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混元獸」:將改寫「有袋哺乳類」的起源史

近日,我國科學家發現了一件約1.26億年前的化石。

這件化石是在“內蒙古寧城”發現的哺乳動物化石,目前已被科學家命名為“混元獸”。

科學家發現“混元獸”:將改寫“有袋哺乳類”的起源史

那麼,到底什麼是“混元獸”,為什麼又要取名“混元獸”?

科學家認為:“混元獸”是人類等胎盤類哺乳動物的早期祖先。這個新觀點將改變有袋類起源的相關結論。

據悉:“混元獸”的屬名,其意為“元氣未分,混沌為一,元氣之始也”。

科學家給它取這個名字,用意是在表達:此類生物擁有“真獸類+後獸類”混合特徵的特殊屬性。

科學家發現“混元獸”:將改寫“有袋哺乳類”的起源史

真獸類是“胎盤類及其祖先”,後獸類是“有袋類及其祖先”。

例如:熱河生物群中的4種哺乳動物皆屬於真獸類,包括之前被歸入後獸類的“中國袋獸”。

有袋類動物的最大特徵是:雌性在腹部有個育兒袋,幼體出生特別不成熟,因此必須在母體袋內長期哺乳。

二者的起源及分異時間,被公認為是“哺乳動物進化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科學問題,它極大可能影響了“地球生態系統”的現有格局。

科學家發現“混元獸”:將改寫“有袋哺乳類”的起源史

這個新研究意義重大,它為我們得出了一個關於中國袋獸的新觀點:中國袋獸其實屬於真獸類。

因此,從一定程度可以說明:亞洲可能不是“有袋類”的起源中心。目前,已知的“有袋類”最早化石發現記錄,大概是在:北美髮現的1.1億年前的三角齒獸。

網友:萌萌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