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嶺礦的衛生所及療養所


西嶺礦的衛生所及療養所

西嶺礦,位於廣東惠來縣葵潭鎮二行鳳地山,開採錫礦。從五十年代開採到八十年代末期,資源枯竭破產倒閉,歷時半個多世紀,最旺的時段就是七十年代。

採礦是在坑道里面進行的,礦脈是生成在堅硬的花崗石裡面,必須在石頭上用風鑽打眼,再裝上炸藥爆破,工人們就在坑道里勞動,裡面雖然有通風設備,但粉塵還是很多,有炸藥硝酸銨的硝煙,炸石頭散發出來的粉塵(都是石頭粉塵)充滿整個坑道的工作面,工人們雖然都是帶著口罩上班,但是,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這些粉塵還是會被吸入肺部,粉塵就會把肺部的呼吸孔塞住,形成了塵肺病,又叫矽肺,屬於職業病。

這種病分為三期,一期屬於輕度,二期就比較嚴重,三期就很嚴重了,發展到三期塵肺病以後,再過十年左右,人就可能過世了。冶金局屬下的西嶺礦,在勞動保護及工人得病後的醫治,療養方面,都做得比較好。在每年,冶金局都會定期派醫務人員帶X光機到礦山來為工人體檢。

礦區也辦了醫療所及療養所,醫療所建得很漂亮,建在一個小山坡上,庭院式,一條石臺階走上去,兩邊是雪梅樹種成的園林,醫療所一字形排列,有醫生,護士,司藥。療養所建在一處比較幽靜的地方,專門設有食堂,每天都有醫生,護士到那裡給工人們檢查身體,打針吃藥。但我們很少去那裡,因為大人們告訴我們,住在裡面的人都是病人,他們經常都是咳嗽,所以,我們也不敢去那裡。

在離療養所不遠的地方,那裡有幾塊很大的黑色石頭,我們叫做烏石。那裡比較幽靜,爬到大石頭上看風景,也是我們這些山裡孩子晚飯後經常三五成群去的地方。烏石的前方,是一條水壩,再翻過一座小山坡,就是西嶺肚村。烏石的右前方,就是324國道,晚上,我們坐在烏石上,看著遠方汽車二柱車燈在公路上來來往往,不知開到哪裡,我們也不知道山的那頭是什麼?路的盡頭是哪裡?一群孩子就這樣坐在石頭上胡思亂想,那時,男孩與女孩一般是不說話的,平時也都是分開,所以,到了晚飯後,都是男孩子在一起,女孩子在一起,我們是胡說八道,女孩子們小聲唱唱歌,她們膽子比較小,我們一走,她們也就馬上開溜了。

療養所的病人,估計有二十個人左右,他們在附近的地裡種了一點菜,自己也養雞,主要是自己吃,他們平時也到處走走,到商店買東西,到飲食店吃麵條,大家也沒有排斥他們,因為矽肺病不會傳染,幾年以後,就會有個別人過世了。礦工們就是這樣,年輕時,為了多賺點錢,就下井到坑道里面工作,(有井下補貼,工資比在地面工作的要高許多),幾年後,一般就會得一期矽肺病,得病後,就會調到地面工作,但工資可以拿井下的標準,再過若干年,病情就會加重到二期,再過若干年,病情又會加重到三期,再過若干年,病人就走了。坑道里採礦工的壽命,都會比地面工作人員短一些。每年,在礦山都有數座新墳出現,那就是礦工的墳墓。多少年以來都是這樣,當礦工時,年輕朝氣蓬勃,生病到最後,一杯黃土歸大山,這也是他們最後的歸宿。

一九七七年,礦山調來了一個新的黎礦長,他的愛人是一個醫生,她看到了礦工的工作情況,瞭解了那些得塵肺病後的礦工醫療及康養情況,她非常同情他們的命運,黎礦長與她就利用他們的社會關係,到省冶金廳及市冶金局為他們反映情況,爭取投資改善醫療環境,經過不懈努力,最後,為這些塵肺病人爭取到了應有的福利及待遇,這是功德無量的事情。幾十年就這樣過去了,礦脈也挖完了,資源枯竭了,礦山也倒閉破產而曲終人散了,留下的只是滿目蒼痍,殘垣斷壁,荒草叢生。記憶的痕跡,也湮沒在這荒草之中了,這就是礦山的命運與歸宿,歷史就是這樣,滄海桑田。我們這些在山裡長大,走出來的大山兒女,都會不時回到這裡,站在早已倒塌的舊居前,站在空空的山門上,眺望這靜靜的山溝,任清風吹拂,聞聞這熟悉的青草香。。。。

山還是那座山,但泉水已乾,鳥兒啾啾從天上飛過,但已不是當年的鳥,只有伯公山上的伯公像,永遠微笑著,靜觀這百年鳳地山的興旺與衰落,人來人往,福佑大山的兒女永遠平安吉祥。

鳳地百年往事過,兒女千載啟未來。

一笑而過。

西嶺礦的衛生所及療養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