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道真縣:爲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道真縣,位於貴州省遵義市北部,到遵義市區180公里,距離重慶市區160公里,是黔渝開放合作的橋頭堡。道真面積2156平方公里,人口約25萬。道真在歷史上長期屬於正安,民國30年(1941年)7月,析正安縣東北地置道真縣,以紀念漢代學者尹珍(字道真),治所玉溪鎮。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道真縣自古以來就是仡佬族的聚居地,是全國僅有的兩個以仡佬族為主體自治民族的縣份之一,仡佬族人口約佔全國仡佬族人口1/3。如今這裡的仡佬族傳統飲食文化,喪葬文化,哭嫁文化和石刻文化等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海內外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剪紙藝術,刺繡藝術,民歌藝術,嗩吶藝術,竹編工藝和紙紮工藝等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美術家,音樂家的青睞!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2018年5月,道真中華仡佬文化園開園,成為道真縣城區域範圍內居民觀光休閒遊樂的“目的地”。它將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以及民族特色所折射出來的文化蘊含和意味,通過各種功能,景觀的完整塑造,讓世人窺見道真仡佬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神秘。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對於民俗文化,定當是當地源遠流長的儺文化。仡佬族儺戲是以驅邪逐鬼、祈福納吉、圓滿人願為主要表現內容的、兼有巫教儀式、戲劇表演的民間藝術,屬巫教範疇。道真儺戲表演中主要角色面具70多種,常用打擊樂10餘種,蟒袍等常用服飾頭飾各20多種,口條10餘種,師刀等道具50多種,“清水柳”、“搖板”等唱腔30餘種,《跑功曹》等常演劇目兩三百種。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仡佬族儺戲豐富多彩,與國內其它地區儺戲有一定區別,自有特色。是研究民族民間戲劇和仡佬族先民歷史文化的重要資料。近年來,仡佬族儺戲引起國內外學術界高度關注。貴州省人民政府2007年5月29日公佈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道真迄今仍有50餘個壇班,630餘人活動於境內,與當時流傳的佛教、道教相融合,內容更為豐富,形式更為多樣,並最終形成了仡佬族最具代表的文化習俗。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中國儺城

2017年,中國儺城建立,佔地面積1136畝,已經建成三么臺仡佬文化展示區、仡佬民俗廣場、夜郎古街等項目,是中國儺戲學會授牌的儺戲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儺城是中國儺戲學會唯一授牌的儺戲文化研究中心,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儺文化古城。在繼承和發揚原始文化的同時,賦予其新的時代特徵,以科學的規劃和精心的打造,集中展示出儺文化的精髓。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中國儺城

三玄臺迎客之道獨具特色。仡佬族的“三么臺”習俗,“三”,指的是三臺席,即茶席、酒席和飯席。“么臺”,正安、道真、務川一帶地域土語,為“結束”之意。“三么臺”,意思是一次宴席,要經過茶席、酒席、飯席才結束,故稱“三么臺”。2014年,仡佬族三么臺習俗被列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在中國儺城可以體驗三么臺飲食文化。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洛龍古鎮地處黔渝兩省市交界處,素有“黔蜀門屏、北門要塞”之稱。現存老街約200米長,寬約4米,全部由青石板鋪成。街道兩側是黔北仡佬民族風格的木樓,整條古街曲徑通幽,古樸典雅。還有傳承數千年的仡佬族語言和服飾以及仡佬民族文化攤戲和傳承百多年的洛龍花燈,山歌,打鬧歌,哭嫁歌等。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洛龍古鎮

道真不久民族文化濃厚,自然風光也是絕美。大沙河保護區位於道真北部,與重慶南川、武隆相鄰。總面積26990公頃,銀杉8810平方米,銀杉植被數量和分佈面積居全國之首,有全國最大的單體銀杉植株——銀杉王。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銀杉、珙桐、光葉珙桐、紅豆杉、南方紅豆杉5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葉猴、林麝、雲豹、金錢豹4種。2018年,大沙河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大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道真插旗山位於舊城鎮土城關村和槐坪村交界處,巍峨綿亙,峰巒疊翠、懸巖壁立。清朝康熙年間,吳三桂大軍曾在山頂遍插旌旗,遂有“插旗山”之稱。山上原有古寺名“靈巖寺”。臺上原有涼亭己毀,唯建於峰頂的翠飛閣尚存。每年古歷六月十九,善男信女來此趕廟會者絡繹不絕。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傳說舊城名聞遐邇的灰豆腐就是這靈巖寺中一燒火煮飯的尼姑,不慎將一塊豆腐掉在火坑灰中,後掏灰時發現這塊豆腐風味特別,遂按此方法做成了道真的名優特產“灰豆腐果”。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石筍峰位於插旗山附近,在蜿蜒的山路上遠遠地就看見一塊高聳入雲的石頭,竹筍峰前面的觀景臺中間有一個張果老。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道真縣華山林場位於道真自治縣三橋鎮塘村,距縣城25公里,平均海拔1300米,林區總面積2.5萬畝,自然資源豐富,有天門洞、石筍、石林、竹海、奇形怪樹、溶洞、野生動植物。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道真最具特色的有芙蓉江和梅江兩條水系。崇山峻嶺,河谷深幽,奇峰俊秀,林木繁茂。芙蓉江兩岸鬱鬱蔥蔥,綠意醉人。芙蓉-烏江的主幹支流,發源於綏陽縣,途經正安縣流入道真境內。峽谷兩岸絕壁直立,江中怪石嶙峋,江水碧綠,景色壯美幽深。峽中盛產鏈魚、鯉魚、甲魚等。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遵義道真縣:為紀念教育家尹珍而設的縣,是中國仡佬文化之都

洋渡小三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