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喚起的焦慮背後,藏著你真正需要思考的事情

常被喚起的焦慮背後,藏著你真正需要思考的事情

上海相親角大爺口中,月薪不到一萬的是討飯,不小心就戳中了同樣相親的你,於是你開始焦慮。一篇刷爆朋友圈的文,提醒你已經成為被甩下的同齡人,再次喚起了你的焦慮。

常被喚起的焦慮背後,藏著你真正需要思考的事情

常被喚起的焦慮背後,藏著你真正需要思考的事情

現實總是變著法子令你焦慮不安,並隨著媒體的兜售傳播不斷被提起,使我們不得不放棄應有的思考,被社會的浪潮裹挾著前行。我們習慣了被圈在既定的規則裡,多樣性和想象力逐漸被剝離。

成功的定義難道真的只是套現幾億十幾億嗎?月薪低的人就活該被群嘲嗎?

引用一句韓寒微博裡“怒懟”的話:“時代裡不同人就是有著不同的分工和命運,也各有不同的幸福。”

常被喚起的焦慮背後,藏著你真正需要思考的事情

有的人幸福是因為被需要

朗讀者來過這樣一位老師。他叫做郭小平,是目前國內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兒學校,臨汾紅絲帶學校的校長。而這所學校曾經卻是由一個病房演變而來的。

我甚至也說不清為什麼一直對這個事情念念不忘。但是,時不時想起這個世界有這樣溫暖的人,即使從未有過交集,竟也會讓自己的人生亮了一個度。

因為被需要,便願意付出。如此簡單的出發點,比起浮躁人們的唯利是圖,著實難能可貴。他點亮的不只是孩子們,還有許許多多社會人。

常被喚起的焦慮背後,藏著你真正需要思考的事情

有的人幸福因為不需要

之前關注過最強大腦這個節目,雖然明白這個世界上優秀的人很多很多,眼睜睜看了那麼多後也只能感慨天才與凡人的區別。

其中水哥王昱珩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不僅僅是其淡定從容又偶爾透露出來的王霸之氣,微觀辨水的能力也為人所折服,直想獻出膝蓋來。更重要的是,他的生活自有一份淡泊。

水哥直言自己是個“沒有那麼多野心”的人。他說:“我沒想掙那麼多錢,因為不抽菸不喝酒不唱歌不泡妞,我沒有什麼別的開銷,頂多就養養東西。”除了養養花鳥魚蟲他的愛好就是聽歌。對於現在的生活,他也覺得十分滿意:“現在我覺得挺有意思也挺輕鬆的,幹自己想幹的事情,什麼都沒有變,挺好。”

因為不需要很多,所以並不求更多,感覺夠了剛好,因此也顯得更容易幸福與滿足。

常被喚起的焦慮背後,藏著你真正需要思考的事情

常被喚起的焦慮背後,藏著你真正需要思考的事情

雖然是完全不一樣的兩種人,活出了兩種不一樣的人生,但也有著共同點:他們都聽從了內心的聲音,在做著自認為值得的事情。

而當努力活出自己的時候,這些事兒好像都跟錢沒什麼關係。成功的定義有千萬種,唯金錢至上的成功解讀是冷冰冰的,也是狹隘的。

那些販售通過販售焦慮來戳中你的雞湯,針砭時弊發現隱藏在你心中的問題的同時,卻也只能令你激動一時,真正的根源若是沒有被髮掘,喝再多都沒有用。扎心多了就只剩麻木了。

就好像心理學上馬斯洛所提出的理論,一個人最高的需求層次在於完成自我需求。

一生很長,除了被裹挾前行,每一個人也可以好好坐下來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長成自己真正想要的樣子。而不是在背離自己期望的路上狂奔。那個時候,或許焦慮會少一些。

常被喚起的焦慮背後,藏著你真正需要思考的事情

一個人需要找到自我的價值,一個平臺同樣也有一個平臺堅持的價值,樂錢寶的存在或許就是為了讓所有寶寶的付出變得更有價值。

焦慮這件事情,你我都無可避免,如何擺脫焦慮完成幸福這件事情希望我們都可以好好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