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越戰爭中,美軍損失慘重,爲何不使用原子彈?內幕塵封多年!

原子彈是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應的光熱輻射、衝擊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殺傷和破壞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積放射性汙染,阻止對方軍事行動以達到戰略目的的大殺傷力武器。主要包括裂變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稱為原子彈)和聚變武器(亦稱為氫彈,分為兩級及三級式)。

亦有些還在武器內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輕元素,以增大輻射強度擴大汙染,或加強中子放射以殺傷人員(如中子彈)。核武器系統,一般由核戰鬥部、投射工具和指揮控制系統等部分構成,核戰鬥部是其主要構成部分。核武器的出現,是20世紀40年代前後科學技術重大發展的結果。

美越戰爭中,美軍損失慘重,為何不使用原子彈?內幕塵封多年!

40年夏天,德軍佔領法國。法國物理學家J.-F.約里奧-居里領導的一部分科學家被迫移居國外。英國曾制訂計劃進行這一領域的研究,但由於戰爭影響,人力物力短缺,後來也只能採取與美國合作的辦法,派出以物理學家J.查德威克為首的科學家小組,赴美國參加由理論物理學家J.R.奧本海默領導的原子彈研製工作。

在美國,從歐洲遷來的匈牙利物理學家齊拉德·萊奧首先考慮到,一旦法西斯德國掌握原子彈技術可能帶來嚴重後果。經他和另幾位從歐洲移居美國的科學家奔走推動,於1939年8月由物理學家A.愛因斯坦寫信給美國第32屆總統F.D.羅斯福,建議研製原子彈,才引起美國的注意。

美越戰爭中,美軍損失慘重,為何不使用原子彈?內幕塵封多年!

但開始只撥給經費6000美元,直到1941年12月日本襲擊珍珠港後,才擴大規模,到1942年8月發展成代號為"曼哈頓工程區"的龐大計劃,直接動用的人力約60萬人,投資20多億美元。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製成 3顆原子彈,使美國成為第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

而在55年越南戰爭又爆發,美國也有參加,而且這次戰爭持續很長時間,美國損失慘重,最後以失敗而告終,但是美國為何沒有像對日本那樣,在這個國家投放原子彈呢?其一,中國和蘇聯都加入了這場戰爭,而正因為當時蘇聯同美國一樣也有原子彈,這令美國有所忌憚。

美越戰爭中,美軍損失慘重,為何不使用原子彈?內幕塵封多年!

這也是美國不敢使用原子彈的一個重要原因。其二,從美國自身角度看,美國對日本使用原子彈已造成廣島和長崎瞬間毀滅,殘忍程度讓全世界震驚,如果其再對越南使用原子彈,勢必會引起世界範圍內的譴責。

其三,越南的地形十分複雜,多山區叢林,並且由於越南連年戰爭,像戰壕之類的掩體眾多,就算美國使用原子彈,威力也會大大削減,因為學術界認為軍事掩體等地下設施可以防禦核武器的輻射。這場戰爭表面上是一場國與國之間由於邊境糾紛而引發的局部戰爭。但從其發動背景來看,應該是一場中國對內凝聚民族向心力以鞏固其政權;對外展示軍事實力和政治決心的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