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王興搶跑赴港上市,獨角獸們在急什麼?

小米IPO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除了小米,美團和同程藝龍也都選擇了近期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一時間,港交所的大門被內地新經濟獨角獸踏破了門檻!

雷軍王興搶跑赴港上市,獨角獸們在急什麼?

曾幾何時,雷軍公開表態小米5年內不會上市。王興也曾霸氣地宣稱“如果我們想上市立刻就可以上市,但這不是最好的選擇”。然而如今,這兩位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大佬,陸續開始搶跑港交所,不僅想要當港交所新政後上市的第一支新經濟獨角獸,還計劃通過CDR同步在A股上市。那麼,這些獨角獸在急什麼呢?現在真的是他們登陸資本市場的最好時機嗎?

最差的上市時機

小米上市的消息傳出後,關於估值的爭議就一直沒有消散過。哪怕是雷軍不厭其煩地向那些投資者解釋,小米不是一家硬件公司,而是一家互聯網公司,也沒有投資者願意為小米的千億美元市值買單。

因此,小米的估值被市場從1000億美元打到700億,最新的消息是,又降到了550億。雷軍在講話說說:“這次550億美元的定價,就是我也不想開價了,你們隨便開吧。總不至於連550億美元都不值吧。”

雷軍王興搶跑赴港上市,獨角獸們在急什麼?

言語中透露出一股無奈與不甘。550億美元這個價值高嗎?真的不高,甚至是太低了。要知道就在三年前的最後一輪融資中,小米估值就已經達到了450億美元。對於那些在最後時刻入場的投資者來說,三年時間20%的收益簡直虧到家了。

無獨有偶,小米估值550億美元,跳樓價也要上市。美團也信心滿滿地來了,但是王興的報價同樣沒有得到外界的認可。小米好歹還算是盈利了,但是美團2017年仍然虧損28億人民幣。

對於多條戰線同時開打的美團來說,即面對著四周強敵環伺的環境,又要繼續補貼燒錢拓展業務。600億美元的估值真的很難為資本市場接受。到時候像小米一樣,估值被幾乎對摺上市,王興還能像雷軍一樣“佛系”嗎?

最好的上市時機

為獨角獸們提供上市良機的,首先是火熱的港股黃金時代。2018年1月,恆生指數成功衝上歷史新高33484點,突破了此前在2008年創下的最高點。2017年,恆生指數全球漲幅超過30%,是去年全球表現最好的主要指數。

雷軍王興搶跑赴港上市,獨角獸們在急什麼?

順帶的,去年香港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市值也在水漲船高。騰訊控股一年之內股價翻倍,成為了亞洲市值最高的公司。科技公司接連登陸資本市場,眾安、易鑫、閱文等內地新經濟獨角獸登陸港股引發了一輪又一輪資本狂歡。

再加上2018年4月30日起,港股正式開始施行“同股不同權”的新上市制度,而且還允許尚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此時登陸港股,可以說是集天時地利於一身。

還是一個無奈之選

獨角獸們選擇在此刻搶跑港交所,有好的一方面,當然也有很大的隱患存在。不過對於他們來說,這更多是一個無奈之選。

如果還能夠繼續在一級市場融到資金,小米和美團也斷然不會倉皇之下登陸港股。小米和美團,曾經都是投資機構追捧的天之驕子,不管你是跨國投行,還是互聯網大佬,都不得不花大價錢買一張獨角獸的船票。

那個時候的獨角獸,用一句網絡流行語來概括大概會很合適:“上市是不可能上市的,這輩子都不可能上市的。盈利又太難,只能靠融資到Z輪,才能維持得了估值這樣子。”

雷軍王興搶跑赴港上市,獨角獸們在急什麼?

但是當一級市場不再為他們買單,驕傲如王興,也不得不放下對上市之事雲淡風輕的態度,奔走於投資者和大型客機公司之間,試圖撐起美團600億美元的估值。但是在科技君看來,王興的這個期望,大概率會落空。

原來這些受人追捧的新經濟獨角獸,也存在著很大的泡沫。或許只有當這一輪上市潮結束後,所有的獨角獸都拉到資本市場上曬一曬,去掉水分,我們才會看到到底誰在裸泳,誰會從空中掉下被摔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