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看江蘇 江蘇促發展

如果說“5.31”光伏新政,在某種程度上,像一記悶棍敲在野心勃勃,準備大幹一場的光伏人身上,讓一部分光伏從業人員萌生退意的話,那麼江蘇省發改委近期發佈的《關於促進分佈式能源微電網發展的指導意見》則更像一盞明燈,讓猛然間陷入迷茫的光伏人,發現前行的方向,輕裝上陣,再次探索出光伏應用的新道路。

儲能看江蘇 江蘇促發展

江蘇省發改委的文件提出加快制定分佈式能源微電網項目技術規範,分佈式能源微電網項目可接入地區配電網,並與公共電網友好互動,減輕電網調峰負擔。

發展目標:到2020年,建成分佈式能源微電網示範項目20個左右,實現新增分佈式能源裝機40萬千瓦左右。到2025年,建成分佈式能源微電網示範項目50個左右, 實現新增分佈式能源裝機200萬千瓦左右。

江蘇省的儲能項目規模跟我們的光伏產能相比,並不能消耗掉我們過剩產能。但儲能這條發展道路確實必須要走的,也是光伏應用發展的方向。“5.31"帶給光伏人的切膚之痛就是,不能依靠補貼而發展,必須丟掉補貼這根柺杖,獨立發展;而儲能恰巧能給於光伏獨立發展的機遇。

儲能看江蘇 江蘇促發展

我們來看下,儲能發展的幾種商業模式:

1、動態擴容。我們都知道,變壓器的額定容量在出廠的那一刻起就是固定的,而當電力用戶由於後期某些需求的影響,造成變壓器滿額運行,就要進行擴容,據瞭解,一般地區的擴容費用都非常高,這個時候安裝儲能就可以實現動態擴容,避免花費大量金錢。

2、需求響應。需求響應,說的簡單點,就是用戶根據電網發出的信號,改變負荷曲線的行為。我國的電力負荷曲線有個非常明顯的高峰,實行需求側響應能有效的改善這一現象。用戶的儲能設施參與需求響應後,電網會給一定的補償費用,或者依靠峰谷價差獲得收益。有一點需要注意,參與需求響應是要接受電網的調度。

3、需量電費管理。想要知道儲能如何參與需量電費管理,首先一定要了解什麼是需量電費,簡單點說,就是大工業客戶針對變壓器收取的電費,而無論是按變壓器的容量收取,還是按最大負荷收費,都無法滿足用戶的峰谷用電負荷特性,而儲能可以進行削峰填谷,改善這一狀況,減少需量電費。

4、配套工商業光伏。隨著光伏補貼的退坡,光伏企業必須尋找新的模式提高收益。工商業光伏+儲能,可以提高自發自用率,從而減輕用戶的電費壓力,同時也可以白天對儲能電池充電,晚上放電,從而賺錢價差。

儲能看江蘇 江蘇促發展

從上圖可以看出,江蘇最大的峰谷價差是0.9342元每千瓦時,據很多企業透露,當電差達到7毛以上,儲能就有盈利的可能性,所以,江蘇在峰谷價差這一方面,有著盈利的優勢,這無疑是促進了江蘇儲能的發展。

目前在建的江蘇鎮江東部的儲能項目,是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儲能項目。

該項目電網側總功率為101兆瓦,總容量為202兆瓦時,該項目建成後,可以為電網運行提供調峰、調頻、備用、黑啟動、需求響應等多種服務,充分發揮電網調峰的作用,促進鎮江地區電網削峰填谷,有效緩解今年夏季鎮江東部電網供電壓力。

發展儲能,扔掉補貼的柺杖,依靠自己的商業模式盈利,促進行業健康發展,這恐怕才是光伏發展的大道。

儲行業資訊,傳未來之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