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法國總統馬克龍任命新的駐敘利亞大使,這是在釋放什麼信號?

四重晝

敘利亞的局勢發展已經把和平談判推上了議式日程,這是所有參與方的基本共識。就連巴沙爾也不得不拿起了和談武器,只不過巴沙爾的和談是讓對方投降,而其它各方是建立和平憲法政府。正因為如此,俄羅斯從來不主張把巴沙爾認為的"恐怖分子"徹底消滅,而是採取放下重武器集中到某一地區,有人認為這是便於將來集中殲滅,但只要我們仔細地分析一下,便會發現事情並不那麼簡單。放走的武裝分子,大部分集中到了土耳其勢力範圍,這無形中給土耳其輸送了武裝力量,而讓俄羅斯為了巴沙爾政府與土耳其交戰,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不但如此,讓俄羅斯與美國開戰同樣是異想天開的事,只有巴沙爾和伊朗才企圖把俄羅斯拴在戰車上,為解放敘利亞或徹底消滅"恐怖分子而戰鬥到底。俄羅斯事實上已經主導了敘利亞局勢,建立一個親俄羅斯政府已經毫無問題,這完全可以保證俄羅斯在敘利亞已經到手的基本利益,還有多少動力和理由繼續戰下去?

在如此優越的條件下結束敘利亞戰爭,對俄羅斯有百利而無一害,不但沉重的戰爭費用可以省下來,而且避免打下去徹底拖垮衰退的國內經濟。同時,這符合普京連任總統後的施政方針,把主要任務轉移到國內經濟建設上來。俄羅斯不想繼續在敘利亞打下去是普京連任總統之前就有的打算,而且一直在為和平談判做努力和鋪墊,只是條件沒有現在這樣成熟而已。反觀美國,特朗普對敘利亞已經投入的9萬億美元一直耿耿於懷,要繼續投下去,絕對是從來不做賠本買賣的特朗普無法容忍的,而且要完全在敘利亞搬倒俄羅斯,還不知道要廢幾牛幾虎之力,肯怕特朗普連做夢也再惦記如何從敘利亞撤軍。習慣於一意孤行的特朗普,迫不及待地想從敘利亞撤軍,俄羅斯當然看在眼裡,反過來商人特朗普的敏銳和第六感也早已窺探到了普京的心理,二人惺惺相惜情投意合暗通款曲,此時不合作一把更等何時。雖然美俄根本性扭轉關係還有障礙,也無立馬就會哥倆好的可能,但這並不防礙在某些事上達成共識和採取一致行動。俄羅斯不想打,美國想盡快撤,是雙方的共嬴目標,而要想完成這個心願,唯一的道路是和平談判。

法國在敘利亞駐軍和任命新大使,就是為了和談而佈局的。這時候,由法國出面參與談判要比美國直接出面方便了許多,一旦陷入僵局,美國還可以局中調停。而且美國參與和談也不能代替俄羅斯的主導作用,多丟人。這也是談判的技巧和技術性處理,用法國去談就要比用英國去談妥當許多,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英國去談,不但氣氛尷尬,而且很可能由於情緒原因使談判擱淺。美國也有類似的不便,所以英國才成了最佳選手。當初法國軍隊進入敘利亞就是做為美國的緩衝力量,代替美國在一線硬碰硬的不便,尤其是與土耳其的直接對抗,而和談肯定不會離不開土耳其,不但如此,土耳其還是和談中的重要一方。雖然法國最終是代表美歐一方,但對法國未來參與敘利亞事務增添了不少份量,這對曾經的宗主國繼續影響敘利亞並和新政府相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因此法國當然樂享其成。


吉祥如意170587193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6月27日做出了一件驚人的事,他任命弗朗索瓦.瑟內姆為總統私人代表,法國駐敘利亞大使。

