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審計工作報告一份子,我還想說~

@哈爾濱特派辦 高遠:閱讀著這份沉甸甸的審計報告,好像找到了記憶的索引,過往一年的重點商業銀行跟蹤審計工作歷歷在目。從地方政府債務到現金貸,從高風險行業融資到理財產品,從消費貸到普惠金融,辦公室裡少不了的是我們分析討論的聲音,金融街的路燈下是我們加班後騎著共享單車回住所的身影,數據分析電腦的顯示屏倒映著我們關注防範金融風險的目光。當一年的工作化為審計報告中一組組真實的數據,回憶變得愈發柔軟和美好。

@濟南特派辦 梅勝:翻看某中央企業2016年度財務收支審計結果公告,我欣喜地找到了自己的“痕跡”,我們小組發現的5個問題出現在公告稿中。為了核實這5個審計問題,我們審計了該集團3家二級單位,在盛夏的48天裡,足跡經歷從東北到東南的兩省兩市,完成審計底稿5份、取證單12份,收集的證據資料超過900頁。一頁取證一滴汗,一分辛苦一分甜。

@蘭州特派辦 吳建卓:回想起過去的一年,我們的審計隊伍在冰天雪地的新疆跟蹤審計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調查生態治理項目,在國家級貧困縣向農戶瞭解扶貧政策落實困難,在亞洲金融中心的上海關注防範金融風險,在擁有龐大身軀的央企總部核查國有資產保值增值……365天的奔波和汗水,築起報告的一個個字節,星星點點地閃爍著審計人智慧的光芒。

@武漢特派辦 孟炳:作為幹了幾十年審計工作,剛剛退休的審計人,看到這份審計工作報告,感到很激動很高興。一件件事項、一行行文字、一組組數據、一條條建議等,蘊含著多少審計人的汗水和勞累。自豪感與責任感、壓力與動力、成就與勞苦是並存的,努力不斷成就不斷,付出越大收穫越多!

@成都特派辦 趙洪超:過去的一年,審計人走遍了21個省的312個國定貧困縣(含114個深度貧困縣),抽查了2500多個鄉鎮、8000多個行政村,走訪了2.9萬多戶家庭,發現並移送重大問題線索300多起,涉及公職人員500多人……這些都只是過去,審計人早已經背好行囊,為了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奮鬥。

@長春特派辦 丁傑:參加過多次地方政府債務審計,特別是在2017年7月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後,清晰地感受到黨中央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控不斷強化。在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反覆溝通和交流,認真學習國務院及各部委出臺的系列政策,全面、客觀地瞭解債務實際情況,區分項目是簡單的形象工程還是務實的民生工程,區分責任者是敢於擔當還是有法不遵,及時對存在債務風險問題的地區進行提醒。一年轉眼過去,伴隨著接踵而至的審計項目和緊張的審計工作,在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的路上,我們將更加堅定,更加從容。

@昆明特派辦 陳南西:從事審計工作以來,參加最多的項目是扶貧審計,接觸最多的是農村貧困群眾。報告中扶貧審計涉及的1500多億元資金裡,一分一釐都包含著一線扶貧審計人的辛勞;問責處分200多人,背後都體現著審計監督的責任與擔當;1000多萬貧困群眾成功脫貧,每一名減貧群眾都是脫貧攻堅工作的成績。未來要完成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的既定目標,時間是異常緊迫的,全體扶貧審計人唯有以審計精神立身,以創新規範立業,以自身建設立信,方能在下一階段的脫貧攻堅中貢獻更多力量。

@鄭州特派辦 唐瑩瑩:讀完審計工作報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當看到審計抽查數以萬計的審計項目和單位,推動下達、落實和收回上百億財政資金時,一個個身影浮現在我的腦海裡,那些拖著拉桿箱邁著匆匆步伐的身影,是趕往扶貧審計一線的夥伴們,是奔赴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現場的夥伴們,是長江經濟帶資源環境審計中檢查汙染處理情況的夥伴們……正是這些在田間地頭檢查核實的身影,在深夜埋頭翻看資料、計算數據的身影和伏在電腦前激烈爭論的身影,才有了我們如此豐碩的審計成果。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蘭州特派辦 龐振軍:我讀到報告中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控情況時,為自己所參與的工作能夠成為工作報告的一小部分內容而感到興奮。和同事們一起延伸債務單位,查看債務單位負債情況,逐項判斷是否為地方政府性債務的經歷還歷歷在目;和小夥伴熬夜加班統計與校驗債務表格的過程記憶猶新。作為一名審計新兵,我為自己是一名審計人而由衷地感到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