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拍賣盛況

擁有深厚文化積澱的地方出產大量的藝術家,然而只有文化積澱深厚加之富庶的地方才會有藝術的繁榮,古來如此,今也如是。歷史上的揚州是文人輩出的地方,誕生過許多藝術家,也是中國南北經濟交會的中心,因此眾多外地的藝術家都奔向這裡。明代的書畫家文徵明、沈周 、唐伯虎、 祝枝山、仇英等和清代的“揚州八怪”是明清時期揚州藝術界的代表。清代畫家石濤更是輾轉到過桂林、湖南、北京等地求生,最後把揚州作為自己的生存發展之地。揚州藝術的繁榮,除了有深厚的文化傳統,讓大量儒生學子能在這裡找到知音外,還在於這裡富商雲集,都把能結交藝術家作為雅事,不惜重金購買他們的作品,並引以為榮。富商和藝術家之間的筆會、酒會等聯誼活動也甚為風行。明代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中述及嘉靖末年各地富商競相典藏書畫古玩,“不惜重資收購,名播江南 ”。祝枝山更是“海內索書,贄幣門,輒辭弗見”。 諸多有文化的富商的參與,造就了以揚州為中心的江浙一帶幾百年的藝術繁榮局面。多位江浙人士告訴筆者,祖祖輩輩的流傳,使得這裡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幾件堪稱藝術品的珍藏。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近年企業收藏簡表

在北京,企業家收藏藝術品蔚為壯觀,不僅有做實業的企業家業餘收藏藝術品,還有人把藝術品做成產業,成為名副其實的收藏企業家。堪稱中國古典傢俱收藏翹楚的馬未都,收藏了大量的古傢俱,其中不乏一些價值連城的黃花梨、紫檀材質的皇室古傢俱,他除建立了觀復藝術博物館外,還開了多家經營古傢俱的場所。馬先生既是古傢俱的權威專家,同時也是一個收藏企業家。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觀復博物館

除了文化傳統深厚的北京和江浙,全國許多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和地方的企業家都有進行藝術品收藏的行為,時任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閻振堂表示,他2003年上任以來,幾乎每個星期都會接到來自全國各地的人要求題寫館名的請求,其中80%都是企業界的人士。多位拍賣公司老總和拍賣師表示,2003年下半年藝術品拍賣的火爆與20世紀90年代中國拍賣啟動初期火爆局面情況不同的是,現在參與的大都是民營企業家。在這些從事收藏的企業家中,還形成了明顯的地域特色,如北京企業家注重歷史性,愛好古老的東西;江浙企業家偏重藝術性,喜歡書畫和瓷器等;山西和東北的企業家則更多是滿足自己的個人愛好,兼採博收。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觀復博物館

對於企業家廣泛參與其中給藝術品帶來的新氣象,相關專家認為,眾多來勢洶洶的企業資金轉入到藝術品收藏將刺激這個市場的急速膨脹,標誌著藝術品投資時代的到來。在這個時代中,企業已經不是個人化的利益表現,而是集團化的利益需求;企業在拍賣會上的舉牌也不是個人的有限的資金注入,而是集團的大量資金的跟進。這種顯而易見的市場變化,使人們看到企業轉向藝術品投資之後藝術品市場的重新洗牌,以及由此出現的新的市場格局。北京也一躍成為繼紐約、倫敦、巴黎和香港之後的全球中國藝術品中心。中國也一改藝術品自鴉片戰爭以來只有外流的歷史,在大量企業家和藝術品經營者走出國門收購回來的同時,2005年內地拍賣場的拍品已有60%以上來自海外。2009年至2012年,藝術品市場達到高峰,因為不少企業家的參與,眾多藝術品價格過億元,億元作品成為一種常態。之後藝術品市場進入了平穩發展階段。這些企業家在給國家帶來聲譽的同時,也給企業和自己找到了一個嶄新的出路。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收藏文化逐年盛興

