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利150誕慶|母校,就是那個你一天罵他八遍卻不許別人罵半句的地方

祝伯村老母一百五十誕慶

為美好的學校獻上祝福

伯克利150诞庆|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半句的地方
伯克利150诞庆|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半句的地方

王爾德曾說:一點的真誠是危險的,而大量的足以致命;

所以閱讀時,請小心真誠吸取過量中毒。

伯克利150诞庆|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半句的地方

空白

我想,我是發自內心地喜愛著伯克利的。

並非出自什麼“此生與母校榮辱與共”的集體榮譽感,或是什麼“此處即是我家”的深刻歸屬感——像我等俗人,實在談不來此等高尚情懷。

於我,敬愛的母校更像是一處被變量佔領的世界中,可稍作歇息的”常數”吧。

伯克利150诞庆|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半句的地方

空白

於學校的日常回憶,大多充斥著圖書館中慘白冷人的燈光和冷卻咖啡的餘香;翻翻紙頁,執筆在紙上舞動;或是十指在電腦金屬鍵盤上敲擊跳躍。有打破這個機械流程,也就是到鬱悶發氣的時候抓住頭髮,狠狠地揉上一番。

終於忙完那天份的工作量,瞥一眼對牆的掛鐘,卻發現早已是深夜,片刻時光都不留下。就這般,拉扯著沉上了些許的身心,拖拽著揹包走下階梯回到圖書館外。

教學樓仍舊燈火通明,樹與樓後Sather鐘塔在黑夜中閃耀,每日一成不變。

只是若遇到了大雨大霧這般的情況,卻是連這慣常的夜景都觀望不了。單論景色風姿,外頭實在算不上好看。

伯克利150诞庆|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半句的地方

空白

有那麼一些時候,心裡是會泛起一絲衝動的,中取出放置於口袋中的手機。點去低電量的警示後,翻開聊天的軟件,想做些什麼。上上下下翻動著聊天的名單與記錄,似是在尋思著什麼,明白的卻又透徹。

可能,是想找誰炫耀些什麼吧:“看,今日的我也這般努力”,但又怎麼可能真的說出這種話語。

也許,也就是找到哪位,抱怨出口氣,卻在想起那些尚在辛勤前行的人而感到慚愧。

即使鼓足了氣,點開了哪位,最終是連一個字都未能發出。

偶爾——真的僅僅是偶爾,還是會是感到落寞的,但這些偶爾的落寞卻這般貫穿著大學的生活。

從第一個學期的末尾,就開始不斷的分別。教授道出最後一句,考試塗完最後一筆,就不得不走出那扇門,再也無法回來。那些不怎依舊不相識的課友,也多半沒機會結識了。在門外等待集齊稍熟的課友,也不得不開始說出那些不得已又不得不說出的話語:“是啊,以後自然會聯繫!”“日後定然是能再相見的!”那樣說著,試圖否認著別離的本質;卻多少是明白的,假期之後,此處的大部分也確實不會再“相見”了。路上偶遇,不過揮手點頭以致意;興致起了,就聊上那麼幾句。許久過後,再次路遇,可能連這份草率的理解也就此省去了。

伯克利150诞庆|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半句的地方

空白

畢竟,再親近的友人,也有著各自需要行走的道路;能一直同行的是少數,令人感嘆的好運下遇到的。就那般,在各自的路上漸行漸遠,徒留一份懷念。下次見面會不會只剩下幾句無所謂的寒暄與一同對“過往”的回憶,不再於“現在”相結交。

“人生,他人只是過客。”理智上可以作此安慰,理智上可以告訴自己以後還會結識更多不同各式各樣的人。只是,再多的新友,這都無法改變那份確實感受到的失落:明明相識的人,就這樣什麼都不剩下,成了無關聯的陌生人。就連這份失措,也會讓不講情義的時間一點點耗去,成為了所謂的“淡然心態”。個體與個體之間獨有的聯繫,就這樣沒了,沒什麼可以比擬的也沒什麼可以替代的。

