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鄉村系列」社旗縣興隆鎮呂樓村果莊

果莊自然村在社旗南十二千米,社旗至太和公路西側,共五個村民小組,全組有294戶,1120人,是方圓附近的大村莊,均為漢族。隸屬於興隆鎮呂樓村委。

村名由來

果莊1975年之前位於現在村莊的西面的唐河東岸,北邊是米起營,南面是老街,都是臨河而建,據村上老輩人傳說以前的村名叫吳家埠口,清朝時期也是唐河為唐河上一水運碼頭,河岸邊在在北老溝上方的高坡上矗立著清嘉慶年間的一塊石碑,上面寫著“吳家埠頭”幾個大字,下邊還有介紹,其中有“東至汝寧、西至宛”字樣,汝寧就是今天的駐馬店,說明當時這裡是從南陽到東邊駐馬店的交通要道。因長期被車輪碾壓,古道成一條寬寬的土溝。在民國初年,後來吳家的土地賣光了,這塊碑也不知所終了,村裡也沒有吳姓人家了。

「興隆鄉村系列」社旗縣興隆鎮呂樓村果莊

當時吳家埠頭旁,有大片果園,種植有成片的桃樹、梨樹等果木樹,此處被過往的人稱為菓園,時間長了,這裡的村子被人們稱為的名字被人們稱為果莊了,吳家埠口這個名字逐步被淡忘了。據村人老年人說在他們小時候在老莊一帶的田地裡仍能見到好多老樹樁。

「興隆鄉村系列」社旗縣興隆鎮呂樓村果莊

果園

關於果莊名字的由來,還有另外一種說法:相傳清初,古姓最早在這裡建村,叫古莊,後來古莊的村名被方圓的百姓把音念轉了,叫成了果莊。這種說法在唐河古城古姓家譜以及後門李宋氏家譜上都有印證,記載的村莊為古莊。

「興隆鄉村系列」社旗縣興隆鎮呂樓村果莊

如今的果莊村

1975年唐河發大水,村民房屋好多被沖毀,上級號召整村搬遷到地勢較高的東邊。果莊村名便搬遷到現在的地方,村莊房屋排列整齊,村址東高西低,村內道路縱橫,耕地1083畝,多位黃沙土質。村子東邊緊鄰興隆鎮街道,也給果莊帶來了發展的先機。

果莊村有舞獅和習武的傳統,在附近比較有名,農閒和節日經常演出;記得八十年代初期,在興隆鎮物資大會上,果莊的舞獅和大洪拳和小洪拳表演很受歡迎。

「興隆鄉村系列」社旗縣興隆鎮呂樓村果莊

果莊人在舞獅子

「興隆鄉村系列」社旗縣興隆鎮呂樓村果莊

「興隆鄉村系列」社旗縣興隆鎮呂樓村果莊

「興隆鄉村系列」社旗縣興隆鎮呂樓村果莊

「興隆鄉村系列」社旗縣興隆鎮呂樓村果莊

如今果莊好多家庭都搬到街上和公路邊居住,開商鋪、做生意;

「興隆鄉村系列」社旗縣興隆鎮呂樓村果莊

果莊村有舞獅和習武的傳統,在附近比較有名,農閒和節日經常演出;記得八十年代初期,在興隆鎮物資大會上,果莊的舞獅和大洪拳和小洪拳表演很受歡迎。

「興隆鄉村系列」社旗縣興隆鎮呂樓村果莊

果莊舞獅表演

果莊臨近街道,在興隆鎮街道做生意的家庭很多,如古蓮先的雙鳳超市,宋長重開辦的社旗縣興隆鎮方圓洗浴中心,設施先進,乾淨衛生;

「興隆鄉村系列」社旗縣興隆鎮呂樓村果莊

超市

如今年輕人敢想敢幹八零後九零後已經成為創業的先鋒,如趙清源這幾年搞糧食收購、合夥開辦制磚廠、流轉土地種植菸葉等多門路經營謀發展;古國良註冊的社旗縣國良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購置大型農業機械,科學種田;仝允富註冊成立的社旗縣同富養殖服務專業合作社,都成為新農村建設中的生力軍。

「興隆鄉村系列」社旗縣興隆鎮呂樓村果莊

在養殖業方面,村民在特色養殖方面也搞得有聲有色如:蠍子、南陽黃牛、波爾山羊等。

「興隆鄉村系列」社旗縣興隆鎮呂樓村果莊

呂樓茶樹菇基地

「興隆鄉村系列」社旗縣興隆鎮呂樓村果莊

茶樹菇基地

近年來在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下,國家扶貧力度不斷加大,由國家投資在果莊建設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呂樓村供水站,村民都吃上了自來水。

「興隆鄉村系列」社旗縣興隆鎮呂樓村果莊

供水站

「兴隆乡村系列」社旗县兴隆镇吕楼村果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