瑟內姆現年61歲,曾經擔任法國駐伊朗大使,法國對外安全總局情報主管,法國駐老撾大使。他是一位老道,精於和穆斯林什葉派打交道的外交官,他在情報部門也有非常豐富的經驗,甚至可以讓人猜測一下,這是一位披著外交官身份的“間諜”。

法國是敘利亞曾經的保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成為了敘利亞的保護國,在敘利亞,他們對阿拉維派,庫爾德人,阿拉伯遜尼派,黎巴嫩分而治之,刻意製造矛盾,殘酷鎮壓敘利亞人在二十年代發起的起義。在哈菲茲.阿薩德時代,法國和敘利亞關係還算不差。但在2011年敘利亞發生動亂後,法國和所有西方國家一樣反對巴沙爾.阿薩德。2012年,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關閉了法國駐大馬士革的使館,從此,法國實際上已經和敘利亞斷絕了外交關係。
(馬克龍和特朗普,宛如父子)


馬克龍和薩科齊,奧朗德的敘利亞政策沒有什麼差別。他追隨北約集團的利益,堅決要求阿薩德下臺,他支持敘利亞反對派,在2018年4月和英國,美國一道出動飛機轟炸了敘利亞政府軍,他是不可能改變對敘利亞政府的立場的。

在一個月前,法國要求收回曾授予巴沙爾的勳章,但巴沙爾總統表示,他對此不屑一顧,已經將勳章送回。

馬克龍在2018年3月假裝要“保護庫爾德的應得利益”,在愛麗捨宮接見了一堆敘利亞的庫爾德代表,然後就出兵敘利亞了。加上他有求於特朗普,在特朗普面前極力討好,他怎麼可能重新向敘利亞政府拋出橄欖枝呢?
(馬克龍總統)


從2014年開始,關於敘利亞的官方文件就由法國外交部直接處理。弗朗索瓦.瑟內姆頭上的這個駐敘利亞大使只是個象徵,有名無實。他即便和敘利亞打交道,也是和反對派打交道。

法國外交部已經明確表示,法國不會重新在大馬士革設立駐敘利亞大使館,法國是絕對不可能和敘利亞政府重修於好的。畢竟,馬克龍是披著羊皮的狼,不會無緣無故的送來善意的禮包。
(敘利亞激戰一角)

法國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是為了展示他們在中東的影響力,也是為了討好美國,維持北約大家庭的顏面。除非最後所有反對派武裝被打敗,否則法國是絕不會承認這個結果的。


朱興子

這顯然是法國政府進一步準備發展與巴沙爾政權關係的鮮明信號!

眾所周知的是,法國政府當年是率先向利比亞的卡扎菲政權發動了攻擊,而且在隨後的對敘利亞軍事打擊準備中,法國的戰機一度“飛臨敘利亞上空”,直至最後一刻才被叫停,因為美國與英國都不想捲入又一箇中東國家的戰爭中去。總之,在薩科奇時代,法國是美國北約“最迫切與主動的打手”。然而,積極主動卻沒有為法國換來更多的國家利益與國際社會地位的提高,恰恰相當,利比亞在後卡扎菲時代的混亂與戰爭,以及由此導致的歐洲難民潮讓法國政治層與民眾深深感受到中東北非戰亂,法國就得跟著吃藥的痛楚。因此,當美國再三鼓動法國先站出來打擊敘利亞的時候,法國開始調整策略,甚至連薩科奇執政的後期也開始調整對敘利亞的政策。

敘利亞和法國其實曾經有一段“蜜月期”:2008年,敘利亞和法國的關係開始回暖,巴沙爾對法國進行有標誌性意義的訪問。此次訪問後,敘利亞被法國重新帶回了世界舞臺。此前,由於國際社會懷疑敘利亞參與暗殺黎巴嫩前總理哈里里,敘政府曾受到質疑。同年,巴沙爾、穆巴拉克等中東國家的領導人在巴黎共同參加了法國國慶日的慶祝活動,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出席了活動。在2008年和2009年,薩科齊兩次訪問敘利亞,薩科齊當時表示,大馬士革對解決中東問題的貢獻無人能取代。巴沙爾也強調法國在中東的作用。2010年,薩科齊和布魯尼更是在愛麗捨宮宴請來訪的巴沙爾夫婦。

