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孩子被感染,4個班停課,這種病來勢洶洶,不得不防!

Part 1

前兩天,孩子班主任突然發出停課一週的通知,原因是班上有4個孩子在“晚託班”感染了手足口病。

緊接著,相鄰班的班主任也宣佈停課一週,原因相同。

感染了這次手足口病的,還有1個三年級的孩子,和1個學前班的孩子,這些孩子所在班級也都停課了。

也就是說,因為晚託班處理不當,出現了手足口病疫情,導致10個孩子被傳染,4個班級停課。

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關鍵時期停課,讓老師和家長措手不及。

家長群裡炸開了鍋。

10個孩子被感染,4個班停課,這種病來勢洶洶,不得不防!

原來,雖然手足口病多發於0-5歲孩子身上,但不同年齡的孩子都有感染的可能,甚至包括大人在內。

嚴重的手足口病還可能致死:

10個孩子被感染,4個班停課,這種病來勢洶洶,不得不防!

據國家疾控預防控制中心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

截至5月底,全國累計報告手足口病病例579465例重症病例1818例死亡13人。與2017年同期相比,病例數上升了17.2%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今年的手足口病來勢洶洶,家有孩子一定要多加防範。

Part2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所引起的常見多發傳染病。

  • 疹子不疼、不癢、不紅、不破潰,也不會留疤;
  • 手部皰疹集中在他的
    手心,不會出現在手背,手背的皰疹不是手足口;
  • 足部皰疹也都集中出現在孩子的足底,不會出現在足背;
  • 口腔的頰黏膜、唇黏膜會出現小的潰瘍、小的皰疹,有痛感;
  • 小一些的孩子,肛周的皮膚也有可能出現皰疹。
10個孩子被感染,4個班停課,這種病來勢洶洶,不得不防!

手足口病之所有傳染快,是因為病毒的傳播渠道很多。

患有手足口病的人的糞便、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噴嚏噴的飛沫等)及被汙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都可能成為感染源。

需要注意的是,夏季還有一種更加高發的、由腸道病菌引起的疾病——皰疹性咽頰炎,跟手足口病很相似。只不過它的皰疹僅出現在口腔內,如口腔咽顎部位、懸雍垂的黏膜上。

10個孩子被感染,4個班停課,這種病來勢洶洶,不得不防!

而且極少出現重症患兒。症狀相對較輕,一般7天之內就能痊癒。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皰疹性咽頰炎有可能會發展為手足口病。有些孩子在發病的第1~2天只出現發燒和嘴裡長皰疹的症狀,被診斷為兒童皰疹性咽頰炎。可能過了幾天,手腳開始長皰疹,病情就發展為手足口病了。

Part 3

如果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怎麼處理?

手足口病又分輕症和重症兩種,處理方式也不相同:

① 輕症的手足口病

典型的表現就是手、腳、口腔處出現有特點的皰疹,孩子發病時,出現發熱症狀,有的還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

輕症的手足口病是不需要太多處理的,因為本身它是一個

病毒性疾病,有自限性,是可以自愈的。目前,並沒有什麼抗病毒、抗感染的藥物可以用。

所以,我們只需要做好孩子的日常護理就行:

  • 如孩子發高燒了,我們就為他退燒;
  • 孩子不吃東西,我們就給他補充電解質液;
  • 孩子咳嗽了,我們就對症吃一些止咳藥;
  • 孩子嗓子疼,大孩子可以噴劑,小孩子如果噴不進去,那就適當地多飲水,飲食清淡一些,多吃一些流質食物……

大概5~7天左右,孩子的症狀就會逐漸減輕,直到痊癒。

絕大多數孩子感染手足口病,都屬於輕症。據臨床調查顯示,手足口病的輕症比例佔90%以上,重症比例不到10%。重症高發年齡大部分集中在3歲以下,1.5歲到3歲最多。

② 重症的手足口病

  • 確診手足口病以後,高燒3天以上體溫沒有下降的趨勢;
  • 確診手足口病以後,孩子出現很明顯的、很嚴重的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氣喘、喘憋、呼吸困難等;
  • 確診手足口病以後,孩子出現精神反應不好、打蔫兒、叫不醒,甚至異常的興奮;大一點的孩子可能會說頭疼、頭暈、不舒服,有中樞神經系統的不良反應。

