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朋友,你平常的樣子就是您在孩子高考前最好的樣子

家長朋友,你平常的樣子就是您在孩子高考前最好的樣子

前幾年全國高考人數穩定在940萬左右,2018年達到975萬,淨增35萬,創近十年新高。

這意味著現在有970多萬個家庭為這未來的一個星期正經歷著緊張、期待、不安。

在這萬家燈火之中,家長的不同表現或許正在微妙地影響著自家的孩子。

有的家長沉穩有加,搞好後勤做好伴;有的家長臨戰先亂,督促嘮叨,搞得孩子煩不勝煩。有的家長心靜如水,一如既往;有的家長貪念叢生,尋師覓卷,讓孩子無所適從。

越是這種時刻,家長越是需要把穩自己,做好自己份內事情,你的表現才是影響孩子最大的因素。

學習由老師、學校操心,他們夠專業的了,你管好後勤

比如,搞好飯菜,這幾天排個大致食譜,但不必大幅改變,注意衛生是首要,不要臨時進補營養品,更不要讓孩子吃安眠藥。

還有管好你自己。

不說期望,這幾天,根本沒必要提什麼理想。

別搞刺激,“再努力一下,就有上xx大學的希望”的話為時已晚。

不纏孩子,有的家長動不動就會去兒子房間轉轉,看看,問問,孩子情緒一有些反常就窮追不捨問原因,並講大道理。這是在負影響孩子。

不多嘮叨,你哪有錦囊妙計?不過老生常談。

加大應考服務的時間可以,不過不是圍著孩子的時間多了,而是準備飯菜,暗中觀察,積極備課,在飯桌、聊天時適當調節氣氛。讓孩子在學習之餘感到舒適、放鬆。

家長朋友,你平常的樣子就是您在孩子高考前最好的樣子

話題基本不要涉及考試、成績、心態什麼的。如果孩子有需求,主動來講,就略加點撥。該說的話,平時寧可囉嗦一點;考前,寧缺毋濫。看得多、想得多,說的少。厚積薄發。

比如講一些能融於生活的笑話、孩子喜好的話題,比如足球、歌星什麼的,但不宜過多,以免影響孩子的專注。 (當然,有極少數孩子考前有無所謂的鬆懈現象,適當提醒,也不必多言)

面臨大考,孩子的壓力是怎麼造成的?家長的過度關注。

面臨大考,孩子的信心是怎麼形成的?家長的平靜與鎮定。

家長面對孩子考前的煩躁,能講就簡單講幾句;不會,保持自己平穩、愉快的心情,幹好自己的事,這才是孩子最強大的穩定因素。

這幾天仍然需要孩子刷題與體會總結,但完全可以提醒孩子適度運動,如跑步等;聽聽輕音樂,調整狀態,消除疲勞。當然不宜看電影、電視劇,看看新聞也可。

你自家孩子,應該瞭解孩子需要什麼樣的臨考狀態。

家長朋友,你平常的樣子就是您在孩子高考前最好的樣子

有的孩子喜歡從容平靜的臨戰狀態;有的適應緊張一點的壓力氣氛;有的需要物我兩忘的感覺;有的孩子就是一個天真未鑿的娃,覺得高考不過是一場期末考試而已。

那麼,與之相對的有哪些不良狀態,需要每個家長有個獨立的思考。

下面略舉一些常用語和忌語,供家長參考,選擇。沒有絕對的對錯,適合就是最好。

運用之妙,在於一心。

常用語

1、以平常心來對待,你的拼搏、你的努力,終有回報。

2、高考,是中考以後的一個節點,高考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唯一的,以後還有更美好的未來在等待你。

3、有些關口,只能一個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像你獨自登臺表演,獨自去鄉下的外婆家。

4、幽默是最好的鎮靜劑。比如:

時逢高考,吉星高照。保持微笑,心態要好。為你祝福,考試順利!

5、這幾天媽媽穿旗袍,旗開得勝;爸爸穿馬褂,馬到成功。

6、考的全會,蒙的都對。為孩子請平安符、吉祥星都可以。孩子一笑對之最好,接受也好。

7、祝你好運! 會英語的來一句good luck。

8、灑脫一點,眼前便柳暗花明;放鬆一點,心中便海闊天空。

9、狹路相逢勇者勝,為了夢想拼搏,無怨無悔。

10、輕裝上陣,從容面對,樂觀對待,成敗看開。

11、勇氣並不是沒有恐懼,而是能直面恐懼。信心就是在煎熬中培養出來的。

12、有夢就不要放棄夢。要時刻記住:失敗只有一種,那就是放棄。

13、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

忌語

1、記住你的目標,成敗在此一舉。

2、爸爸媽媽等你成功歸來。

3、看題要仔細,答題要認真,千萬不要有任何大的疏漏,爭取多拿分。

4、爸爸媽媽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你一定要爭氣,要有出息。

5老師都認為你是上xx大學的料,你可別出紕漏呀!

6、我們家能不能翻身、將來如何可全靠你了!

7、其實我們對你要求也不高,你只要······

8、你只有這一次參加高考的機會,成敗在此一舉。

9、我不相信我家孩子比人差。

10再三叮囑高考對你很重要。

11、考試的時候千萬不要緊張。

當然不同語氣、不同場合,效果不同的話。比如忌語8與9對某些孩子有時候就是一劑強心針。

不少家長今年以來就倍感委屈:孩子上高三後,脾氣一天天見漲。我幾乎不敢和他說話,生怕哪句話說不好他又發脾氣!

其實,在這個特殊時期,家長一要理解孩子,二要用自己的鎮定來影響孩子,用幽默來化解孩子的煩躁,少說多聽,給孩子樂觀、豁達、鎮定、睿智的感覺,讓孩子感受到一個善解人意的父母的愛。

家長朋友,你平常的樣子就是您在孩子高考前最好的樣子

你不是教育專家,就不要自以為是,更不要瞎摻和。

你是父母,就做好父母的角色,那就是你能給孩子最好的考前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