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服!参透《金瓶梅》“小收煞”秘密的竟是美国学者!

《金瓶梅》一百回,由“十个十回”构成,形成特殊的节奏律动。“十个十回”的说法看似寻常,却是一个极具数理意义的概念,它最早出现于美国著名学者蒲安迪的《中国叙事学》中:

中国古典小说的定型长度是一百回,在四大奇书成书的时代,它已成为文人小说形式的标准特征,“百”的数字暗示着各种潜在对称和数字图形意义,正好符合中国艺术美学追求二元平衡的倾向。……更为重要的是,明清文人小说家们又把惯用的“百回”的总轮廓划分为十个十回,形成一种特殊的节奏律动。《水浒传》、《西游记》和《金瓶梅》的早期版本,大致分为十卷,每卷十回。这个看来似乎出于偶然的版本学细节,其实暗蕴明清文人小说布局的一个重要秘密。我们一旦看破奇书文体由“十”乘“十”的叙述节奏组成一一即小说叙述的连续统一性被有节奏地划分为十个“十回”的单元一一全书的整体结构模型就了然在目了。

佩服!参透《金瓶梅》“小收煞”秘密的竟是美国学者!

关于《金瓶梅》“百回”结构的问题,前人多有论述,以张竹坡最为著名。所以,蒲安迪先生关于百回结构的论述所具有的开创意义并不大,但是他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十个十回”的观点却是一个极具数理意义的评点。

蒲安迪先生认为,《金瓶梅》等作品可以自然地分为“十个十回”,构成全书的框架结构,大概是与其早期版本的流传有关,因为它们的早期版本大多分为十卷,每卷十回,此说颇为中肯。

佩服!参透《金瓶梅》“小收煞”秘密的竟是美国学者!

但是我们再向前一步思考,为什么它们的早期版本都呈现出“十个十回”的特殊形式呢?笔者认为这是与“十”乃“数之极”、“天数毕于十”等观念分不开的。所以,对神秘数字“十”的崇拜大约就是《金瓶梅》等作品早期版本、结构框架自然地分为“十个十回”的原因。

《金瓶梅》“十个十回”构成了作品的总体框架,那么每一个十回就构成了作品的次结构。在每一个十回的次结构中,某些特定的回目往往具有特殊的功能。

佩服!参透《金瓶梅》“小收煞”秘密的竟是美国学者!

《金瓶梅》每一个十回的次结构中,第九、十回往往特别重要,是上一个十回的结果,或下一个十回的预言,是一个明确的小收煞。这个观点是蒲安迪先生提出的,他说:

“小说叙述的连续统一性也常被划分为很有节奏的10回一单元一一特别重要的或是具有预示意义的故事情节总是安插在每‘10回’的第9、第10回之间……每10回中的第9, 10回在布局结构中都具有特定的功能。”

但是他没有进一步说明这种安排的原因。

事实上,这种安排除了作品故事情节开展的需要之外,还应该与古人对“九”、“十”两个神秘数字的认识有关。《周易·系辞上》云:

佩服!参透《金瓶梅》“小收煞”秘密的竟是美国学者!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尚秉和注:“此天地数明大衍数之本也。一三五七九,天数;二四六八十,地数。五位谓奇偶之位。”

古人将一至十数按照奇偶分成两组,奇数为天数,偶数为地数。《京房易传》又将天数等同于阳数,地数等同于阴数。这样“九”和“十”两个数就分别成为阳数之极和阴数之极了。

与“十”一样,人们对数字“九”的崇拜也由来已久。《周易》中“九”代表阳受,被成为“老阳”,乃“阳数之极”。

佩服!参透《金瓶梅》“小收煞”秘密的竟是美国学者!

《易·文言传》:“乾元用九,乃见天。”《管子·五行》:“天道以九制。”注:“九,老阳之数。”《说文》曰:“九,阳之变也。”《广雅》云:“九,究也。”《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侯论》:“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刘师培先生说:“凡数之指其极者,皆得称之为九。”

“楚辞”中的“九”字更是多的惊人。而中国天坛每一圈所用的石料皆是“九”的倍数,说明在古人看来,天数之极“九”可以用来表达人类对上天的无限向往与崇敬。

而在《金瓶梅》中,每一个十回的第九、十回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大约也是与古人对这两个数字哲学含义的特别关注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讲,《金瓶梅》以第九、十回为重点实乃倚数结撰。

佩服!参透《金瓶梅》“小收煞”秘密的竟是美国学者!