重症手足口病情進展快,死亡率高。在發病1~5天左右會出現腦膜炎、腦炎(以腦幹腦炎最為兇險)、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24小時左右,還會引發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其他臟器衰竭等問題,嚴重的可直接導致死亡。

首都醫科大學兒科醫學碩士、副主任醫生魯靜說:

因為手足口病重症患者集中於3歲以前的孩子,所以,如果是小嬰兒發生了手足口病,醫生一般都會建議查一個

EV71病毒,因為EV71病毒發生重症手足口的幾率比較高。如果篩查出來EV71病毒,家長就需要嚴密觀察孩子的病情發展,看他有沒有重症的表現。

另外,如果孩子發燒時間比較長,在5~7天以上的,還需要做心電圖等檢查,看孩子有沒有受到心肌損害,因為手足口病毒作為一個腸道病毒感染,容易造成心肌損害。

10個孩子被感染,4個班停課,這種病來勢洶洶,不得不防!

Part4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的發生?

幾乎所有的醫生和專家都告訴我們,手足口病重在預防。

預防的手段,一個是給孩子接種疫苗。

2016年上半年,我國自主研發的手足口疫苗上市。

這個疫苗主要針對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的EV71病毒。孩子接種後,可以有效防控兒童手足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發生。

需要說明的是,疫苗並不能預防所有的手足口病,孩子打了疫苗,仍然可能受到EV71病毒以外的其他腸道病毒的侵襲而感染手足口病。

那孩子到底要不要接種手足口疫苗呢?

魯靜醫生告訴我們:

6個月到5歲的孩子該接種疫苗的,最好都接種疫苗,而且越早接種越好——最好能在1歲之前完成疫苗的接種。雖然這個疫苗並不能預防所有的手足口病,但是打了這個疫苗之後,得重症的幾率降低很多,所以還是非常值得去打的。

李瑛醫生也建議我們:

最好在每年手足口病高發期(5-8月)到來前一個月,給孩子接種疫苗,因為疫苗接種後,會有一個產生抗體的時間,一般是2周到1個月。

10個孩子被感染,4個班停課,這種病來勢洶洶,不得不防!

除了接種疫苗之外,還有幾個方面要注意,尤其是高發期。

① 日常生活中要講衛生,牢記15字防病口訣:“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勤通風、曬太陽”。

引起手足口病的是一組腸道病毒,所以,在平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主要孩子的飲食衛生。如:

  • 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第一時間給孩子洗手,回家就給孩子換衣服;
  • 不要讓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 如果周圍有患病的孩子,不要讓孩子和患兒接觸;
  •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儘量不要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
  • 孩子使用的奶瓶、奶嘴、水杯、小碗、小勺等,在使用前後都要充分清洗、消毒;
  • 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物、被褥……

南京市疾控中心急傳科張敏科長提醒父母們,給孩子洗手一定要用肥皂或洗手液,避免用含酒精類的溼紙巾、免洗消毒液,因為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對酒精類消毒劑不敏感,這些東西起不到有效清除病毒的作用。

② 對於上幼兒園的孩子,做到早發現、早應對

幼兒園因為孩子集中,是手足口病快速傳播的地方,所以,對於已經上幼兒園的孩子,我們家長要儘量做到,早發現、早應對。

在手足口病高發期,家長每天早上,最好都在孩子出門前給孩子檢查一下,讓他張一下嘴,看看口腔裡有沒有皰疹,看看手腳心有沒有皮疹。下午接回來的時候再檢查一遍。

如果說孩子上的幼兒園已有確診手足口病的小朋友,最好也讓孩子在家待一段時間,等過了檢疫期(14天),確定沒問題了,再送孩子去幼兒園。

另外,家長可以跟幼兒園的老師反映,要求多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幼兒園所有的設施,包括一些玩具,孩子的餐具和床都要定期消毒和暴曬。

10個孩子被感染,4個班停課,這種病來勢洶洶,不得不防!

Part5

如果你看到這裡,一定已經對手足口病心中有數了。

總之,手足口病雖然傳播快,但是一般都能自愈,問題不大;重症手足口病可能對孩子造成很大危害,但是現在已經有了疫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患重症手足口病的幾率。

為了預防手足口病,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定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做到勤通風、勤消毒等。

如此,便能在很大程度上預防手足口病的發生了。

最後,祝每個孩子都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