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明版《康熙王朝》里發現一個問題?

陳道明版《康熙王朝》裡發現一個問題?

陳道明版《康熙王朝》在我看來,這些老戲骨如陳道明,斯琴高娃等演技還是不可超越的。至於,題主提到的,屋外列班待晚朝的臣工中,有本該留守輔佐太子的陳廷敬忽然出現在屋外列班中的錯誤。

陳道明版《康熙王朝》裡發現一個問題?

於是,又害我重看了一遍該集(當然,康熙王朝拍得很好,我愛看),確實位列第一個的大臣,有點像劇中陳廷敬(由下列同劇二張圖對比為證),這種情況的出現,不算是錯誤。估計是劇組為壓縮開支,一人飾多角而已。只是要掌握主要主、配角扮演者不應飾演多角色為好,以免觀眾陷入認知混亂。

陳道明版《康熙王朝》裡發現一個問題?

陳道明版《康熙王朝》裡發現一個問題?

這麼說來,我倒從該劇中找出幾個明顯的錯誤來,還是在該集,周培公(字培公,名昌)臨終前將集十年之功所畫的“皇輿全圖”呈交給康熙皇帝。此圖競在題跋處,赫然寫著“臣周培功恭制”字樣。這個屬犯低級錯誤了。

陳道明版《康熙王朝》裡發現一個問題?

至於,類似的低級或嚇人的錯誤,在該劇中還真有點兒多。比如眾人所詬病的孝莊太皇太后,在劇中自稱“我孝莊”,要知道“孝莊”是諡號,

諡號是故去之譽,她是怎麼知道自己的諡號的?莫非是孝莊穿越出去又穿越回來,用諡號來嚇人玩?

陳道明版《康熙王朝》裡發現一個問題?

還有孝莊說的聖祖託夢。殊不知清聖祖是誰麼?正是她的孫子,康熙皇帝。他還活生生站在她面前呢?孫子託夢給奶奶,這劇叫《康熙王朝》好不好,四十幾集哪?很長的,才幾集就讓康熙託夢,康熙還出不出場?出場了,嚇不嚇人?何況還反著託,行不行呀?

陳道明版《康熙王朝》裡發現一個問題?

還有蘇麻喇姑的年齡(1612年),蘇麻喇姑比孝莊(1613年)年紀大一歲,康熙帝(1654年)確定、一定、以及肯定要娶蘇麻喇姑?大42歲有木有,說好的後宮佳麗三千呢?都不要,一定要娶比他奶奶還大一歲之人?誰又喝高了?

還有,孝莊太皇太后去遵化東陵“祭祖”,那時的祖陵應當在滿族的龍興之地——盛京(瀋陽),東陵也就只有她兒子順冶帝的陵寢。

太皇太后,你確定給兒子去上墳,也叫“祭祖”?是不是地下一年猶如人間百年?如果是,那我沒話說。

陳道明版《康熙王朝》裡發現一個問題?

當然,瑕不掩瑜,陳道明、斯琴高娃等眾老戲骨的演技,那是爐火純青難以超越的。何況臺詞錯誤與演員無關,誰也不能什麼都懂,把份內工作做到登峰造極就了不得了。而且,人犯錯在所難免,不過還是儘量少犯點低級錯誤為好。做為觀眾,也只是調侃式的、善意的指出來,避免今後再犯同類之錯,實決無譏諷之意。畢竟經全劇所有人員艱苦的努力,奉獻給觀眾這部鴻篇鉅製,也是挺不容易的。

總的來說,《康熙王朝》做為嚴肅的歷史劇似乎瑕疵不少;做為架空歷史、天馬行空的宮廷劇來看吧,又不太象。所以只能遺憾地稱該劇為歷史宮廷劇吧。總體上,確實拍出了,我康熙王朝恢宏的氣勢、暢快淋漓;也拍出了中華民族開疆拓土、收復失土的巍巍青歷和浩浩正氣。

陳道明版《康熙王朝》裡發現一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