2012年3月,敘利亞國內安全形勢惡化,法國關閉駐敘利亞大使館。法國在敘利亞領事保護等事務現由羅馬尼亞駐敘利亞大使館代理。今年4月,法國政府傳出要撤銷巴沙爾的榮譽軍團勳章。敘利亞政府隨後宣佈,巴沙爾打算退還法國政府這一勳章。榮譽軍團勳章由拿破崙於1802年設立,是法國政府頒授的最高榮譽勳章。2001年,時任法國總統雅克·希拉剋授予敘利亞總統巴沙爾榮譽軍團勳章。


鮮為外人所知的是,在戰爭的按鈕被按下後不久,法國就開始與巴沙爾政權秘密交往。2013年年初,法國國家情報局就秘密派出高級官員潛入大馬士革,與巴沙爾政權接洽,談論恢復兩國外交關係,以及重開法國在大馬士革大使館的重要事宜。緊接著,法國開始派出特工與特戰隊員與大馬士革交換伊斯蘭國武裝和其它恐怖極端組織及其人員的情報;最後乾脆派出特戰隊幫助敘利亞政府軍訓練反恐怖與打擊極端勢力的戰術戰法。

法國之所以如此搶在他國之前調整與巴沙爾政權的關係,因為法國畢竟在歷史上是敘利亞的宗主國,法國對敘利亞有歷史情懷。特別是當伊斯蘭國武裝興起之後,法國深深感受到極端恐怖主義對全球的威脅,而敘利亞保持國土完整,以及世俗化程度高的巴沙爾政權對全球反恐怖的重要性。


邱永崢

這個信號其實很明確,法國想重新與敘利亞政府打交道。

法國雖然關閉了敘利亞大使館,但從來沒有正式宣佈與敘利亞斷交。隔了幾年後,任命新的駐敘利亞大使,主要是為了與誰打交道呢?當然不可能主要是為了與敘利亞反對派接觸了。反對派武裝節節敗退已經是一個現實,法國任命新的駐敘大使,無非只是在回應這個現實。

馬上俄美首腦會晤會於7月16日與芬蘭赫爾辛基舉行,按照此前各方透露的消息,在敘利亞問題上俄美很可能達成一定程度的妥協。而法國不想被忽視,一直想擠進來成為敘利亞問題的玩家,畢竟法國曾經是敘利亞的宗主國,也曾經一度與巴沙爾政府關係十分良好。

所以,我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

巴黎現在準備開始與大馬士革打交道了!

建章看世界

法國這是在搶熱點,上頭條,其實並沒有什麼信號釋放,馬克龍吃飽沒事幹為了顯示一下存在感,故意沒事找事,浪費世界媒體的版面。

大家看看馬克龍幹了什麼,任命一個新的敘利亞大使,並不重新設立駐敘利亞大使館(法國在敘利亞大使館已經關閉了)。你們通過這裡就知道了,任命敘利亞大使,但不在敘利亞境內辦公,僅作為馬克龍的私人代表,那怕這位新大使在敘利亞反對派和庫爾德人境內辦公都有點意義,問題是連敘利亞都不去。

有意思的是這位新任命的大使曾經做過法國情報部門的總管,馬克龍現在光明正大的任命他,無非是告訴大家,這位大使負責收集敘利亞相關的信息,和敘利亞相關人員溝通,幫助他處理敘利亞的事務。