就當前大量企業家投身於藝術品收藏的現象,各界人士眾說紛紜,但較為一致的看法是:被譽為世界三大投資渠道的金融、房地產和藝術品投資中,藝術品投資的前景被廣泛看好。股市曾經是企業投資的一個重要渠道,但前幾年諸多黑幕的曝光而導致的股市行情低迷,至今仍不見恢復,股市的風險也讓企業對於這種投資心存疑慮。房地產投資經過前些年的過度投資,近期國家調控力度加大,門檻提高,利潤漸漸趨薄。而藝術品是一種有限的資源,可以長久保存,因此升值潛力巨大,企業搞藝術品收藏,除了能拓展投資渠道、分散投資風險外,還能提升企業的形象,擴大知名度。國外諸多商界大亨,諸如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微軟總裁比爾·蓋茨、福布斯雜誌東家福布斯家族等都收藏了許多價值不菲的藝術品,他們也是一種榜樣,帶動著國內的企業家們。熱錢難覓好出路,藝術品收藏的諸多好處使得精明的企業家對之青睞有加。一種藝術品收藏的新時尚,漸次在企業界流行起來,企業家們如今比的不是名車、高檔別墅或是高爾夫球員的級別,比的是誰的藝術品更有水準,誰更有鑑賞眼光,誰擁有的藝術品更多、更好。當然,企業家們都會基於對自身企業或個人的發展來考慮,進而選擇不同的藝術品玩法。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蘇寧藝術館

玩法一

投資藝術品,進軍文化產業。這種企業一般實力很強,有國有企業也有民營企業。他們把藝術品當作一種新的投資渠道,藝術品是他們投資文化產業的敲門磚。他們在熟悉藝術品投資門道的同時,瞭解文化產業投資規律,廣積人緣,廣拓門路,是文化產業的堅定看好者。他們對藝術品的投資都非常巨大,聘請相關專家做指導,投資也很慎重,一般都會選定一兩個主藏方向,購買大量的名家名作。上海大藏家劉益謙自90年收藏開始,投資過百億,藏品眾多。如今已建成了龍美術館,並擁有了幾個分館,經常舉辦各類藝術活動。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新理益集團董事長劉益謙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吳彬作品《十八應真圖卷》以1.69億元被劉益謙拍得,開創拍賣“億元”時代。

南京天地集團除了成立了長風博物館外,還開辦了畫廊,並將成立拍賣公司和圖書出版機構,在此基礎上打造長風堂文化產業公司。時任集團董事局主席楊休曾向筆者表示,現在是進軍文化產業的最佳時機。前幾年一舉成功收購圓明園遺珍“豬頭”“猴頭”“牛頭”而蜚聲海內外的國有企業北京保利集團,在擁有收藏許多稀世珍寶的保利博物館的同時,還在廣州、上海、北京成立了多家拍賣公司。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楊休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2004年,陸儼少的《杜甫詩意百開冊》以6930萬元被楊休拍走,創下當時中國書畫最高價

房地產行業的金典集團董事長張寶全,也是中國最有影響力民營美術館——今日美術館的館長,他在藝術領域引用了商業;在商業領域用了藝術,並不遺餘力地推廣與發展中國當代藝術。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張寶全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今日美術館

泰康人壽董事長陳東昇不僅創建了中國嘉德拍賣公司,是拍賣業當之無愧的翹楚。個人也熱衷收藏,泰康藝術空間即是其展示和交流場所。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陳東昇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2010 年以1792 萬購買了蔡國強,《天空中的人、鷹與眼睛》( 九聯),230×77.5cm×9

玩法二

藝術品投資成為另一種生財之道。企業家把經營企業的經濟頭腦運用到藝術品投資中,一般都有很高的藝術品投資能力。

曾做服裝公司的香港大收藏家張宗憲,90多歲好稱“90後”,一直是中國幾大拍賣公司春秋兩季拍賣會的一號拍品的競標者,這種熱心的捧場,成為一道眾所周知的景觀。由此,研究中國當代的藝術品收藏和拍賣的歷史,張宗憲是一個無可置疑的座標。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張宗憲

玩法三

藝術品是一種業餘愛好,只為了保值增值。這類企業家從事收藏一般是個人行為,藝術品是他們的業餘生活調劑,是結交更多文化人士的一種方式,為的是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香港華人置業集團主席劉鑾雄進入收藏將近三十年。在世界級拍賣市場上像劉鑾雄這樣出手闊綽,一擲“億”金華人藏家卻鳳毛麟角,號稱“股壇狙擊手”。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劉鑾雄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波普藝術大師沃霍爾的一幅肖像畫被 劉鑾雄以1.3億港元購得

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曾學習油畫的王中軍對寫實油畫收藏情有獨鍾,對陳逸飛、艾軒、楊飛雲、王沂東等寫實名家作品收藏頗豐,也收藏西方經典作品。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王中軍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王中軍滿布藝術品的豪宅

