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基金經理獨具慧眼:「變妖」的華大基因有沒有牛股的基因?

美女基金經理獨具慧眼:“變妖”的華大基因有沒有牛股的基因?

中葉資本 吳晉:基因測序領域一直是我們非常關注的一個投資的細分領域。我們認為這一個行業,未來可能孕育著200甚至300億美金的市場。華大基因一直是基因測序領域的龍頭,我們也看到它的股價一路從200多元跌到昨天收盤價大概是108,可是在這麼大的下跌之後,按照2018年的動態PE,它仍然有高達85倍的市盈率。那麼高估值代表著什麼?可能代表著高成長性。我們看到市場上不乏有不少醫藥股的估值仍然很高,比如說美年大健康,比如說愛耳眼科,他們的估值都高達一百倍,可是股價相對來說是比較堅挺的。那是因為二級市場對他未來的成長預期比較高。

而華大基因現在面臨的現狀,我認為可能是和整個基因行業在未來的運用不夠清晰,臨床應用的產品不夠豐富有關。從華大基因的定位來說,雖然它收購了海外的CG公司,也介入了這個基因測序的上游,就是基因測序與製造的這個領域,可是它的主要業務收入來源,還是來自於基因測序的中游,也就是基因測序的服務領域。無創的產前篩查,我們根據中國的適齡人群,包括35歲以上高齡人群的人數計算,達到峰值可能這個市場也不過是100億人民幣的市場規模,而目前華大基因在這一塊兒的收入已經達到12億。所以可以說如果基因測序僅僅是在這一個領域的臨床應用上面,它的未來市場潛力是有限的。我認為這也是為什麼市場對華大基因,未來是不是可以持續保持這樣子的增速產生疑問的一個原因。

大家一直對華大基因比較相對負面的評價,是認為它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是相對比較少的。我們看到它2017年的年報裡面,他在研發上面的投入只有營業收入的7%,而他的競爭對手,國際上的龍頭illumina在這個研發方面的投入達到了14%,遠遠高於華大基因。

整個基因測序行業,我們是非常看好基因測序的上游,以及下游的終端運用的。那麼在上游基因測序儀方面,除了現在市場上應用的比較廣的二類測序儀,實際上市場上已經有了三代測序儀。

我們平時接觸比較多的就是這樣一種。比如說他給你寄一個樣本,可能收集一下你的唾液,然後他就能夠大概的知道你的身體狀況。像這種消費級的基因測序能夠代替體檢嗎?

中葉資本 吳晉:不能,完全不能。因為基因的特點就是一生下來它就是固定的。理論上,人一生只要做一次基因測序,或者說做一次全基因組的測序就完全足夠了。因為的確人類基因組,目前也只解讀了1%。99%的基因組還沒有被解讀。通過簡單的基因測序,對這一個1%的分析,可能可以大致對比如說腫瘤易感基因,比如說祖源,還有一些身體特徵,做一個初步的判斷,可以提示一些的概率。但是它在多大程度上,真的你會在未來產生這一種風險,還是和後期很多,比如說生活習慣,外部的環境會有關聯。所以現在的這一個消費級基因的測序,只能夠起到一定的指導生活的作用,但是作用並不是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