如果馬克龍這個任命有信息釋放的話,無非是想告訴敘利亞政府,你們可以暗中和新任命的法國駐敘利亞大使聯繫,想和法國溝通也行。

法國現在已經無路可走了,馬克龍誤判了敘利亞局勢的發展。原本他以後聯合美國、英國加上沙特土耳其等國家可以很快的推翻巴沙爾政權,然後扶持一個親法國的敘利亞政府。所以不計後果的和巴沙爾政權鬧翻,連榮譽勳章都收回,雙邊關係已經鬧的很僵,本來嘛,鬧僵就鬧僵法國也覺的沒什麼。

但是最近德國暗示法國把聯合國安理會這個席位讓出來,作為歐盟集體一起共享的席位,德國默克爾這個言論,讓法國進退不得。

在歐盟集體裡這個席位,讓是不可能的,不讓嘛法國在裡面遭倒眾人的嫌棄。最好的辦法就是退出歐盟。

然而法國要是退出歐盟的話,他就成了一個孤家寡人,那時候在五大常任理事國中,法國的處境就會變的更尷尬。

可以說德國的言論讓法國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機感,而特朗普也抓住機會慫恿法國脫離歐盟,並且用經濟作為利誘,承諾個法國簽署更好的雙邊貿易條約。

法國現在還真的是無路可走,他現在的情況是,要保留常任理事國這個席位就必須脫離歐盟,但是脫離歐盟之後自己又沒有足夠的力量維護這個席位。

其實馬克龍上臺後就一直推動法國和過去殖民地的聯繫,想讓法國再次崛起,所以一早就把目標放在了過去的殖民地上,包括突尼斯、利比亞和敘利亞這些國家。

法國積極的介入敘利亞內戰也是這個原因,可是由於德國這麼一鬧,讓馬克龍覺的時間不等人,這個新任命其實就是為了溝通敘利亞開闢的一條通過。法國這麼高調宣佈就是希望敘利亞主動通過這個渠道聯繫他。

所以說目前這個信息的作用就是搶熱點,上頭條。


一號風手

我的將軍啊!

狼煙風沙口,將軍少飲酒!

1946年法蘭西帶著一地雞毛撤離了敘利亞,沒有了米利特製度的民主政治,讓敘利亞陷入長期的民族對立和宗教分裂,法國人沒有想到自己非洲殖民統治有效經驗,竟然無法馴化阿拉伯人,自己把法國行政官員派到敘利亞的基層,把能幹的活都幹了,這些阿拉伯人還是不滿意。法國人絲毫沒有尊重他們的傳統,敘利亞是穆斯林教法國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教派,擁有歷史上的邊界,法國人則一股腦拋棄這些因素,按照西方現代政治理論進行行政規劃,激起了民族和宗教矛盾。



又過了幾十年,法國人又回來了,這一次是為了巴黎恐怖襲擊案件,敘利亞的阿薩德成了他們口中的罪魁禍首。法國人看到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奧巴馬,不願意讓自己名譽受損,於是主動承擔了曼季比的防衛抵抗土耳其人的進攻,北約內部也講究鬥爭中求團結,直到特朗普上臺,美國人確立了在中東的十字路口建一個庫爾斯坦目標。

敘利亞起義軍與法國交換戰俘


馬克龍與特朗普大口咀嚼著麥當勞漢堡,想著如何體面的退出敘利亞亂局,自從2011年列入敘利亞內亂,至今過了8個年頭,特朗普不想自己接下來的任期都在敘利亞問題中渡過,馬克龍為了歐盟團結也不希望敘利亞難民一直堵在歐盟門口。馬克龍想了一個主意,畢竟敘利亞與法國曾經有三十年的淵源,自己可以周旋一下,阿薩德與普京應該沒有理由拒絕吧!

看川普變臉,替國家經濟產檢!

