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CEO談騰訊:連接一切是很好的,但是連接沒有產生化學反應

「倘若早出生一百萬年,作為一個男人,此刻我應該正在狩獵。我應該圍著獸皮裙,手持標槍,正在捕捉山羊野鹿,也可能正和虎豹豺狼大狗熊做生死之搏。如果我幹不好,我就會被咬死,我的家人族人就會餓死。每想到這裡,我就決定集中精力,回到中國互聯網這個現實叢林中來。」

這是多年前美團王興在飯否的一條記錄。

6月25日,美團公佈了上市招股書,截至2017年底,美團總交易額為3570億元,整體收入為339億,經調整淨虧損28億元。如果順利的話,美團將於9月份在港上市,估值有望超過京東,高達600億美金。

作為美團的創始人王興也必然水漲船高,身價暴漲。

眾多周知,中國互聯網江湖有兩個繞不開的極:A和T、阿里和騰訊,而美團正是T系的重要部分之一。

王興還說過一句話,

“如果阿里更有底線一些,我會更尊敬他們”

阿里CEO談騰訊:連接一切是很好的,但是連接沒有產生化學反應

對此,阿里巴巴CEO張勇在近日接受《中國企業家》雜誌專訪時,首次予以回應:

如果有機會——也許不是現在,現在還不合適——可能將來大家老了,坐下來喝杯小酒的時候,可以聊一聊。

另外,對於被廣泛關注的阿里和騰訊的競爭關係,如渠道、零售和投資等領域,張勇也都一一作了回答。

1)按照馬化騰的說法,渠道都掌握在阿里那裡,所以合作伙伴沒有安全感。

張勇說:

2)現在騰訊在做智慧零售,你覺得騰訊是個值得尊敬的對手嗎?

張勇說:

隨著數字技術和商業擁抱,用工具產品、用技術一定會越來越多,但是我覺得最終還是要跟商業形成化學反應。我一直認為,連接一切是很好的,但是連接沒有產生化學反應。阿里追求的是讓商業和技術真正融合,產生化學反應。無論叫什麼零售,不懂零售的人再怎麼也不可能讓它發生化學反應。

3)前一段時間有篇文章《騰訊沒有夢想》,指出騰訊正在喪失產品能力和創業精神,變成一家投資公司。先不管這篇文章說的對不對,作為騰訊勢均力敵的對手,阿里有沒有這樣的傾向?

張勇說:

一個企業還是要以願景、使命、價值觀驅動,阿里一直堅持這個。當然在不同的時代,願景、使命、價值觀的方式會不同。夢想對阿里是最重要的。你必須要有夢想,埋著頭走路肯定不行。

一個企業要有夢想,leader就得有夢想,leader沒有夢想,很難想象企業會有夢想。

阿里CEO談騰訊:連接一切是很好的,但是連接沒有產生化學反應

在以往,一般都是雙方的公關部門在明裡暗裡地交鋒,而作為數一數二的核心高管有這樣鮮明的表態,是非常罕見的。

上次這種高度的態度流露,還是馬化騰在去年10月份的《財富》全球論壇上對阿里的批判,“我們不會與合作伙伴競爭,只是為它們提供必要的支持。”

幾個月後,太極愛好者馬雲在某次接受採訪時的一句話,可以被視為對小馬哥指責的回應:

“從文化上說,我們是一家迥然不同的公司。我們更理想化,我們希望行善、賺錢兩不誤。我們信任人甚於我們的產品。”

阿里CEO談騰訊:連接一切是很好的,但是連接沒有產生化學反應

在外界看來,隨著體量的膨脹和市場規模的擴大,騰訊和阿里這兩個幾乎同時期創立的企業,衝突已經不可避免。

自己越沒有的就越想要,人是如此,企業也是如此。

阿里一直有做社交產品的執念,騰訊也大力嘗試過電商平臺的搭建,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打通自己的業務鏈並黏合諸多產品,從而取得利益最大化。

