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超越師傅,中國一款戰機擠進俄後院,獨立國協掀起一股購機狂潮

說起中國戰機,其實有半邊血統是俄羅斯的,倒也算幸運,當時在技術上一片空白的中國能得到技術雄厚的蘇聯幫助確實是老天幫了個大忙。而如今隨著中國飛機制造能力的成熟,另一半中國自己的血統比重越來越大。

拋開五代機不談,中國的傳統飛機其實和美國與俄羅斯相比較還是有許多不足,但是俗話說得好,勤能補拙,好學的中國已經在蘇聯解體後在傳統飛機領域趕超俄羅斯。

徒弟超越師傅,中國一款戰機擠進俄後院,獨聯體掀起一股購機狂潮

據媒體報道,中航工業製造的運-8中型運輸機已成功首飛,接下來這款將大量出口哈薩克斯坦的運輸機會慢慢打開國際市場的大門,運-8的成功標誌著中國飛機成功進入獨聯體國家市場。

這也算是正宗的投桃報李了,運-8成功打了獨聯體市場,說明在技術方面已獲得“前輩”的認可,這一口碑將是運-8乃至中國其他飛機進行出口貿易的一張有力名片,有它,將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的傳統飛機工藝。

徒弟超越師傅,中國一款戰機擠進俄後院,獨聯體掀起一股購機狂潮

據介紹,運-8系列飛機的前身就是前蘇聯的安-12中型運輸機,在運-8的研製上,蘇聯曾鼎力相助。在中國的運-9誕生前,運-8可以說是中國運輸機的頂樑柱,雖然是老機型,但中國的不斷改良升級,讓這款上世界60年代的運輸兵像新兵一樣幹練有力。

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中型運輸機方面的優勢也逐漸消失,早在2011年,當委內瑞拉向中國購買了8架運-8用於國防之後,掀起了非洲,亞洲及拉美國家的購機熱潮,當時俄羅斯媒體就曾預言,運-8遲早會進入獨聯體國家。

徒弟超越師傅,中國一款戰機擠進俄後院,獨聯體掀起一股購機狂潮

沒想到這一預言僅僅在兩年後就已實現,運-8潛力非常巨大,在空軍領域,運用最頻繁的其實並不是大國重器,五代戰機之類,而是簡單樸實的運輸機,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軍用運輸機消耗保養頻次應該是最多的。

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中國不僅打出了運-8這張先手牌,後續的出口版運-20和運-9項目已被提上日程,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中國飛機的混血實力將在未來的國際空軍舞臺上大放異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