。

④ 遠離高溫油炸

食用油在高溫下容易產生反式脂肪,且加熱時間越長,產生的反式脂肪就越多。

在家烹飪時,建議少用煎、炸,不要等到有油煙才下鍋;

外出就餐時,最好

少選油炸食物,如炸薯條、炸雞塊、爆米花等快餐食品。

⑤ 食物多樣化

能使用蔬菜、水果這類天然食材,就儘量別選加工食品,不可在同一天少量多次的食用含反式脂肪的食物,以免疊加超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