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縣生活習俗

食:舊社會,西部山區鄉民,以食土豆(俗名洋芋)、玉米、豆類等雜糧為主,間以野菜充飢,很少吃麥面饃和炒菜,家常飯多是玉米糊湯。東部原區鄉民以小麥、玉米、小米為主糧。每日兩餐,早餐多食稀飯、糊湯蒸饃;中午,主食麵條,一些地、富家庭,吃飯講究擺設方桌、高凳,每餐配有四碟菜,多種蔬菜搭配。

宜君縣生活習俗

新中國建立後,由於生產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普遍重視飲食衛生,注意吃飯定時定量,主食副食搭配、葷素調節。無論城鄉,終年以食小麥為主,輔以糜谷、玉米、大米,但山區人民食用玉米仍較原區為多。來客或過節時,一般都炒菜、烙油饃、做臊子面。平時調劑生活,多蒸麵皮、攤煎餅、包餃子,普遍喜食油潑辣子夾蒸饃。吃飯時,多擺放小方桌、低椅子,閤家圍坐。近幾年來,各地普遍種植蔬菜及油料作物,人民群眾的膳食狀況又有顯著的改善。逢年過節時,即殺豬宰羊或者買肉。飲用水多是井水、窖水,縣城和部分村莊用自來水。

衣:清末,男著長袍短褂,女穿大襟衣衫、蓋腳裙子。女衣裙都繡有花邊圖案,而且腕戴鐲子,耳掛銀環,腳穿木底高跟繡鞋。民國期間,男為上、下兩截裝,先行寬、大、短,後行窄、長、小。婦女有扎褲褪的習慣,平時不穿裙子,只是出門走親戚時穿用。商人穿長袍,戴“瓢瓢帽”;讀書的人和在外幹公事的人穿長袍戴禮帽;小孩腰繫繡花“裹肚”,腳穿“貓娃鞋”、“虎頭鞋”。官紳富商講究戴金戒子,夏穿絲綢,冬穿裘皮,勞苦人民都穿土布,自織自縫。

建國初期,農村男子上衣為對襟式,用料以平布為主,顏色冬青、夏白;女子喜穿紅襖綠褲。學生、機關幹部都盛行藍灰色的中山服式。70年代後,服裝樣式逐漸革新,花色品種也愈來愈多,絲綢、混紡衣料廣為所用。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群眾的衣著普遍講究美觀大方,款式、色澤、質料大都根據職業、年齡、體形、季節、愛好而定,常見的有軍幹服、青年服、夾克、裙裝、西服及各種針織內衣,毛線衣。用料以化纖、毛料為主,使用機器縫紉,手工縫製日趨減少。中青年男女衣著以買為主,城鄉幾無差別。

住:解放前,民間住宅隨地形而建,房舍座落雜亂無序。原區多為木瓦房,土窯洞狹窄淺小,陰暗潮溼。山區多數群眾住茅屋草舍或土窯洞。沒有院落圍牆,不少人家人畜同室,衛生條件很差。唯有富戶人家,住的是“四合院”,前門房,後上房,中間兩邊有廈房。

解放後,城鄉人民居住條件不斷得到改善,草棚基本絕跡。原區普遍建起了以磚窯為主的新農村,講究的是“三孔磚窯一院,蘋果樹木兩行”的佈局,並且打有圍牆,建有門樓。山區普遍建起“一明兩暗”的土木或磚木結構的瓦房,大都是獨家一院。縣城居民基本上住進居民點。居民住宅經過統一規化,環境、水電、交通等方面的條件比較好。住宅都是磚木結構或者水泥結構。有樓房、平房、平板房,裝飾擺設比較講究,築新房者還有“喬遷”之俗。遷入時貼對聯、響鞭炮、放電影,主人設席待客,村鄰親友贈送各種禮物慶賀,俗稱“入煙”、“烘莊子”。

行:舊時人們外出,全靠步行。走親串友,請醫拜師,一般騎牲口。富豪人家出外多騎騾乘馬。現在,無論城鄉,普遍騎自行車,使用輕騎摩托車的愈來愈多。全縣鄉(鎮)都通汽車,多數村莊連接大路。手扶拖拉機和小四輪拖拉機村村都有。農民出外進城,乘車方便,步行者較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