伯克利150诞庆|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半句的地方

空白

這些零零散散的落寞與孤獨,時不時的蹦出來,狠狠地在指尖刺上一下,讓人忽的跳起。咬牙切齒,心中生恨,卻又無可奈何。和這份情緒待久了,更是讓人難受,不得不去審視身上每一點不足,扯出那份勉強掩著的焦灼與不安。

所以,如此分分合合,能有這樣一番無甚變化的景象,是能讓人有所心安的。

伯克利150诞庆|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半句的地方

空白

每日歸家一途,永遠都是這般熟悉:

Sather大鐘塔,Doe Memorial那塊的各個圖書館,前方的大草坪,最終走出有些掉漆的Sather大鐵門。

伯克利150诞庆|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半句的地方伯克利150诞庆|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半句的地方

空白

似乎,只要此處的風景依舊,就有了那麼一絲的確認,訴說著“過往絕非毫無意義”。即便消散,不留絲痕,那片過往也是存在過,收錄於這片風景中。

無論時光怎地推移,這裡的教學樓還是會那樣橫在那裡,自顧自地存在著。再久,頂多會因為老化,而再醜上那麼幾分。

伯克利150诞庆|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半句的地方

五十年前的學校就是這般

五十年後也還會是同樣的樣子

伯克利150诞庆|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半句的地方

若真到了畢業離開學校的那一日,即便淡忘故人繁雜的聲音與面貌,腦海中餘留的也定然會有這個學校的景色。

在這裡的圖書館和課堂log了那麼多小時

有因為考砸了而在這裡鬱悶的時候

有因為達成了什麼而自豪得意的時候

有在這裡閒時隨意打發時間的回憶

今年,我還在這裡看到了綺麗的超級藍血月呢

伯克利150诞庆|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半句的地方

伸出手,把這些風景緊緊攥於掌中,更能感受到其中過往的不斷跳動;次次起伏將自己和周遭人連結至一處。

不僅是我,無論過去多久,只要在此處生活過,心中所泛起的定然會有同樣的景象。

這般,作為著一個媒介,永遠的連結著每一位曾在此生活過的人。最終承載的也是所謂百年的過往與思緒。

從第一代的伯克利畢業生

伯克利150诞庆|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半句的地方

至在此之後的每一屆Bear Cubs

伯克利150诞庆|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半句的地方

唯獨這裡留下的痕跡與回憶是絕不會被時間所磨滅的。

而將來有一天,自學校離開的許久之後,我定然還要回來望上一眼:即便只是去確認,去尋求那份銘記於此的過往。

伯克利150诞庆|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半句的地方
伯克利150诞庆|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半句的地方

實話說,我生性害羞,問起自何校,可能會一臉靦腆,支吾半響地回一句”世界名校克萊登大學”。而連衣櫃裡書桌上,我也不太可能再添置什麼伯克利的周邊衣服茶杯。審視起來,我實在是太缺乏所謂的集體榮譽感了。

但,這樣的我,確實是如此自內心的最深處,喜愛著伯克利這位高齡老熊。

伯克利150诞庆|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半句的地方

所以,在此奉上,對伯村老母百五大壽的真誠祝誕

伯克利150诞庆|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半句的地方

這應該是每一個人都曾有過的berkeley moment吧

剛考完midterm,還有一個作業due,明天有兩個project,下週有一個research paper,剛忙完一圈,下週又開始考midterm - 這大概是伯克利大多數人的日常吧

而如果有一天,有人敢說伯克利不是世界第一公立大學了,就算放下寫midterm的筆,停下寫碼的手,也要先和他證明:

伯克利最牛逼!!

今天,我很驕傲我是一個伯克利人,能夠見證母校150週年誕辰,我感到無比的驕傲!

11:00 a.m. - 1:00 p.m.

HAAS PAVILLION

來為母校慶生吧

伯克利150诞庆|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半句的地方

排版,文案:嚴昱敬

圖片摘自萬能的互聯網

伯克利150诞庆|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半句的地方

長按二維碼關注魯稚的陽臺(ID:luzhi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