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妃墓的發現

在喀什駐留期間,我帶著難以排解的疑惑,問詢了當地許多維吾爾老人。在喀什,香妃的名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而且他們的口氣十分肯定,也就是香妃死後葬在阿派霍加墓內。

電視連續劇還珠格格播出後,維吾爾姑娘香妃姑娘光彩照人的青春風彩,傾倒了大江南北的億萬觀眾,可是,鮮有人知歷史中的香妃,她死後身葬何處,至今仍是一個難解之謎。

曾對清代皇帝的陵墓神往已久的我,1990年夏攜同大學同學趕往河北遵化縣馬蘭裕西,這就是聞名中外的清東陵。清東陵安葬著清代五位皇帝,臭名招注的慈喜太后也葬在這裡。這裡除了五座帝墓和四座後陵外,還有妃嬪的園寢五座,其中一座的圓寢是容妃墓,不過當時我並不知道,容妃就是新疆民間傳說中的香妃。妃嬪的圓寢同帝墓和後陵相比,在規格上遜色了許多,但仍不失豪華和高貴。用大理石搭砌和用鐵水澆鑄的園寢,顯得十分牢固。即使如此,清東陵的所有陵墓大多難逃盜墓賊挖掘的惡運。

1992年到新疆工作後,我詳細閱讀了新疆通史,才知道容妃墓就是香妃墓。可是史書上記載,新疆也有一座香妃墓,即是說容妃死後,按照維吾爾人的宗教習慣,靈柩運往她的故鄉喀什,安葬在阿帕霍加墓內,這就是新疆的香妃墓。於是我大惑不解,為什麼這位貴妃擁有兩座陵墓呢?

帶著這種懸念,我於1994年夏千里迢迢趕往南疆重鎮喀什,新疆人有一句口頭禪在新疆旅遊,如果你沒有到過喀什,就等於沒有到過新疆。古老而又年輕的喀什,洋溢著一種濃濃的宗教份圍。在這座古城,幾乎所有的維吾爾婦女都帶著面紗,穆斯林教徒的清真寺隨處可見。我急於見到香妃墓,便於當天中午趕往喀什城東五公里的浩罕村,走進林陰如蓋的密林深處,我看到了一座典型的伊斯蘭式的古老的陵墓建築,可是一看碑文卻大失所望,原來這座墓是阿帕霍加墓。看罷,我更加感到奇怪,如醉雲霧之中。這時,身著維吾爾服飾的導姐,開始給我們講述這段歷史的由來。原來這座巨大的陵墓不但安葬著阿帕霍加父子兩人,還安葬著阿帕霍加的長女阿拉木汗,即後來成為清朝乾隆皇帝宮延中的容妃娘娘。聽到這裡,我依然困惑不解,我無法理解這位神奇的維吾爾女子,怎麼會有兩座陵墓?我問導遊,導遊說她也不大清楚。

穿行在綠樹成陰的小道上,望著高大圓頂的陵墓,我心中疑竇叢生,究竟眼前的香妃墓是真的呢,還是幾年前在河北清東陵見到的是真的香妃墓呢......儘管我心存疑問,但還是繞有興趣的參觀了阿帕霍加墓所有的建築。這座佔地三十多畝的陵墓,是一個井然有序的建築群,由陵墓、大禮拜寺、小禮拜寺、經堂和門樓組成。陵墓是一個長方形的建築實體,樓頂有一彎表示伊斯蘭標記的新月,整座陵墓高達三十米,從上到下全部用綠色的琉璃磚貼面,有些地方還寫著一些古阿拉文和波斯文的伊斯蘭訓誡。高大的鋪滿翡翠色玻璃的陵墓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這座造型美觀、曲雅色調的陵墓,令所有的遊客傾倒。關於阿帕霍加墓(香妃墓)在當地還有許多有趣的風俗,當地的維吾爾婦女不論是已婚的還是未婚的,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經常來到陵墓,手撫墓牆,哭訴心中的苦悶或祈禱心中的願望,直到她們感到心情舒暢才滿意的離去;還有一些想生孩子的婦女,把一條細長的紅布條用小木棍插入墓牆的牆縫裡,以此祈禱真主滿足她們的生育願望。在這座巨大的陵院內,我還參觀了大小禮拜寺,近百名身穿青衣、銀鬚飄飄的老阿訇,雙手貼胸,兩眼微閉,口裡唸唸有詞。看得出他們對真主十分虔誠,對葬在墓中的阿帕霍加的父子以及香妃十分敬仰。

在喀什駐留期間,我帶著難以排解的疑惑,問詢了當地許多維吾爾老人。在喀什,香妃的名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而且他們的口氣十分肯定,也就是香妃死後葬在阿派霍加墓內。據當地群眾介紹,阿派霍加當時在喀什很有聲望,是這一代的封建統治者,為了得到清朝政府的賞識,他把自己年輕貌美的愛女阿拉木汗,作為貢品獻給了乾隆皇帝,死後運回新疆,按照伊斯蘭的宗教習慣隆重安葬,以供後人憑弔瞻仰......聽罷,儘管我無法分辯見到的兩座香妃墓,哪一座是真的哪一座是假的?但對這位遠離家鄉的維吾爾女子充滿了無限的敬意,因為她在客觀上,為維護祖國的統一和增進民族團結,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藝術畢竟是藝術,還珠格格演繹的畢竟不是真實的歷史,但香妃確有其人。至於河北清東陵的香妃墓和新疆喀什的香妃墓哪個是真的,以及香妃死後到底葬在何處?只好有待史學家們考究和驗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