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官:親戚借五百元不還,怎麼辦?大讚第三位

現在的一些面試官,知識越來越豐富,提問越來越接地氣,經常會就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小事向求職者提問。如果求職者不懂得關注生活,就可能被難住。相反,一個有心人,很可能就會得到面試官的青睞。

這是一家民營企業的招聘現場,面試官經常層層篩選,最終確定三名求職者參加複試。複試時,面試官首先對三位求職者在上一輪的表現進行了陳述,並給予了認可。隨後,面試官開始提問。面試官問道:“假如有親戚向你借了五百元錢,但卻不還,你怎麼辦?”

大家面面相覷,沒想到這種問題還能提問。略作思考後,第一位求職者站了出來,他回答道:“才五百塊錢而已,不還就不還唄,反正也影響不了我的生活。不過,對於這種親戚,我肯定會記住,下次他再借錢,我不會再借給她了。”

第二位求職者回答道:“我家親戚都知道,我不是好惹的。你有困難時,我幫助你沒問題。可你借了錢不還,這算怎麼回事。別說五百塊,就是一百塊,我也會找他要回來。再者,我借錢出去,都會設置還款日期,到期了我就會找他要。”

第三位求職者回答道:“既然是親戚,我自然會謹慎。親人之間,感情更重要,而金錢只是身外之物。五百塊錢並不多,但如果一直不還,今後再有金錢來往會麻煩。所以,我會找準時機,提醒他,如果真有困難,我也不著急,反正互相幫助。如果能還,我相信他絕對不會賴賬。一件事不能證明什麼,更不能否定一個人,我認為,還是應該儘量保持溝通吧!”

面試官聽完,當即宣佈第三位求職者被錄用。顯然,第三位求職者的回答更有代表性,也是人與人相處的重要方式。親戚借錢不還固然不對,但我們應該先找到原因,而不是盲目否定他。對待親戚,更不要冷漠無情。所以,第一、第二位求職者被否定就不難理解了。第三位求職者的表態,體現了一個人的理智。

朋友們,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會如何處理呢?歡迎發表自己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