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來澳洲什麼都不敢買,後來發現生活成本比國內便宜太多!

很多人初到澳洲的時候,總喜歡在價格上算匯率,於是感覺什麼都是貴貴貴!!!

但是生活久了以後,更多的融入當地,習慣了用當地的收入看待消費時,就會發現澳洲整體的物價水平其實很多時候是低於國內的,甚至有些商品算上匯率,仍然低於國內價格。

最近著名的Mercer公佈了一組數據,也驗證了這一說法。

根據Mercer公佈的報告來看,全球生活成本消費全球排名前十的城市,亞洲佔了六個,而中國竟然上榜三座,香港排名第一,第七名上海,第九名北京。

剛來澳洲什麼都不敢買,後來發現生活成本比國內便宜太多!

而澳洲各城市的生活成本均跌出全球前十,其中悉尼仍然是澳洲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全球排名第29,墨爾本次之,不過和悉尼相差了三十名,排名第59,珀斯排名第61,而全國首府堪培拉則排名第77位。

剛來澳洲什麼都不敢買,後來發現生活成本比國內便宜太多!

各類生活成本消費

很多人可能看到這個報告,第一感覺是怎麼可能!

在澳洲上班通勤的小火車,花費都要比國內地鐵貴幾倍,買個生薑都要40澳元1公斤,明明感覺在燒錢,怎麼還能生活成本排名更低呢?!

剛來澳洲什麼都不敢買,後來發現生活成本比國內便宜太多!

其實除了居民收入與消費成本對比這個客觀原因外,其實很多方面,中國部分一線城市商品的售價確實高於澳洲很多。

比如一杯咖啡在悉尼售價約5澳幣,上海則約7澳幣。

剛來澳洲什麼都不敢買,後來發現生活成本比國內便宜太多!

一升的牛奶,在澳洲是1.41澳元,而在上海需要3.24澳元,感覺要吃土啊!

而一條質料良好的牛仔褲,在澳洲悉尼大概90澳幣左右,而在上海平均幾乎賣到

150澳幣左右。

剛來澳洲什麼都不敢買,後來發現生活成本比國內便宜太多!

更重要的是,這個報告還是考慮了房價的!根據Mercer數據顯示,按月計算,悉尼一套沒有傢俱的兩居室公寓的價格,比香港、上海更便宜。

澳洲生活成本對比

其實,澳洲很多城市躋身全球宜居城市,也和它的收入支出比例有關。

生活質量的高低,不僅體現在日常衣食住行這些基本方面,更表現在提高生活質量的消費支出上,例如看電影、旅行、觀看話劇、參觀博物館、購買一些平常不買的奢侈品做禮物等等。

而這些升級消費的成本,澳洲比國內還是價格低很多。

而對於澳洲生活的寶寶們來說,也不能高興太早,根據報告顯示,住房成本對於澳洲來說也是一個緊迫的問題,根據今年年初發布的國際住房能力調查報告顯示:

悉尼和墨爾本雙雙躋身全球五大最不可負擔的住房市場,同時澳洲的工資增長也低於市場預期,租金負擔能力低,尤其是在悉尼,各類成本與收入對比,簡直讓人吃土的節奏啊,所以澳洲在Mercer的這份生活成本排名下降也不太可能給當地人帶來太多安慰。

總的來說在澳洲的生活成本按照匯率換算會高,但是加入收入、房價等多方面結合來看,國內一線大城市更加不易。

不過每一種生活方式,有每一種生活方式的優勢,大家都會慢慢找到最適合自己又能省錢的生活方式,也祝大家都能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去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