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代會解讀丨繪就欽州未來五年新藍圖

今後五年,全市工作的總體要求: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央“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五大發展理念,緊緊圍繞中央賦予廣西的三大定位和自治區的戰略部署,大力實施“開放創新、港城聯動、產業強市、生態惠民”四大發展戰略,為基本建成“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港、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區域性國際合作新高地和現代生態濱海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黨代會解讀丨繪就欽州未來五年新藍圖

到2020年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

●人均生產總值力爭突破5.7萬元(達到9000美元)

●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

●實現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4%

黨代會解讀丨繪就欽州未來五年新藍圖

黨代會解讀丨繪就欽州未來五年新藍圖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顯著提升,城鄉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實現301個貧困村脫貧摘帽和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發展成果更加惠及人民群眾。

未來五年 八大目標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人均生產總值力爭突破5.7萬元(達到9000美元)。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年均增長10%、14%。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顯著提升,城鄉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實現301個貧困村脫貧摘帽和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發展成果更加惠及人民群眾。

黨代會解讀丨繪就欽州未來五年新藍圖

基本建成自貿區核心區

全力配合自治區申報設立中國(北部灣)自由貿易試驗區,立足改革先行,實施創新驅動,將欽州片區建設成為自貿區核心示範區,成為貿易、投資、金融開放政策的先行先試區,帶動提升區域整體開放水平,更好地適應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建設的需要,發揮欽州市在廣西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核心樞紐和引領作用。

基本建成區域性國際合作新高地

建成以欽州為基地、覆蓋東盟的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成為中國-東盟海上互聯互通的重要渠道,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欽州保稅港區和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成為國外企業進入中國、國內企業走進東盟的“橋頭堡”,推動欽州成為國際產能合作示範基地,欽州平臺更具影響力。

黨代會解讀丨繪就欽州未來五年新藍圖

現代生態濱海城市形象全面展現

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一城四區”初具規模,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智慧城市取得重大成效,城市的國際化、現代化和生態化水平全面提升。

基本建成“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港

立足於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海路、鐵路、公路、水路、空運綜合交通體系全面形成,以欽州港為門戶、面向東盟的西南中南地區出海大通道全面暢通,成為海上互通、陸上暢通、信息互聯的面向東盟的門戶港。

黨代會解讀丨繪就欽州未來五年新藍圖

基本建成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

加快建設“一樞紐、三核心、七體系”,即基本建成區域性國際航運物流樞紐,形成港航、航運服務和航運物流三大核心產業,航運、港口、物流節點、集疏運、口岸管理、臨港產業和市場發展七大支撐體系,欽州港從集裝箱幹線港發展為以中轉服務為主的集裝箱樞紐港。

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深入實施“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等戰略,升級發展臨港產業和縣域工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和海洋經濟,集聚發展現代服務業,提升優化現代特色農業,打造一批特色產業基地和產業集群,形成石化產業、現代服務業2個千億元產業,培育裝備製造業、建築業2個千億元產業,形成糧油食品加工、電子信息、能源、新材料、林木加工等百億元以上產業,產業綜合競爭力大幅提升。

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常態化

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建設進一步加強,治黨管黨責任體系運行有力,“一站一中心”全面鞏固提升,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全面進步,成為基層堅強的戰鬥堡壘,幹部從嚴管理、條塊交流、能上能下形成常態化、長效化,“四風”、腐敗和庸懶散等問題得到有效遏制,風清氣正、崇廉尚實、幹事創業、遵紀守法的良好黨風政風蔚然成風。

黨代會解讀丨繪就欽州未來五年新藍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