土耳其總統制的第一任總統埃爾多安,志得意滿指揮土耳其軍隊追擊庫爾德人武裝,他的目標是維護土耳其領土完整和主權尊嚴,儘管法國人和美國人不依不饒的要求他剋制。想當年,奧斯曼帝國多麼的輝煌,沒想到英法美俄活生生的把他肢解了,如果不是國父凱末爾革命抵抗,那麼所謂的庫爾德斯坦將卡在土耳其和敘利亞及伊拉克中間,西方包藏禍心的殖民信仰一直沒有改變。



馬克龍把熟悉穆斯林世界的人派往敘利亞做大使,這是一種政治姿態,該回到談判桌上了,大家都已經累了,埃爾多安也一樣,大家現在的敵人只有一個就是發動貿易戰的特朗普。

狼煙風沙口還請將軍少飲酒

前方的路不好走我在家中來等候

可願柳下走滿頭楊花共白首

十兩相思二兩酒我才把愛說出口


唐俊龍55398571

法國政府發言人說了,不會重開駐敘利亞使館。據此,我敢肯定這個大使會關注敘利亞問題,但肯定不會去敘利亞。

今年上半年,美國拉攏法國一起幫助敘利亞北部的庫爾德人,法國欣然答應。這兩個月,法國不斷向敘利亞北部增兵。從曼比季到代爾祖爾都有法國特種兵的身影。這種情況下,敘利亞政府肯定也不歡迎這個大使的到來。

前大使履新 新大使赴任

法國對敘利亞的政策一貫都是很明確的,就是要求巴沙爾下臺。之前駐敘利亞的大使2012年就回法國了,現在馬上要去卡塔爾當大使了。他一走,就沒有人專門盯著敘利亞局勢了。所以馬克龍這一次任命大使,相當於找個人接班,繼續貫徹執行法國的政策。弗朗塞瓦目前是駐伊朗大使,之前在約旦、黎巴嫩都工作過,同時是情報機構的負責人,無疑十分了解敘利亞里裡外外的情況。接任這個職位再合適不過。

法國渴望深度介入敘利亞局勢

俄土伊現在是主導敘利亞局勢發展的主要力量,今年年初俄土伊已經擬定了一份敘利亞新憲法草案,其中並未要求巴沙爾下臺。敘利亞問題的解決已經有了眉目。但是美國、法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並不甘心。今年以來已經多次干預敘利亞局勢,甚至不惜發動空襲,試圖重新獲得敘利亞問題的話語權。

法國將干預制定新憲法

法國軍事幹預的策略的確有效。有消息稱,俄羅斯、伊朗、土耳其代表7月將在日內瓦與聯合國敘利亞問題特使德米斯圖拉就敘利亞憲法委員會的工作進行磋商,爭取獲得西方國家的支持,一舉解決敘利亞問題。但是在聯合國的地盤上,畢竟有美國、法國、英國在,俄土伊的分量就沒有那麼重了。法國肯定還會繼續堅持要求巴沙爾下臺,破壞俄土伊的努力。


莫聞初

法國總統馬克龍任命新的駐敘利亞大使,說明了法國中東外交新動向。

一、從強硬外交向務實外交過渡。

自2012年法國關閉駐敘利亞大使館以來,法國與敘利亞的關係一直非常糟糕。法國曾是敘利亞的宗主國,一直維持著較緊密的關係。自敘利動亂之後,法國一直是美國敘利亞政笨的堅定支持和維護者。包括前段的配合美國對敘利亞巡航導彈空襲。這次馬克龍重新任命新的駐敘大使,說明法國重新承認敘利亞政府是一個正常的主權國家,要知道法國政府之前的所有努力都是要“巴沙爾必須下臺!"