但企業強大的部分往往又會成為其增長最大的限制,兩者的嘗試都說不上成功,阿里的來往沉寂後,只能在主打辦公領域的釘釘上扳回一句,而騰訊的拍拍最終還是交給了其投資的京東。

社交、電商的基因根深蒂固,像是已經成為騰訊、阿里的榮耀和詛咒。

於是,既然自己不能做,那就投資別人,為了讓企業的產品和流量等資源獲得更大的發揮,騰訊和阿里通過一路“買買買”的投資併購,建立起了各自的生態體系,兩者之間的競爭,也成為了兩個商業帝國的博弈。

阿里CEO談騰訊:連接一切是很好的,但是連接沒有產生化學反應

但T和A的投資風格和邏輯並不相同。

騰訊更多地是以參股的形式獲取合作伙伴的結盟,共享利益;而阿里更多地是尋求控股和收購,按張勇的說法,生態鏈是關鍵,為了大家共同的長期利益,這樣才真正是對收購企業的負責任,“說白了,收購是一種擔當,如果你不擔當,只投錢就行了。投五個一樣的,其中有一個行,就賺了。第二種不負責任的投資策略是我先投一匹馬,那匹馬跑得不好,跑瘸了,那我再投另一匹。”

對此,眾多的創業公司也表現了迥異的態度,比如堅持獨立發展的美團王興就非常不滿阿里的強勢,所以和騰訊有更深入的合作,而他的競爭對手餓了麼張旭豪則欣然接受了阿里的“收編”,認為有了阿里的強力支持,就一定能贏。

全球化、國際化時代,除了國內控盤,A和T在海外也開始大力佈局,投資、參股了不少企業。但阿里的神秘人物、阿里巴巴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曾表示,“它(騰訊)在海外沒有任何業務,希望通過在海外撒芝麻鹽式的投資走捷徑。只有親自運營業務,才能帶來協同效應,真正創造指數級價值。如果只是進行投資,關注的是內部回報率,不會創造真正的價值。”

儘管在戰略佈局等方面騰訊看似處在弱勢,但騰訊有張牌是阿里也只能望洋興嘆的。

阿里CEO談騰訊:連接一切是很好的,但是連接沒有產生化學反應

張勇說,“我們始終圍著商務轉。”

而支付正是商業的核心領域,且與零售休慼相關,支付也是騰訊產品許多服務變現的一個關鍵通道。

騰訊集團副總裁、智慧零售戰略合作部負責人林璟驊說,“零售佔到中國GDP的40%-45%,它與用戶生活的各個方面密切相關。。。我們用約4年時間取得了目前的成就,阿里巴巴用了10多年。現在,雙方的競爭才真正開始。”

除了支付,在零售、雲計算、人工智能、醫療等10多個領域,騰訊和阿里的激烈競爭也在進行。

目前來看,兩大巨頭的爭奪是一件好事,比如手機便捷支付的迅速普及就是競爭的福利之一。老方覺得,競爭短期內沒有勝負,但從長期來看,騰訊似乎在戰略上稍遜一頭。

你看,阿里緊鑼密鼓地建立了西湖大學、達摩院和羅漢堂,對社會前沿的探索和趨勢的把握,又狠又精準,而騰訊在這些方面卻鮮有驚喜出現。

阿里CEO談騰訊:連接一切是很好的,但是連接沒有產生化學反應

總之,騰訊和阿里都是取得非凡成就的商業公司,對中國互聯網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但就如張勇所說,今天機會無處不在,隨著商業發展,未來一定不會只有AT,一定會出現新一代的阿里巴巴,新一代的騰訊。

對無數有志於互聯網創業的創業者們而言,阿里、騰訊的創業奇蹟也是激勵他們全力創新、奮勇向前的力量之一,前輩的成功,意味著路是走得通的,哪怕是有一路的艱難險阻。

最後再用王興的一句話結尾:

「在這個時代更多公司像是流星,非常絢爛,但一顆流星燒完就燒完了;行星可以長久存在,但它不會自己發光;恆星會發光,同時它和流星的發光方式不一樣,流星是燃燒掉了,恆星是靠核聚變,所以恆星必須夠大。我在努力成為恆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