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加快建設國際海洋名城 市北區方中圓商圈拆違改造

青島加快建設國際海洋名城 市北區方中圓商圈拆違改造

1.從市發展改革委獲悉,我市將重點組織實施“1045”行動,推進實現七大新突破,構建以新動能為主導的現代化海洋產業體系,加快建設國際海洋名城,努力爭取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率先走在前列,爭當海洋強國、海洋強省建設重要生力軍。

“1045”行動,“10”,即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發展海洋船舶與設備製造業等十大海洋產業。“4”,即全面提升海洋科技創新、海洋特色文化、海洋生態文明、海洋對外開放等四大領域發展水平。“5”,即實施海洋新動能培育、重點區域率先突破、項目園區企業建設、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建設、“放管服”綜合改革等五大支撐保障工程。

同時,著力推進實現七大新突破,即建設世界一流海洋強港實現新突破、加快海洋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實現新突破、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突破、大力發展海洋特色文化實現新突破、拓展海洋對外開放新空間實現新突破、加快重點區域率先發展實現新突破。

在建設世界一流海洋強港方面,把港口作為陸海統籌、走向世界的重要支點,優化港口功能佈局,建設港航貿易、交易、金融以及其他功能性平臺,提高港口國際中轉能力和輻射帶動力,推動陸海聯動、港產城融合,著眼於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一流,努力打造智慧高效、綠色高端的國際化強港,建設中國北方國際航運中心。

在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方面,把創新作為建設國際海洋名城的戰略支撐和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以科技創新為重點,完善創新體系、集聚創新資源、建設創新平臺、組織科技攻關、推動成果轉化,使青島在海洋科技創新方面始終走在全國前列,建設國際先進的海洋創新中心。

在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方面,根據國家海洋經濟核算體系,結合我市實際,以“四新”促“四化”實現“四提”,著眼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大力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新領域,利用好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海洋產業集群,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建設國際先進的海洋發展中心。

在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把保護海洋環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嚴格落實海洋生態紅線制度,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切實維護海洋生態和環境安全,通過實施“美麗海岸”“藍色海灣”等生態治理工程,完善海洋保護制度,建設美麗青島。

在大力發展海洋特色文化方面,大力發展海洋教育,發展海洋文化產業,普及海洋文化知識,做強“帆船之都”品牌,建立多層次帆船賽事活動體系,打造以帆船為特色的國際休閒體育和海上運動名城。

在拓展海洋對外開放新空間方面,抓住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在青成功舉辦的重大機遇,積極作為,先行先試,深入推進對外開放,加強更廣泛的海洋經濟、文化教育交流與合作,提高海洋經濟國際化水平。

在加快重點區域率先發展方面,西海岸新區依託國家級新區政策優勢,建設全球海洋開發合作的示範平臺,探索陸海統籌綜合配套改革,建設陸海統籌發展試驗區;紅島經濟區打造國際一流濱海科技生態文化新城、區域海洋特色創新創業中心和東部沿海重要的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引領區;藍谷核心區打造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爭創以海洋科技為特色的國家級高新區,打造世界級海洋創新高地。

根據規劃,到2022年,全市海洋生產總值達到5000億元,佔GDP比重超過31%,形成6個產值(收入)千億級以上的海洋產業集群。到2028年,基本構建起海洋創新動力強勁、市場主體活力充沛、新興產業不斷壯大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實現海洋大市向海洋強市的戰略性轉變。到2035年,全面建成與世界知名海洋城市媲美、特色鮮明、創新強勁、活力彰顯、文化濃郁、環境優美、全面開放的國際海洋名城。

據瞭解,四方街道嚴格落實“美麗青島行動”工作部署,結合“痛點難點問題清單”,徹底取締了方中圓夜市及人民一路非法攤點群。通過強化網格責任落實、堅持全天候管控等方式,累計出動執法人員2000餘人次、組織巡查400餘次。

該街道推行以人為本、和諧執法的工作方針,實現拆違工作的高效推進。在拆除人民一路兩側平臺違法建築過程中,街道主動為生活困難的住戶重砌外牆、修復門窗、改造水電暖管道,確保違法建築拆除不影響居民正常生活,由此順利拆除平臺違法建築600平方米,在各樓院整治項目中累計拆除違法建築4000餘平方米。

同時,該街道在開展樓院整治工作中十分重視民聲民意,認真聽取居民的合理意見建議,通過合理規劃、翻新改造、完善設施,最大限度縮減新老樓院環境差距。各項目累計完成牆面粉刷13萬平方米、地面鋪裝3萬平方米,設計建設了景觀涼亭、防腐木座椅、景觀廊架、健身器材、無障礙通道、晾衣架、信報箱等實用性、美觀性兼具的公共設施,大大提升了居民幸福感和歸屬感。街道先後在平安路39號樓院、寧化路80號樓院等多個樓院通過拆除違法建築、土方改造、構建微循環等方式為老舊樓院拓展約400個停車泊位,並鼓勵沒有物業管理的開放式樓院居民實施停車自治,效果顯著,居民因停車矛盾產生的糾紛明顯減少,樓院秩序明顯改善。

青島加快建設國際海洋名城 市北區方中圓商圈拆違改造

今年1—5月份,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3.5萬人,完成年度計劃的111.7%。我市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出臺42條就業創業新政,強化區市政府就業目標考核,組織開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專項行動,全市新認定就業困難人員4969人,通過各種渠道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2640人,就業率53.3%。

前五個月,我市開展城鄉勞動者技能提升工程,技能提升6525人。出臺政策擴大政府補貼職業培訓的範圍,提高補貼標準,完善培訓政策體系,擬定企業新錄用五類人員、長期護理服務人員、新一輪金藍領等培訓政策,聚焦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籌備啟動實施新一輪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政策,啟動2018年度職業技能競賽計劃申報,共有15個單位申請了53個職業(工種)。在創業方面,1—5月份,全市政策性扶持創業1.29萬人,完成目標的86%,較去年同期增長19.93%;發放創業擔保貸款規模3.57億元;組織首期“創業青島訓練營”活動,培訓小微企業創辦人91人;發佈青島市小微企業名錄,我市35萬小微企業符合條件可申請最高300萬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2.4萬小微企業可申領最高2萬元小微企業創業補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