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癌症的癌症:潰瘍性結腸炎 8 問|科普

↑點擊上方“健康春旅”免費訂閱

撰文:吳義春

首都醫科大學

醫學博士

新浪微博:

“新派中醫吳義春”

好大夫網站:

吳義春

潰瘍性結腸炎

不是癌症的癌症:溃疡性结肠炎 8 问|科普

簡稱潰結,是一種病因未明的非特異性炎性腸病,臨床表現為持續或反覆發作的腹瀉、黏液膿血便伴腹痛、裡急後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狀。

病程多在4 ~ 6 周以上,可能與遺傳、飲食過敏、感染、自身免疫、精神抑鬱及焦慮等因素有關。

本病主要累及大腸粘膜及粘膜下層,病變從直腸遠端向近端發展,呈連續性,遠端重於近端,臨床上以直腸、乙狀結腸受累多見,可擴展累及全結腸

潰瘍性結腸炎最常發生於青壯年期,發病高峰年齡為 20 ~ 49 歲,男女性別差異不大。常見於不吸菸者。

潰瘍性結腸炎是在 1875 年,由兩個美國的學者首先發現, 1920 年世界衛生組織首先公佈了第一例病例,在 1956 年我國發現了一例病例。隨著近些年來飲食結構的變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比如工作的緊張、勞累這樣一些情況的發展,潰瘍性結腸炎現在是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從統計數據來看, 2007 年比 1983 年,潰瘍結腸炎的病例數量就增加了 40 倍

。因此目前潰瘍性結腸炎在臨床當中不僅是一個常見病,更是一個疑難病,這種病症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不是癌症的癌症。

患者一方面在發作期膿血便,膿血便發作的時候會非常痛苦。另外這種病症最大的特點是容易復發,患者甚至在隔了幾周或者幾個月就會復發,對患者的身體,心理方面就會造成很大的痛苦,因此這個疾病值得我們關注和重點研究,通過 8 個問題,讓我們對潰瘍性結腸炎進行更深入的瞭解。

不是癌症的癌症:溃疡性结肠炎 8 问|科普

Q1: 潰瘍性結腸炎會癌變嗎?

不是癌症的癌症:溃疡性结肠炎 8 问|科普

Q2: 潰瘍性結腸炎如何診斷?

本病呈慢性過程,起病隱匿,病程遷延數年至十餘年,常呈發作期(活動期)與緩解期(靜止期)交替。多數患者以腹痛、腹瀉、黏液膿血便就診。腹瀉次數及便血與病變輕重程度有關: 輕者每日排便 2 ~ 4 次,便血少量或無; 重者每日 10 次以上,膿血顯見。患者多伴有腹脹、發熱、體重減輕。

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缺乏金標準,主要結合臨床表現、內鏡和病理組織學進行綜合分析,在排除感染性和其他非感染性結腸炎的基礎上做出診斷。

有典型臨床表現者,結合結腸鏡、鋇劑灌腸發現始於遠端腸黏膜連續性、糜爛潰瘍性炎症可初步做出診斷,其中,結腸鏡檢查是關鍵,而內鏡檢查是診斷潰瘍性結腸炎最直接和最簡單的方法。

關於潰瘍性結腸炎

► 分型:臨床上可分為初發型和慢性復發型。

► 嚴重程度:嚴重程度可分為輕、中、重3度。

► 病變範圍:可累及直腸、左半結腸、全結腸。病情分期可分為活動期和緩解期。

► 腸外表現:包括關節、皮膚、眼部、肝膽等系統均可能受累。

► 併發症:消化道大出血、腸穿孔、中毒性巨結腸及癌變等。

Q3: 潰瘍性結腸炎檢查有哪些?

01

首選:結腸鏡檢查

結腸鏡的檢查的一個好處,就是它可以評估病變的範圍,以便於我們對病情的分度進行評估。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它可以取活檢來做病理的檢查,也可以區分、排除有沒有腫瘤性的病變。

不是癌症的癌症:溃疡性结肠炎 8 问|科普

02

其他檢查的注意事項

比如鋇劑灌腸的檢查,許多人都聽說過,但在結腸鏡發展到一定程度的今天,不主張首選這個檢查,更多的應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如當結腸鏡檢查遇腸腔狹窄鏡端無法通過時,可用鋇劑灌腸的檢查來顯示結腸鏡檢查未及部位。另外,對於重型或爆發型病例一般不宜作鋇劑灌腸檢查,以免加重病情或誘發中毒性巨結腸。

臨床上還有相關的實驗檢查,比如要查血常規,看看病人有沒有貧血、炎症指標怎麼樣,還有肝腎功能的檢查都是有必要的

不是癌症的癌症:溃疡性结肠炎 8 问|科普

因為要長期服藥,目前主張應用無磺胺組分的新型氨基水楊酸製劑,如美沙拉嗪。在我國大部分潰結患者病情較輕,不需要手術,通過美沙拉嗪的控制就可以有很好的生活質量。但有部分患者病情不重,但老是治不好,這是為什麼呢?

