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被視爲東北新相聲的旗手,英年早逝讓兩位恩師白髮人送黑髮人

  東北,是相聲在京津冀魯四地以外最早盛行的地區。東北的黑土地也孕育了眾多享譽全國的相聲名家。不管是從京津北上的師世元、小立本、楊海荃、朱相臣,抑或是東北本土的相聲鼻祖馮振聲、諷刺型相聲的先鋒鬥士楊振華、金炳昶。總之,東北歷來不缺乏優秀的相聲演員。


他曾被視為東北新相聲的旗手,英年早逝讓兩位恩師白髮人送黑髮人

  他是“小神童”李伯祥門下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同時他也是評劇名旦花月仙的男弟子,他就是已故相聲演員王平。五年前,年僅50歲的王平因積勞成疾在東北家中溘然離世,給兩位恩師帶來了沉痛的打擊。王平不管學相聲還是學評戲都是執念極強的人。恩師李伯祥對他的評價就是:“王平的先天條件沒得挑,為人從藝則認真到有點倔。”對於藝術過於嚴謹、苛求的態度,也是他生前留給同行們最深刻的印象。

他曾被視為東北新相聲的旗手,英年早逝讓兩位恩師白髮人送黑髮人

  或許以現在的評判視角來看,王平的相聲表演會被歸為“主流”、“電視相聲”甚至是“不可樂”的一類。但他對幽默和相聲卻有自己的見地。在與同門師兄弟鄭健搭檔合作的眾多創編段子中,絕找不到一段葷口、倫理哏的段子,不靠低級趣味取悅觀眾就是他的追求。老先生們普遍認為,演員在臺上不使葷口、倫理哏、打哏的活照樣能響包袱的才叫真本事。

他曾被視為東北新相聲的旗手,英年早逝讓兩位恩師白髮人送黑髮人

  王平的相聲風格既有東北的粗曠火爆,同時受師父李伯祥先生影響兼具津派相聲的娓娓道來。文哏創編段子《新論捧逗》、《四字聯姻》、《改成語》等都是在堅守俗不傷雅的前提下挖掘包袱笑料。對於以表演創編段子見長的演員而言,觀眾會有一種刻板印象,認為這類演員傳統活、基本功貫口不紮實,其實聽過王平相聲的老觀眾應該對他的貫口印象比較深刻,字字清晰入耳,節奏張弛有度。在“學”這方面,留給筆者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學恩師李伯祥先生說話的口風語氣,其實早先侯耀文也在段子中學過大師哥“伯祥李”的口風,但顯然還是弟子王平在學上抓住了精髓,從聲調、節奏、發音、吐字以至於形態表情都與李先生如出一轍。

他曾被視為東北新相聲的旗手,英年早逝讓兩位恩師白髮人送黑髮人

  作為東北中青年相聲演員的中堅力量,王平的突然病逝讓觀眾頗為惋惜。在當下“二人轉式”相聲成風的大環境下,讓觀眾笑變得很容易,但不用“超刺激”的手法讓觀眾笑的有回味卻越來越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