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區的夜晚

礦區的夜晚


我的童年與少年,都是在深山老林裡度過的。因為老爸老媽都是冶金局的職工,一輩子直都是在礦山。直到考上大學,我才離開了大山,但這麼多年,我還是懷念童年的時光,念念不忘那大山溝裡面的那山,那水,那時的你我他。。。。

尤其是礦區的黃昏,夜晚。每逢礦區第三次的廣播站開播時,就意味著下班了。礦區的上班時間是上午七點到十一點,中午十二點到十六點。礦區的廣播站每天開三次廣播,上午六點到七點,中午十一點到十二點,下午十六點到十七點。幾十年都是這樣。每天下午十六時廣播站開播時,也就意味著大家都下班了,休閒時刻到了。此時,工人們從山洞裡走出來,準備到職工食堂吃飯,家在礦區的職工,老婆已經在煮飯炒菜了,孩子們也放學了,附近農村西嶺肚農民到山上放羊放牛也開始暮歸了。

礦區的夜晚


礦區裡炊煙裊裊,飯菜飄香,雞飛狗跳,孩子們四處亂跑,女孩子成群嘰嘰喳喳,晚飯是整天最豐盛的,有時還會喝點小酒。飯後,除了老媽做家務,其他人都出去活動了,男人們串門喝茶聊天,或打牌。家屬沒在礦區的,就去散步或者去圖書室看書(主要是看畫報等及小說等,那些專業雜誌,基本沒人看,因為對於大學生說來,太淺,對於讀書不多的工人,看不懂,最受歡迎的是《人民畫報》,《解放軍畫報》,《廣東畫報》。但打牌的最多,那時也沒有賭錢,大家主要是打發時光。喜歡音樂的就去文化室演奏潮州音樂,不會樂器的就去聽,喜歡體育的就去打乒乓球或者到燈光球場打籃球。

職工宿舍是按工序分配的,有采礦,選礦,動力三個部門,包括以後的歌詠比賽,籃球比賽,拔河比賽都是按車間組織的。各種愛好的人都各自組合在一起。如果放電影,那更熱鬧,附近的農村,農場都過來看,大禮堂塞得滿滿的,有時人太多就在球場露天放映。

礦區的夜晚


家屬區由於有許多熊孩子而更加熱鬧,尤其是男孩子們,都去幹惹大人們打罵的事情,他們會爬到屋頂上摸鳥,由於房頂是瓦蓋的,所以,麻雀喜歡在裡面做窩。那麼,房頂會被踩破漏雨。去打蜂巢,惹得蜂飛出來叮人,還跑到地裡去偷甘蔗,有時也打架。女孩子們比較文靜,她們只是幾個人聚在一起跑步,聊天,到山上唱唱歌,我們這些比較大的男孩則去籃球場打籃球,或者去打乒乓球,打完球后,再去公共澡堂洗澡,然後再去職工宿舍找談得來的人聊天,聊到晚上大概九點多就回家了。因為礦區的供電是自己發電,晚上二十二點就關柴油機了。我們回去後還意猶未盡,繼續想玩的內容,但基本都是與偷雞摸狗之類有點沾邊的活動,當然,比如去偷點甘蔗,或偷拔幾棵大蒜炒來吃,主要是貪玩。喜歡看書的人就繼續點煤油燈看書或手抄歌曲。最晚一般也不會超過十二點,因為明天還要一早出工。

此時,整個礦區才真正睡著了,尤其是職工宿舍,打呼嚕此起彼伏,礦工們的呼嚕真的是如雷貫耳。

一輪白月高掛天上,

大地萬籟俱寂,

只有數聲嬰孩哭啼的聲音及數聲狗叫,大地是白色的,穿山風過,樹影搖曳。明天,又是一輪新的太陽。多少年,都是這樣。

礦區的夜晚

幾十年以後,礦區由於資源枯竭,破產倒閉了,礦工們及家屬都走光了,只剩下幾戶沒什麼來頭,沒什麼發展的家庭還留在礦區,靠種菜及種點水果維持生活。雖然說,現在用電都是南方電網供電,是二十四小時有電可用,但確實人煙太稀少了,晚上華燈初上時,留在這裡的幾家人也早早吃飯,關閉大門不敢出來了,因為到處都是黑朦朦的,雜草叢生,野獸出沒,風聲瀟瀟,礦山已是人去房空,到現在是人空房塌。

一切已過去,已成歷史,

一切隨風而去,時不再來。

滄海桑田,不外如此。

但永遠不變的,

長留記憶的還是那一夜的月亮。

礦區的夜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