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女人住在深山,部長三次請她下山未果,逝世後,主席親自悼念

上帝總是喜歡捉弄才女。

在中國近代史上,鼎鼎有名的大才女很多,但她們無一例外,其結局都十分悽慘,如在民國時期,赫赫有名的南愛玲北蕭紅,更是其典型人物。

這個女人住在深山,部長三次請她下山未果,逝世後,主席親自悼念

她們被愛情折磨的遍體鱗傷、心力交瘁,即使如此,她們仍然沒有向命運低頭,但筆者今天所述的這位才女,是張愛玲和蕭紅的前輩,她的才華,曾讓魯迅驚歎。

她在26歲之時,一度患上抑鬱症,久居深山,其民國政府教育部長劉哲先生,三次上山請她擔任北平女子師範大學副校長,但均被她以身體抱恙為由予以拒絕。

不久噩耗傳來,年僅26歲的大才女因病逝世,文學社主席張揚翱親自悼念,以示她為文學界所作出的貢獻,曾有網友說:她若不早逝,這個世界就不會有所謂的“南愛玲北蕭紅”一說。可見對其評價之高。

這個女人住在深山,部長三次請她下山未果,逝世後,主席親自悼念

然而就是這麼一位在文學界名噪一時的才女,在26歲之時病故?這一切還需從她的情史說起。

石評梅有一位十分親密的異性知己,名高君宇,此人乃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及黨的早期領導人之一,在一次同鄉會上,兩人相識並相知,由於兩人都愛好文學,在眾人看來,他們應該走在一起。

但故事的結局並不是如此,兩人雖然親密無間,但高君宇多次在公共場合請求石評梅嫁給她,然而石評梅總是能找出各種藉口拒絕,如小說沒寫完,如認識的時間不夠。

這個女人住在深山,部長三次請她下山未果,逝世後,主席親自悼念

在高君宇看來,或許是石評梅覺得兩人相差太大,一個是窮酸書生,一個是名噪文壇的大作家,故而石評梅始終沒有答應高君宇的求婚,等到石評梅想嫁給高君宇之時,這一切都已經晚了。

1925年3月1日,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開幕,高君宇是與會代表之一,就在這期間,高君宇突發急性闌尾炎,後經搶救無效,於3月6日凌晨這一天病逝,時年29歲。

高君宇的去世,給石評梅極大的打擊,她覺得自己太過於脆弱,也太不果斷,沒有及早的和他結合,於是,在高君宇逝世後,石評梅搬到北平郊外的深山居住。

這個女人住在深山,部長三次請她下山未果,逝世後,主席親自悼念

每週除了到高君宇的墳上哭,便是在深山懺悔,在高君宇的墓碑上,石評梅寫著:“君宇,我無力挽住你迅忽慧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淚流到你墳頭,直到我不能來看你的時候。”

在這期間,時任國民政府教育部長,希望石評梅能夠下山擔任北平女子師範學校副校長,但被石評梅以身體抱恙為由予以拒絕,此後不問人間事。

這個女人住在深山,部長三次請她下山未果,逝世後,主席親自悼念

此時外界並不知道,石評梅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1928年9月,年僅26歲的石評梅病逝於北京深山,臨終前,她的手上仍然戴著高君宇送給她的白色戒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