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的真正邊緣到底在哪兒,距離太陽的核心有多遠?

北國小野草

太陽系實際包括的範圍比人類觀測到的範圍大得多,人類發射的飛行最遠的航天器已經飛出了210多億公里,但是距離太陽系邊界還有3萬年的路程需要走。



太陽系模型假說認為太陽系包括八大行星及其衛星,若干矮行星,小行星帶,柯伊伯帶,彗星,太陽系外來客和處於太陽系最外層的奧爾特星雲。其中柯伊伯帶已經被旅行者1號證實,它已經飛出了82個天文單位,越過了柯伊伯帶,穿過了太陽圈進入星際介質。

太陽系有很多細小的組成部分,在地球上不能被直接觀測到,需要派出飛行器探測。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就是用來探測太陽系外層空間的,旅行者1號主要是為了觀測木星和土星,旅行者2號則主要是觀測太陽系最外層的土星衛星泰坦星和天王星、海王星,任務完成後也被送往太陽系之外。

但是,它們所飛行的距離遠遠沒有到達太陽系邊緣。根據恆星演化歷史,恆星、行星都是是吸收周圍星際物質形成的,太陽系中有很多會有很多星雲殘留,而奧爾特星雲就是太陽系外側受太陽吸引力十分微弱但又不能逃離太陽系的星雲。據此估算,整個太陽系直徑最少1光年,要飛出去談何容易。


來看世界呀

答案是奧爾特雲,奧爾特雲被現代的科學家認為是太陽系的邊緣所在,也是整個太陽系最遠的地方,它離太陽的距離大約在1光年左右。

但奧爾特雲是否存在還不好說,它只是一個假想當中的一個未知存在,畢竟人類目前還無法抵達那裡,所以奧爾特雲是否一定就是太陽系真正的邊緣地帶,這一點還需要人類以後慢慢去研究。


其實很早的時候,人們就開始對太陽系到底有多大展開了討論,開始的時候人們以行星的軌道為界,那麼當時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是冥王星,所以冥王星就成了當時太陽系的邊緣地帶。

但這個標準顯然是不準確的,一個是冥王星已經不是行星了,還有一個就是在冥王星的外面,還有許許多多未知的天體圍繞著太陽進行旋轉,這些天體理論上都屬於太陽系的範圍之內。

後來人們又重新制定了標準,將太陽風能夠影響的區域,界定為太陽系的邊界所在,但太陽風到底能夠影響多大範圍,這仍然不好說,所以太陽風這個說法並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太陽風是一種帶電的粒子流,太陽幾乎無時無刻的都在對外拋撒著這種帶電的粒子流)。

最後還有一種標準,就是以太陽的引力範圍為界,只要說某個天體圍繞太陽旋轉,那麼它所在的範圍仍然屬於太陽系之內,那麼在這個標準之下,科學家們就提出了一個理論。

就是在遙遠的太陽系邊緣的地方,有一層厚厚的雲團包裹住了整個太陽系,這個雲團之內存在著無數的彗星,小行星,隕石等。

同時這個雲團也是太陽引力能夠影響的最大範圍,那麼由於這個概念是荷蘭科學家奧爾特提出的,所以被命名為奧爾特雲……

注:旅行者1號只是離開了太陽風影響的最大範圍,距離穿過奧爾特雲估計還需要4000年左右……


種植恆星

太陽系周圍是無邊無垠的,宇宙那麼大是無盡頭的。我們的太陽系裡不只是一個太陽,系外的可能還有很多太陽系。夜空的星那麼多,誰知哪個屬於太陽系。我們人類肉眼看不到的明星也很多很多,那是離我們太陽系非常遙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