小说第一个十回,写西门庆与潘金莲私通,鸿害武大,第九回“西门庆计娶潘金莲”潘金莲成功嫁入西门大院。作品“前八回给人的印象是作者仍然在探索一种适合于家庭小说的叙述方法,但他还没有设计好这整本小说,潘金莲被写成一个男性玩弄的对象,自己的性格尚无明显的发展。”

换句话说,从第九回开始,潘金莲才摆脱了《水浒》,真正进入《金瓶梅》的世界。第十回“妻妾宴赏芙蓉亭”,作者第一次将全书的主要人物做了一次小总,并提及了下一个十回的女主角一一李瓶儿,奇书本张竹坡此回回评:“芙蓉亭一会,如梁山之小合泊。金、瓶、梅三人,一现在,一旁侍,一趁来,俱会一处。”也是看到了此回在结构上的重要作用。

第二个十回,写李瓶儿和西门庆通奸,李瓶儿的两任丈夫花子虚、蒋竹山一死一逐,李瓶儿也在第十九回被抬进了西门大院,结构模式与第一个十回十分相似。

佩服!参透《金瓶梅》“小收煞”秘密的竟是美国学者!

第三个十回,写西门大院中因争宠而导致的种种纷争和西门庆迅速的发家致富,到第二十九回便出现了吴神仙为众人相面,预示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张竹坡回评:“此回乃一部大关键也。上文二十八回一一写出来之人,至此回方一一为之遥段结果。盖作者恐后文顺手写去,或致错乱,故一一定其规模,下文皆照此结果此数人也。此数人之结果完,而书亦完矣。直谓此书至此结亦可。”此回在结构上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而在众人命运被确定之后接着到来的第三十回,便出现了西门庆生子加官的一幕,成为西门庆人生中第一个辉煌的顶点。

第四个十回,详细描写了西门大院繁荣表面之下的家反宅乱现象,于是出现了第三十九回“吴月娘听尼僧说经”大谈因果报应一幕,为孝哥安根。

佩服!参透《金瓶梅》“小收煞”秘密的竟是美国学者!

第五个十回,一方面继续描写西门大院一派繁华之下以潘金莲和李瓶儿为中心的争宠纷争;另一方面描写了西门庆的财富扩大、官场得意,到第四十九回“永福寺饯行遇胡僧”,西门庆得到胡僧药,进一步加快了他纵欲享乐的步伐,并预示了李瓶儿和西门庆必然死亡的结局。到第五十回,全书中点,特为娥安大描一番,为第一百回娥安承继西门家业伏线。

第六个十回,一方面是西门庆“东京庆寿旦”,事业更上一层楼;一方面西门大院处处表现出寒冷消息和官哥口益赢弱的征兆,终于在第五十九回,官哥被潘金莲的猫吓死。

第七个十回,李瓶儿病情加重,不久便香消玉损。瓶儿死后,小说一方面描写西门庆对李瓶儿的无限思念;另一方面描写西门庆马上找到了瓶儿的替身如意儿和林太太。第六十九回“通情林太太”,写下了西门庆淫欲史上最为辉煌的一笔。而第七十回“西门庆工完升级”,西门庆升官得意,与第三十回来保上东京西门庆得官又遥相呼应,却是一热一冷,鲜明对比。

佩服!参透《金瓶梅》“小收煞”秘密的竟是美国学者!

第八个十回,西门庆淫欲无度,最终导致了第七十九回的贪欲丧命,全书发生重大转折。张竹坡此回回评:“此回乃一部大书之眼也。”此回之后,《金瓶梅》进入另一个世界。

第九个十回,西门庆一生所汲汲追求的财色一齐散去。奴仆拐财,妻妾或逃或死,直到第八十九回清明节寡妇上新坟,只剩下吴月娘与孟玉楼两人,凄惨不已。而此回月娘等人遇到已成为夫人的春梅,更表现了盛衰不定、财色易散的主题。

第十个十回,陈经济和春梅成为最重要的角色。陈经济穷困潦倒、作孽深重,终于在第九十九回为张胜所杀,“完陈敬济一人之案。”到第一百回,春梅嗜欲亡身,普静永福寺超度众人,万壑归原。

总之,《金瓶梅》每个十回次结构中的第九、十回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