新大使的使命和“不會重設駐敘利亞大使館"的表述,只能表明法國的中東外交政策,更趨務實。

二、美法關係出現裂痕。

特朗普的系列退群和美國優先的貿易政策,讓馬克龍越來越失望。美法關係已存在不和諧因素。法國從自身利益考量,不得不重新定位中東策略。特朗普的獨立特行,不考慮照顧盟友利益的行為,已與盟友漸行漸遠。在這種情勢下,一味附和美國只會使自我利益受損。與敘利亞恢復正常外交,將會使外交渠道更通暢,表述交流更直接。與美國的關係只會有條件跟隨,而不會無原則贊同。

三、法國希望在敘利亞發揮更大作用。

法國希望在解決敘利亞問題中,直接與敘、俄、土、伊直接對話,最根本的是與敘利亞政府直接接觸對話,增加自已的話語權,而不是通過第三方轉述自身的訴求。

雖然法國重新任命了駐敘大使,但是法國支持敘反對派的立場不會有根本改變,只不過是改變了策略,把間接要挾變成直接要挾罷了!



老狼48440790

法國此舉就是想為即將發生鉅變的敘利亞局勢做好佈局!

1.法國曾經是北約急先鋒,在卡扎菲交了政治黑金後,時任總統薩科齊依然“翻臉”,直接對利比亞開打!畢竟,法國投資利比亞巨多,還沒有回本啊。

2.打敘利亞,法國剛開始動作頻頻,甚至想自己在敘利亞能夠“一手遮天”,但隨著內亂升級,法國卻背離了作為曾經宗主國的立場,直接選擇靜默,看著敘利亞滑向戰爭深淵,而因為難民潮,讓法國選擇遠離!

3.美國多次要求法國出兵敘利亞,但因為法國支持的特種兵營被俄敘聯軍消滅圍困東古塔,導致法國不敢造次!

4.現在法國突然任命駐敘利亞新大使,這是法國託付亞美尼亞打理法國在敘利亞事務後,又一個新舉動——法國準備外交加入,為俄羅斯主導的敘利亞談判做外事準備。

畢竟,敘利亞局勢走向,已經不可避免,無論美國如何反撲,敘利亞走向平穩是必然!

法國馬克龍此刻如此做,估計特朗普又在罵娘了!


英武

有個詞叫欲拒還迎,馬克龍任命新的駐敘利亞大使就有這個意思在裡面。這位剛放卸任的前法國駐伊朗大使有了一個新的職業:總統私人代表,法國駐敘利亞大使。


法國對敘利亞形勢存在誤判,在敘利亞政治進程將進一步推進的情況下進行投機

在敘利亞內戰爆發後,阿薩德政權一度岌岌可危。2012年3月,法國關閉駐敘利亞大使館以來一直未設駐敘利亞外交代表。而內戰打了八年後,阿薩德政權不僅活了過來,而且還收復了近70%的國土,穩住了陣腳,至少阿薩德政權目前是敘利亞唯一的合法政府。馬克龍任命了駐敘利亞大使,政府發言人卻同時又表示不會重開駐敘利亞大使館,那這個大使在法國上任嗎?現在敘利亞的大局已定:三分天下,阿薩德政權控制的地盤最大。

而解決敘利亞問題的阿斯塔納和談和日內瓦和談都將很快開始新一輪談判,涉及到憲法的修改等問題。法國在敘利亞既沒有出兵,也沒有自己的代理人武裝和地盤。支持反對派嗎,反對派潰不成軍,四分五裂,內訌不止已經沒有什談判的資本;支持庫爾德武裝嗎,那可是美國人的勢力範圍;和土耳其合作嗎,高傲的高盧雄雞可瞧不起埃爾多安那個鄉巴佬。那麼已經被邊緣化的法國靠什麼顯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呢,現在去和阿薩德政權談又拉不下面子。而瑟內的駐伊大使角色可以為私下談判搭建渠道,伊朗畢竟是對阿薩德政權有影響力的國家。馬克龍想釋放的就是一個投機信號:可以和我的大使私下談談,看看有沒有可以交換的利益,至少我有一個檯面上的人可以介入敘利亞的政治進程了。至於“不會重開駐敘利亞大使館”那是因為沒有談妥,談妥了就當此前放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