新加坡籍華人企業家、聯華電子前董事長曹興誠 在藝術品收藏方面,偏好青銅器、瓷器等藝術古董收藏,價值從數千萬到上億元的古董都有,成為全球評比中重要收藏家之一。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曹興誠 聯華電子前董事長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曹興誠先生收藏的明代田黃石雕瑞獅紙鎮“玉旋”款

廣達集團總裁林百里自幼偏愛畫畫的他近年來不斷在國際拍場競拍,花費早就超過數十億新臺幣。在拍賣會上,林百里曾多次刷新了張大千畫作的拍賣記錄。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林百里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林百里收藏的張大千作品

以地產為主業的蘇寧環球集團如今收藏了三千餘件歷代書畫和器物作品。2017年11月25日,位於上海市普陀區蘇州河畔蘇寧天御國際廣場的上海蘇寧藝術館了舉辦“博古觀今 翰墨承緒”開館大展。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蘇寧藝術館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館藏展

新疆首富廣彙集團實際控制人孫廣信十幾年來收藏了超過500幅近現代名家的精品書畫,成立了廣匯藝術館。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孫廣信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廣匯藝術館藏品

楊致遠不僅是雅虎公司的創始人,曾經的互聯網界華人首富,亦是中國書畫的愛好者與收藏者。2000年初,楊致遠從香港藝術經紀人黃仲方(Harold Wong)處購得60件作品,構成其收藏的雛形。此後,他不斷擴大收藏,專注物色民初以前的古代書法作品。已收藏了的三百多件書法作品。2014年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舉辦了“法跡:觀遠山莊珍藏法書展”。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楊致遠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楊致遠收藏的趙孟頫《大乘妙法蓮華經卷第三》局部

邢繼柱經營著一家計算機集成系統公司,主要收藏藏傳佛教造像。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邢繼柱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明永樂銅鎏金文殊菩薩像》924萬元購得

陸漢振是金輪集團董事長他是浙江最早將資金投入藝術品的收藏富人。拍得1000多件歷代瓷器、青銅、書畫等藝術品後,他投入巨資五億元,籌建了金輪藝術館。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陸漢振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金輪藝術館

玩法四

改行於藝術品經營,把藝術品投資當作生存立業之道。這些人過去都曾經創辦過企業,並賺取了大量的資金,由於看好藝術品行業,而抽身到該領域中來。他們善於發現藝術品市場的空白點,以多種多樣的方式來經營藝術品。被稱為“破爛王”的趙慶偉,曾任某IT公司董事1998年開始大規模進軍收藏領域,被稱為收藏奇人。收購的門類包羅版畫、手稿、照片和文革用品等20多種,租用了5個大型倉庫。過去曾在郵品投資上獲利豐厚。對藝術品投資有著獨到想法的他,並不急於出手,是為了坐擁目前還沒有被市場重視的收藏品的“山頭”,以形成一定的壟斷,進而在適當時機獲取壟斷利益。他熱衷公益,將莫言手稿捐贈給了中國現代文學館,將不少老影像和照片捐贈給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趙慶偉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崔永元

當然,以上的現象和玩法只是一個梗概,還不能完全描述當今企業家參與其中的景象和種種緣由。但對於藝術品投資剛剛起步的中國來說,這些現象無疑是空前的,參與的人數和資金也是空前的。它能體現中國經濟取得的成就,它能顯示藝術的恆久生命,它更能充分說明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盛世收藏。大唐中興如此,康乾盛世如此,21世紀的中國也如此。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收藏家活動

時過境遷,企業家的玩法借鑑了其他行業的做法,甚至獨創了一些組織形式。例如不少企業家做公募或私募基金,吸引資金,做大做強專題收藏和投資。例如廣東企業家鄭華星做起了佛像基金,2013年10月,在香港蘇富比拍賣以2.1億港元競得明永樂鎏金銅釋迦牟尼佛坐像,創下中國佛像拍賣的最高紀錄,一舉成名。民生銀行率先發售了多支藝術品基金,而成為金融機構涉足藝術品收藏和投資的楷模。一些企業家則通過藝術品抵押、擔保的方式,從銀行直接融資。更有企業家借鑑產權交易所的方式,開設了藝術品產權交易所,通過藝術品分拆的方式,吸引中小資金投資藝術品。

藝術品收藏,企業家的新時尚

中華文明代代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