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威脅劉邦投降,否則就烹了劉父,劉邦卻說煮熟了分他一碗湯

古人對於孝道十分看重,因此在古代的大大小小戰事中,都有過不少拿敵人家屬當人質威脅對方的案例發生,這是十分兩難的一種境地。

項羽威脅劉邦投降,否則就烹了劉父,劉邦卻說煮熟了分他一碗湯

在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的時候,起初項羽掌握著絕對的軍事優勢,而劉邦則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形勢之下。有一次,項羽在滎陽和劉邦對峙,並且還抓了劉邦的老父親等家眷作為人質,局勢相當緊張,雙方都很難受。雖然看起來項羽佔優勢,但由於劉邦截斷了項羽軍的糧草供應,因此雙方都不敢輕舉妄動。

項羽威脅劉邦投降,否則就烹了劉父,劉邦卻說煮熟了分他一碗湯

後來,項羽不耐煩了,就想了一個法子,在兩軍陣前擺下了一口大鍋,倒入了大半的水,然後用柴火烤。不多時水沸騰了,派人將劉父押了上來,朝著劉邦軍這邊喊話,要求劉邦乖乖投降,否則就烹了他的老父親,讓他落下一個不孝的罵名。

項羽威脅劉邦投降,否則就烹了劉父,劉邦卻說煮熟了分他一碗湯

這一招足夠狠毒,然而劉邦卻不慌不滿的回答項羽:你我當初結拜為兄弟,那麼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你若非要烹你父親,那就烹吧,不過煮熟了記得分我一碗湯。這種回答讓項羽沒有想到,沒想帶劉邦這般圓滑,用這件事反將了自己一軍。

項羽威脅劉邦投降,否則就烹了劉父,劉邦卻說煮熟了分他一碗湯

之後項羽便無奈放了劉父和其他家眷等人,劉邦父子得以團聚。很多人認為項羽當時絕對是氣壞了,當時為什麼沒有一氣之下殺了劉父等人呢?其實這正是項羽的軟肋,項羽雖然勇猛無比,但是最看重的就是名聲,如果真的如劉邦所說殺了自己的“父親”,那就是替劉邦揹負這千古罵名了。所以在劉邦表態之後,劉父等人就沒有了利用價值了,與其落得個“不孝”的罵名,還不如趁早將他們還給劉邦。

項羽威脅劉邦投降,否則就烹了劉父,劉邦卻說煮熟了分他一碗湯

劉邦將老父親等人接回來之後,進行了非常妥善的安置。據史料記載,劉邦命人在本地復刻了一座和老家幾乎一模一樣的地方,為的就是讓老父親適應這裡的新生活,可見劉邦在內心深處是相當孝順的!

至於為什麼要在陣前裝作這樣冷漠,實則是救了自己的父親,將他們和這場戰爭撇清了所有的關係,也向項羽表了態:這是劉邦和項羽的戰爭,而不是僅靠一個人質就能讓他妥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