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爲何職業還迷茫?

很多人都30歲了,所謂而立之年,但是對自己的職業發展,還是很迷茫。

今天我們通過如下這個實際例子,從真人真事出發,告訴你事業突破之法。

三十而立,為何職業還迷茫?

【實例】

首先,我自我介紹下。

2012年大學畢業(本科學的歷史學,自我感覺不太喜歡安定的工作)。畢業前簽約國內某知名BEER公司,並且是管培生。剛進入快消這個行業的時候,當時工作地點在珠三角的一個小鄉鎮,整天打交道就是些小店老闆、飯店老闆。感覺也沒有什麼前途,但是一直也在堅持著。後因為業績還可以,先是業務員,後專員再到區域銷售經理。自我感覺還是挺喜歡銷售這個行業的,特別是自己的一些營銷理念得到別人的認同後,以及帶領團隊取得不錯的銷售業績後,那份成就感還不錯。

2017年的3月份,因為自身原因(工作的這幾年期間一直還是單身),同時我本身是回族,考慮到以後的安家和生活習慣問題,毅然決定從廣東回到山東老家這邊,並以後考慮在濟南安家。

回到山東後,因為對於當地市場的不熟悉,進入快消的管理層是相當困難的。同時考慮近期內會結婚,對外駐省會以外的城市的工作,基本上都沒有考慮過。後來,我進入一家做播放器的廠家做渠道經理,但工作的內容也屬於最基層的銷售工作,待遇也相當於以前的一半不到。同時,感覺做播放器這行的市場前景不大,所以現在經常在問自己是堅持還是轉別的行業,也不知道方向在哪!

前幾天朋友介紹了一個較大的手機國包商,別人對我的工作經歷較為感興趣確定要我,但我還是以工作比較忙需要外駐也沒有去。

現在工作收入的落差,讓我經常想以前的時候,但讓我再從頭做起的話,心想還不如換一個更有前途點的行業。

另外補充點信息:自己的英語還比較好,我對象是國內知名培訓機構的英語老師,她也比較忙。不想駐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照顧她;同時我還想讀下MBA給自己的學歷加點分。基於現在的情況我有必要再讀MBA嗎?!

三十而立,為何職業還迷茫?

【解藥】

銷售中,至少有一半的工作是不需要出去甚至不要出差的銷售,駐外的更是佔到銷售的很小一部分。

你雖然做銷售至今,實際上做的是最低端、最苦、最累的銷售,好在你堅持了下來。不過,在有了時間、經驗和人脈的積累,且上升到半管理狀態之時,薪水也不錯了,你卻急流勇退。換句話說,你在資本和資歷不可移植的時候,就過早結束了職業上升期。

所以,你想換行或者去另外一個城市另外一個公司的不同產品上,再去取得以前的職位和待遇,可能性微乎其微。道理很簡單,成功不可複製,哪怕是自己過去的成功。除非你將之前的奮鬥在濟南重來一次,但你不願意了,因為時間成本太高。

實際上你的問題,也是有方法可解的。這裡的方法,就是去大公司特別是做設備的技術含量高的公司,比方說大型機床公司、起重機公司、汽車整車和零部件公司、大型原材料公司,比方說鋼鐵、石油、天然氣等等這些行業的公司。去做什麼呢?做一般的銷售員,他們的銷售員叫做

客戶經理,資深的叫做大客戶經理(KA,Key Account Manager),職位地位和薪水實際上在市場上都不低於甚至高於你之前快消行業的區域經理。這中間一旦職位取得後,好好做個半年就開始在職學習MBA,以後學位到手你的行業經驗也豐富了還可以跳槽,薪水和職位都能再次增長

三十而立,為何職業還迷茫?

所以,給你的建議不是要跳出銷售,而是做另外一種銷售,這是一種

基本沒有提成不用常駐外地偶爾出一次差但是高薪的職業道路。當然,繼續往高薪和高職位發展的話,還需要高學歷,情商也要高。這種銷售對於你的年齡以及顧家的特殊情況,應該是最適合不過了。

這種工作,內資較難進,這麼好的職位當然是內定不會真外招,除非關係。外資合資企業,稍微好一點,但也需要掌握找工作的流程和技巧,花個半年以上的時間去不斷找尋才能成功,當然也可以碰碰運氣說不定剛好趕上這種職位出來。如果你想短期比方說一兩個月內就業,那找這種職位就只能靠運氣了。

三十而立並不是職業迷茫,而是要找準自己的方向。希望我們所有換了城市的區域經理,都學習下這種循序漸進的職業思路,包括一般銷售到KA的轉變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