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梨樹枝變廢爲寶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農村也再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以前,修剪下的梨樹枝條往往被棄置大街小巷,變成了“汙染源”對生態環境,道路交通造成很大影響。如今隨著生物質顆粒燃料的出現,這些讓人棄之可惜,撿之無用的梨樹枝變廢為寶,不僅美化了環境還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趙州自古以來就是優質梨果生產基地和中國雪花梨之鄉,梨果種植面積25萬畝,每年梨樹修剪下的梨樹枝數量驚人。據粗略統計,按每畝剪下0.8噸梨樹枝條計算,趙縣梨區每年可剪下20萬噸梨樹枝條。這些可再生資源被棄置於自然環境或露天焚燒,由於沒有得到有效的轉化利用,使本來的“資源”變成了“汙染源”,對生態環境造成很大影響。

農村梨樹枝變廢為寶

冬季人們開始修剪果樹

將梨樹枝條打理順暢裝進粉碎機,經過切片—粉碎—除雜—精粉—篩選—混合—軟化—調質—擠壓—烘乾—冷卻—質檢—包裝等工藝,一度因沒處存放,讓人頭痛的梨樹枝變“廢”為“寶”成為生物質顆粒燃料。

農村梨樹枝變廢為寶

滿地修剪下來的樹枝

以梨樹枝為原料生產的生物質顆粒燃料具有體積小、密度大、儲運方便、成型燃料緻密、無碎屑飛揚、使用方便衛生、燃燒持續穩定、燃燒效率高等特點,是高效潔淨能源,可替代礦物能源用於生產與生活領域。被大量的運往周邊縣城發電廠代替燃煤發電,聽書還有國外客戶準備大批量採購。

在以前修剪下來的樹枝只能燒火做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裡都用上沼氣,電磁爐,電飯鍋那些柴禾也就成了擺設。大街小巷、房前屋後的梨樹枝都堆成了垛不僅影響出行,還影響了農村衛生環境改造。

隨著國家建設美麗新農村的政策推進,這種技術無疑解決了農村改進髒亂差一大問題,農民既能增加額外的收入又能有個乾淨舒適的居住環境大家當然都很積極。

農村梨樹枝變廢為寶

村裡變的整潔了騰出的空地裝上健身器材

農村梨樹枝變廢為寶

瞬間寬敞了許多的大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