不是癌症的癌症:溃疡性结肠炎 8 问|科普
休息飲食調節進少渣飲食
忌食乳類及過敏食品

重症應行腸外營養(TPN)

糾正水電解質紊亂補充蛋白質
改善全身狀況解除精神因素及對症治療手術治療*

潰瘍性結腸炎相當於中醫學“洩瀉”、“痢疾”、“便血”、“腹痛”等病症。中醫學認為本病的形成,多因感受外邪,內蘊大腸;或損傷脾胃,釀生溼熱;飲食所傷,脾失健運,溼濁內生,鬱而化熱;或情志失調,損傷肝脾,肝脾不和,氣滯血瘀而發。本病總屬本虛標實,一般初期以邪實為主,多為溼熱蘊滯大腸和肝鬱氣滯。病程延久,以致傷以脾胃,脾氣下陷,腎虛不固,則在證候轉化過程中出現脾虛溼困、脾腎陽虛之虛證。因而對於潰瘍性結腸炎的辨證論治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01

溼熱壅滯證

證 候:發病急,腹痛拒按,腹瀉伴裡急後重,黏液血便,肛門灼熱;飲食乏味,中脘滿悶,身乏困重,發熱,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 法:清熱燥溼,涼血導滯。

方 藥:白頭翁湯加味。

根據“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的理論,亦可用芍藥湯加減,方中有黃芩,黃連清熱解毒化溼;當歸、芍藥、甘草行血和營,緩急止痛;木香、檳榔行氣導滯。便血可加炒槐花。

02

肝脾不和證

證 候:病程較長,腹瀉多於情緒緊張或激動後發生,腹痛即瀉,瀉後痛減;伴胸脅脹痛,脘悶納呆。舌暗,苔薄白,脈弦細。

治 法:抑肝扶脾。

方 藥:痛瀉藥方加味。

03

脾虛溼困證

證 候:常見於病情反覆發作患者。症見腸鳴腹瀉,糞便挾有不消化食物,腹痛喜按;納呆胸悶,疲乏無力,失眠多夢;舌質淡,苔白,脈濡緩或沉細。

治 法:益氣健脾,祛溼止瀉。

方 藥:參苓白朮散加減。如兼有餘熱未清者可加黃連或胡黃連。

膿血便較重者加白頭翁、秦皮、黃柏、血餘炭。亦可用純陽真人養髒湯。

04

脾腎陽虛證

證 候:病程遷延已久,反覆發作,形體消瘦,痢下清稀,晨起即瀉,腸鳴腹瀉,瀉後則安;食少乏力,形寒肢冷,腰膝痠軟,面色㿠白;舌淡,無苔,脈沉細無力,尺脈弱。

治 法:溫補脾腎,固澀止瀉。

方 藥:四神丸加味。

亦可用當歸四逆湯, 四神丸合四君子湯。

溼熱實證者:黃芩15g,黃連10g,秦皮10g,白皮翁30g,白芍15g,白芨15g,石榴皮15g。

脾虛夾溼證者:黃芪30g,黃連10g,黃芩10g,馬齒莧30g,白芨10g,蒼朮50g,五倍子5g。

以上均為水煎50~100ml,待冷,每晚睡前保留灌腸 1 次,半個月為 1 療程,亦有用錫類散,黃連素,雲南白藥保留灌腸。

Q6: 潰瘍性結腸炎能夠活多久?

不是癌症的癌症:溃疡性结肠炎 8 问|科普

Q7: 潰瘍性結腸炎應如何預防?

對於已經確診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

►在健康人群裡面,一般超過 40 歲的,我們現在也建議做結腸鏡的檢查。

Q8: 潰瘍性結腸炎的飲食有哪些禁忌?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飲食,應以進食柔軟、易消化、營養豐富、有足夠熱量的食物為原則。然而在具備這些特徵的食物中,我們建議還要做進一步的選擇:容易引起腹痛、腹瀉的食物,比如玉米、番薯、芋頭、咖啡這一類,我們建議患者慎吃;慎進食一些易引起腸道過敏的食物,比如蝦、蟹;忌吃生冷跟刺激性的食物,比如剛從冰箱裡面拿出來的食物,還有辣椒等等;碳酸類的飲料,比如可樂,這些我們也建議少喝或者不喝。

不是癌症的癌症:溃疡性结肠炎 8 问|科普
不是癌症的癌症:溃疡性结肠炎 8 问|科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